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星漢西流夜未央(1)(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4721 字 9個月前

韓侂胄想最多的是:金國滅亡以後我要怎麼防林阡威脅到我的地位?如何杜絕林阡去勾結女真餘孽謀害聖上篡宋自立?

趙擴考慮的大多為:天下一統之後民兵怎麼規整?如何削林阡權力而又製衡老韓?

林阡權衡的基本是:金軍跑哪兒去了?下一戰我用哪把刀?

不同於史彌遠、楊皇後等人想向金軍談和或乞和,韓侂胄、趙擴和林阡有個本質的共同點是:再怎麼精打細算,都是以金軍覆滅、認敗、服輸為前提!他們都態度強硬、不予和談——絕不能依循仆散揆的要求、割了韓太師的頭顱去談判席!

然而形勢、輿論、利益……驅使著各方勢力共同促成了意外發生——意外?並不意外,本該同仇敵愾的三個人兩兩猜忌,宋盟的後方如何能不起火?

這條八月就出的離間計,林陌策劃,素心推進,慢溫細火,水到渠成。繼楊鞍李全之亂後,曹、夔二王府合作無間再下一城。

蓋棺定論:韓侂胄此人有雄才無大略,當權期間,廢理學,尊嶽飛,堅定主戰,雖有私心,大節無虧。

當他死訊傳到邊關,林阡真是怒從中來——

老子辛辛苦苦在前線打勝仗,後方小人非但不停內耗,居然還想跟敵人卑躬屈膝!?韓侂胄不過是自殺送死,史彌遠之流,壓根屬於給臉不要!



不過,那時林阡和麾下盟軍,最多的情緒已不可能是氣憤。

一來,趙擴焚心似火地對林阡以書信闡釋“朕事先不知韓相有性命之危”“遲了三日才知噩耗”,再三強調他並沒有漠視盟軍在前線的辛苦,隻不過是沒預測到朝堂的風雲變幻,如此,林阡沒道理對宋帝耿耿於懷。

林阡倒是也能漸漸體諒宋帝,韓侂胄猝逝,政黨重新洗牌,朝堂那邊的爛攤子更大,理應給趙擴足夠的時間調整。故此,林阡因郡主許嫁和韓侂胄之死對趙擴生出的隔閡來得快去得快,當即按照陳旭和楊葉的提議回信——表示理解、深切安慰、立軍令狀,“主公,感情發自肺腑即可。”

二來,趙擴本身不認可“函首安邊”這種有損國體的做法,鬱悶悲戚之下一直僵持著不準和談開啟——他想要韓侂胄的死到此為止,他見不得屬下們的奴顏諂媚;而假傳聖旨的主和派卒子,多多少少也都被趙擴追責,目前隻能保命、不可越權;同理金軍一時半刻也不會敢要求談判。

所以韓侂胄的死尚未對前線造成嚴重後果。客觀上,朝堂隻是死了幾個“對盟軍有敵意、還總愛拖後腿”的權臣……盟軍身為草莽,既沒資格亦無立場去對既定的政變指手畫腳,真把自己當回事,那就是存心造反。

三來,前線發生了更重大的事,誰都沒閒暇去管那勞什子的後方權鬥了——是的,從山東蒸發的金軍,終於重新現世。

卻現得教人傻眼……



盟軍事先判斷的大方向沒錯,金軍全體轉移去了西線。

但陣法九鑰雖是曹、夔二府聯袂發現,他兩家卻分彆被卷入了不同地點,而且還是非常諷刺的“曹中有夔、夔中有曹”——這不僅是盟軍的始料未及,這幾乎使所有人大驚咋舌。

以夔王仙卿為首、摻雜了部分曹王府將士的夔王府主力,落在了金夏交界,靠近越風所戍的定西、完顏永璉閉關的會寧、以及孫寄嘯和蒙古金帳武士衝突的西夏;

而以林陌戰狼為首、混入了部分夔王府人的曹王府主力,則落在了環慶、祝孟嘗轄境內,與盛世的王塚虎為鄰,並接壤陝北、平涼盟軍。

“這樣的分流,倒也利於我方。”一分為二、各懷鬼胎,這大概是曹王陣法對林阡的唯一慰藉?給盟軍關了門,倒是還留了一扇窗,“西夏,環慶……可以接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