第1713章 興也勃焉,亡也忽焉(2)(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3373 字 9個月前

“陳軍師,在歎什麼?”林阡吃飽喝足,回頭看向陳旭。

“歎,總算體會到了諸葛亮的苦。”陳旭駐足,“魏帝重新啟用了司馬懿——曹王府要結束投閒置散了。”

“哈哈。都怪夔王府太弱。”明知下麵是苦戰,林阡居然還大笑,“也好,金軍全被吸引到我這兒,吟兒那邊就完全輕鬆了。”

陳旭一愣,恍然,啞口,難怪主公這麼享受烽火的東移!原來是滿足於“如此就確保了西線無壓力”……

當然啞口,這口狗糧實在太苦,主公和主母卻實打實地塞了他一嘴。主公的一言一行都在透露,溫暖不是每天膩在一起才有,相愛之人相隔萬裡仍然彼此掛念。

“主公,金軍羸弱,終究活著,西線雖穩定,東線仍動蕩……您,當真不遺憾?”陳旭關切地問。

“起先倒是也有。不過,轉念一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甚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林阡告訴陳旭,更大的那張棋盤,“昔年在惜鹽穀中,輕舟與我論勢時曾提及,‘大蒙古國’可能也對華夏虎視眈眈。據此輕舟給了我兩條忠告,其一,金宋若是難分勝負就勿要互耗到底,其二,切忌在分出勝負但還差一口氣時、滿腔熱血地聯合蒙古將金朝徹底吞滅。”

“前些年,主公一直按照柏軍師的勸告‘徐圖進取’,可惜後來宋廷冒進、舉國來襲、反而將盟軍卷入和拖累。從開禧北伐發起開始,直到主公在定西入魔失蹤,整個金宋都互耗得太狠,完全觸犯了柏軍師的第一條。”陳旭領悟,“總算主公熬過了那場入魔的災劫,歸來後武功更上層樓以至於睥睨天下,不過,這場山東之戰看似所向披靡,卻表現出了一種要觸犯柏軍師第二條的趨勢——就算不會聯蒙滅金,至少也完全忽略了蒙古的存在。”

“正是如此。近來吟兒與那群蒙古武士的接觸頗多。”林阡蹙眉,其實這些天來,短刀穀周邊也是風起雲湧,要說完全沒壓力了也不可能,“山東此地,我雖對金軍始終差那麼一口氣,卻也被他們的頑抗提醒、回憶起了‘蒙古在側’、反思接下來的戰鬥是否要加一個變數,如此才能把差的這一口氣捋順?想到這裡,遺憾之外又多了一絲慶幸。”

“柏軍師、天衍門雖然不可能公開宣揚他們所掌握的天機,世人卻早已有風傳,說開禧三年結束之前,隻要主公與林陌並存於世,那麼天命就是變數無窮的、任何一個先知都不能下定論的。而柏軍師和天衍門對話時所說的‘某人’,極有可能就是大蒙古國的領袖鐵木真。所以,主公自然不會冒著兩敗俱傷被其漁翁得利的風險對林陌趕儘殺絕。”陳旭點頭。

“命運之說,我不相信。但輕舟的眼界,必然高遠。”林阡想起柏輕舟和天衍門七曜對話,分明耳畔,卻都作古,難免也有些傷懷。緩得一緩,拍了拍陳旭肩膀,轉身離開這風口,“莒縣可能會膠著很長一段時間,一來緩緩我的盟主,二來提防蒙古撿漏,三來給紅襖寨修兵,一舉數得。”

陳旭又被一盆狗糧從頭澆到腳,繼續啞口,繼而一愣,紅襖寨修兵的重要性,

也能和第二點並列?



能!紅襖寨苦儘甘來,昔日的楊二當家,他複活回來了!縱連林阡事先都沒想到會有這般天大的驚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