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6082 字 9個月前

(88106 )金陵離開後,吟兒給林阡裹傷,每裹一處每掐一把,提醒他長點記性。

“劍塚之戰,終身難忘,不過,應該也不會再有了……”林阡按著傷口,悵然若失。

“那是什麼?給我講講?”過去吟兒隻能通過海上升明月了解個大概,現在林阡既然回來了、也正好有空暇,那索性就纏著他講這幾個月的來龍去脈,她還有個明確的要求,“從天驕魔女的故事開始!”

對這種無理要求,林阡也還是千依百順,就差沒幫徐轅編情詩給楚風月了。

午飯時候,吟兒先吃完,聽得津津有味,林阡也邊吃邊講津津有味。

談情說愛總是逗得她笑逐顏開,武鬥兵戰也能教她緊扣心弦,暗箭傷人卻是令她怒火中燒,數度攥緊拳頭,最終拍案而起:“宋賢竟是這般被害!”“路成真是辱沒父輩!”“夔王府小人也忒可惡了!”“山東本已形勢大好!盟軍的絕佳戰機,是因為楊鞍對你的最後一絲不信任才斷送!”

吟兒因為氣憤過頭才脫口而出,忽然想起兄弟在林阡那裡不可說,多年前她在短刀穀吹枕邊風就曾見他臉色鐵青過……然而,說出去的話已是潑出去的水,她雖住口依然怒氣衝衝,憋得臉上是一片通紅。

“吟兒……”他停杯投箸,果然不像先前那麼愉悅,但也不曾對她有半句責怪,反而好像在請求她的諒解,“我從小到大,為人處世都是沿襲鞍哥,好的、壞的,照單全收。路成的事,允許我判斷錯誤連累致誠,那宋賢的事,也就允許鞍哥犯渾了。”話雖如此,他眉頭深鎖,並不像昔年那般釋然。

她自然懂,兵鋒轉到莒縣之後,致誠、路政、宋賢,全付出了損傷,這些本來全都可以避免,這些也全都是他的戰友知己……微笑,握緊他的手:“也罷,將欲使人信,必付之以信。你若理解他,我便也再給他機會。”嘗試著轉移話題,“就可惜他的李全,克我們星衍呢。”

“星衍……”林阡心念一動,話題便跟著她走,“你不怪他?”

“怎麼說呢,本來是怪的。可星衍與我打的時候,完全掩蓋了自己的存在感,令我覺得,他不是罪大惡極的。”吟兒笑著猜,“其實,你昨日不僅想把塚虎帶回來,本也想把他帶回來的吧?”

“是,他目前僅僅在犯錯,再遲,他就真犯罪了。”林阡繼續吃吟兒做的魚,“塚虎回來了,星衍暫時回不來,倒是他們的結拜兄弟,我沒想帶回來卻帶了回來,這次說什麼也不放了。”

“萬演嗎。”吟兒打趣,“你欠謝清發的那一屁股風流債,他恐怕要記一輩子,寧可當俘虜也不會為你所用,可浪費了你的厚愛。”

“吟兒……”他登時臉上無光。

“他恨落落,就注定對我親近。剛好我最近垂拱而治,不妨將他帶在身邊,調教看看?”吟兒繼續糗他。

“冠冕堂皇,是又想收徒弟了吧?”他頃刻反擊,“把斡烈還給金軍,是挺可惜。”

“你又知道了……”吟兒心虛,臉倏然紅。

“放心,吟兒,試玉要燒三日滿,忠奸遲早會分辨。”他阻止她來收拾碗筷,自己動手,“像星衍、斡烈、萬演、塚虎這些人,興許並不是不尷不尬的中間人——隻要我將形勢更改,他們就隻是先行者。”

“什麼?”吟兒被戳中心頭,滿懷期待地凝眸望他。

“飄雲靈犀帶回一大群天火島人,天驕和他的風月也已在馳赴環慶,我想和吟兒一起開始,我們不謀而合的金宋共融。”他認真地對吟兒說。

“求之不得!”吟兒眼中霎時噙淚,“我是因為父親和你,你是因為?”

“話題又繞回到我的這些傷疤上了。”林阡說起原委,“那天去打劍靈陣,非得靠金宋合作才能渡劫,而且必須由我去引領他們。我想到浣塵居士說過,我是掀天匿地陣金宋兩陣的第一陣眼,忽然心底就衝出一個念頭:該不會老子的兵,也有他們曹王府?”

“封寒一定會笑你手太長了……”吟兒忍俊不禁。

“我又想,劍靈陣會否隻是個警示?它們代表著蒙古?畢竟逐鹿夜話的時候,輕舟曾說過,金宋的敵我關係並不永恒,時刻有可能轉換。”林阡說,“如果我和曹王府互耗,沒兩敗俱傷也會一死一殘,任由鐵木真做了漁翁或黃雀……那我們的夙願一樣不能實現,家國一樣不能維護,何不將理想擴大,把‘殺絕之刀’變作‘歸心之刀’,征服曹王府的有誌之士,將來一起收服或抵禦蒙古?”

吟兒連連點頭:“也許,未來還可征服蒙古的有誌之士呢。國彆一向是虛、清濁才是實際的分界。譬如哲彆,他那日,仗義救了我。”

“吟兒這個想法,更大,也更好。”林阡笑,攬住吟兒,“一步步來。”

“哦,這就是你停在環慶的又一個用意。”吟兒恍然,此番金軍不僅是俘虜、道具,也是林阡想要同化、征用的對象。

“曹王府,不收為己用太可惜了,就連一個小小的完顏綱,都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林阡歎,完顏綱真的如吟兒所說即使逃出去也掀不起什麼水花嗎,那可是楚風流和林陌先後培養起來的一代奇將啊。



林阡歎息完顏綱本領一流、不容忽視的同一時間,林陌也正在金營扼腕說,強中自有強中手,林阡麾下有人把完顏綱的水花硬生生壓了下去——

昨晚完顏綱神兵天降,銜枚攀高,發火為號,企圖襲擊鎮戎州的守軍於樵,然而不料遭遇空營,嶺上陡然火光衝天,完顏綱這才意識到反而被宋軍圍裹,原是盧瀟早已洞察,興許是宋諜“滅魂”告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