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一蟹不如一蟹(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4314 字 9個月前

雖說,“用韓侂胄一個人的腦袋去換取整個大宋的和平”買賣很劃算,主和派如果像這樣發起口號看似還合乎公義、能激得有誌之士內心共鳴“誅韓救國,人人有責”……

但割了聖上寵臣的頭顱去獻給外敵,畢竟也有損國體,更傷皇帝尊嚴……如何使得?士人多半還是不會同意。尤其聖上,再厭惡韓侂胄都還是慣著他,這導致主和派想鏟除他去諂媚金軍卻師出無名!

綜上,症結在於“那是韓相,不是韓賊。”

對此,史彌遠是這麼打算的——將韓侂胄在聖上心目中一步步降級,悄然而然淪落成罪臣、棄子、國賊……

到那時真要“罪首謀”去迎合金人和談款項的話,雖然實質上獻出的是同一個韓侂胄的頭,但是史彌遠想,表麵看,聖上顏麵應該就沒那麼難堪了。

一不做二不休,史彌遠的第一步,正是聯合朝中的誌同道合者,先把名叫“聖上”的這道最強阻力拆除!發揚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精神去軟硬兼施,直到聖上親手把韓侂胄丞相、太師、平章軍國事的帽子給摘了!

史彌遠當然還有個更重要的第二步在後麵等著,摘了烏紗帽的頭最好砍、韓侂胄必須死——借他頭顱救國的我史彌遠,才能在朝堂將他的所有頭銜取代。

天助曹王府,史彌遠的野心更在戰狼預測之上。眼紅韓侂胄的橫行無忌久矣,史彌遠早就想成為和他一樣、專橫跋扈、一手遮天的權臣。因此,這段韓侂胄瘋魔的時間裡史彌遠也完全沒閒著,他活躍在韓侂胄號召北伐的每個角落裡,做唯獨一件事,挖牆腳。

“不能再任由韓侂胄胡作非為!不利於我大宋的江山社稷。”類似的言論太具有普適性,無論是矢誌報國的、或是濫竽充數的,都聽得進。於是乎,史彌遠的計劃順風順水,本該二次北伐的南宋王師,不管是冷靜的還是膽怯的,打退堂鼓的越來越多,迷茫或忐忑的情緒找不到發泄對象,索性一股腦兒吐到韓侂胄身上來:“韓賊誤國!”“無能!當什麼太師!”

因小見大,官方民間都對韓侂胄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如此一來,豈能不影響趙擴。

這一刻,史彌遠之所以得意說韓侂胄到頭了,還因為林阡感到詫異的那一點——韓侂胄連自己的心腹也一樣能賣……



出賣是相對的——不光政敵或旁觀者攻擊韓侂胄,關鍵時刻,竟連韓侂胄的心腹也開始倒戈!

不得不說韓侂胄是個神奇的人,他能讓主和派、中立派、主戰派放下成見、統一立場,擰成一股“反韓派”的繩。

一切皆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諸如鄧友龍、皇甫斌、李爽、王大節等將領,雖然庸碌無能,北伐時卻是實打實地上過戰場的,沒功也有苦勞,不乏有人深受同僚好評和士兵愛戴。然而韓侂胄隻問結果不管過程,戰後一律以敗仗為由,貶謫、流放。蘇師旦更慘,身為第一死忠,怎料竟成了第一背鍋俠,被韓侂胄把開禧北伐的罪責全部推到自己身上……

推諉過分,擁躉自危,中立者不齒,仇者快,可以說,韓侂胄是自己把自己作到了這種就快要孤家寡人的地步。



雖然私底下很討厭韓侂胄、巴不得他死了好,但局勢發展到這裡相當微妙,林阡所代表的抗金聯盟,不可能也不應該對韓侂胄的處境幸災樂禍,相反,韓侂胄發起的北伐非得他韓侂胄終止不可,否則,朝堂大亂,亂無止境——韓侂胄再怎麼自私愚蠢,有一點還是值得林阡肯定的,他是個堅定的抗金、北伐、戰鬥者……

隻是,林阡明知簡單對策卻如何能有粗暴插手?江湖和朝堂畢竟是兩套不同體係。

“盟王,我軍雖晚,後發可製人,動作宜輕,四兩撥千斤。”夤夜,楊葉笑而攜策,走入林阡的帥帳。,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