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劍交擊,不似刀錘之戰剛猛,而以快、變、幻、靈為主要風格——
畢竟那位名叫哲彆的蒙古武將尚未出刃,所以也難怪擂台被鳳簫吟的劍術流派霸占。
不知他是否後悔?那悍婦一出劍就是曹王第八層境界,“翻手崩城毀壁,覆手地儘天窮”,以這般實力來窮追猛打,連封寒也不能誇下海口說可以先讓她十招,所以哲彆真正是大話說得太早,此刻若想不敗陣便隻能退、但限定區域比武又不能光退、進退兩難最後便隻能繞著這圓圈倒退式淩波微步……
於是乎前五回合除了惜音劍表演“點蒼”“青城”劍法之外,群雄就隻見吟兒和哲彆越來越快頑童打架般繞圈追逐。
吟兒卻狡黠至極,見哲彆形成慣性且麻痹,便暗自計算起周長速度與時間差,甫一預測戰機,轉身淩厲直劈,掐準他繞一圈迎頭趕上之際她當機立斷揮劍暴擊……
哲彆一驚,這才醒悟竟被她帶引和戲耍!也心知這一切之所以不被覺察,都是她劍法樸素、自然、天人合一所致,因此打定主意不再將她當成個弱者看待,狂喝一聲揚劍,衣袍瞬然鼓起,四圍罡風大作。
“此人是蒙古赫赫有名的神箭手,擅長刀槍,佩劍應是想掩藏身份……”封寒對眾人介紹說,“天尊說過,其內力假以時日能及得上(諧)我。”
“可他劍術,分毫不賴。”林陌觀千劍而後識器,“想必內力一強,武器自是信手拈來。”
“是啊,他雖使劍,卻狠勁十足,掛、削、撩、斬都是刀的用法,劍應該隻是個寄托。”高風雷拜林阡所賜,對刀的認知越來越深,一邊看哲彆猛劈猛砍,一邊看吟兒進退閃轉,“倒是有趣,鳳簫吟用的也不全是劍法,‘招式殺手’名不虛傳,刀槍之招她什麼都會……”
正自點評,望見對麵宋軍全然忿忿、不像他們金軍輕鬆,高風雷不禁一愣,緩得一緩,和林陌相視而驚:“不是說……讓她十招?!”
然而才五招過去哲彆就武器出鞘?倒像是故意示弱、存心打鳳簫吟一個措手不及啊。若非她反應敏捷,此刻必傷於劍下。宋軍當然都無心欣賞接下來的劍鬥,越勢均力敵,他們就越憤慨。
“蠻夷,犯規了吧!”辜聽弦忍不住怒喝。
“‘招’由誰界定?”完顏鏡當即強詞奪理,“這位林夫人,一劍就打了千把招,算來哲彆叔已讓了她五千招!”
“……”辜聽弦也被噎住,怪隻怪師娘劍法精湛,普通民眾眼裡看,一劍確有常人千招之多。
“更正你,我一劍能打萬萬招。”吟兒熱身完畢,傲然向完顏鏡表示,哲彆讓了五回合也夠!
適才那般激烈搶攻她也沒能將他碾壓,說明對方的防禦力不容小覷,不過終於逼得他寧可毀約出手也要同她戰,說明自己劍法也不差,故而一笑:“哲彆是嗎,莫藏拙,讓我瞧瞧你的真實力!”
哲彆因為被迫毀約而有心理負擔,故而前幾輪行劍總是束手束腳,得她這句,當真求之不得:“林夫人,真乃宗師風範。”遂開始釋放自我,與惜音劍公平比鬥。
比武場上,霎時劍芒奕奕、劍影爍爍、劍聲颼颼、劍氣騰騰,忽看白衣輕身飛過,利落踩躲,正麵回敬,變化多端,忽看黑袍強硬架打,氣勢逼人,側門攻殺,詭異莫測。攻防到四十回合仍是旗鼓相當,二人劍法之真諦也都被對方扯出個明明白白。
封寒臉上火辣辣地疼——佩劍隻是想掩藏身份?劍隻是個寄托?錯!才幾年沒見啊,那哲彆竟把天尊的劍法參了個九成以上——呸!偷了個!
昔年北疆群雄最忌憚曹王麾下的天尊嶽離,每每戰敗總要歸納總結經驗,包括戰術、也包括武功。但封寒可以肯定的是,嶽天尊的反控術無法靠自學參透,另一個絕技“正反一體,真幻並存”也簡單不了多少——然而教封寒瞠目結舌的是,身為蒙古四獒之一的哲彆居然能將後者完美地化入劍中!致敬嶽離,這才是他佩劍的真正緣由!
金軍但凡看得清晰的,這一刻都眼含熱淚:戰至白熱、人影模糊後,誰都以為嶽天尊歸來了。可封寒忽然倒吸一口涼氣——巧得很,鳳簫吟這幾年也一直在搶嶽離飯碗,“大幻之劍”正好就在她用以傍身的曹王第八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