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三日三夜,看似毫無進展。
儘管主動權一直就在林阡手上。
白晝,怕毒火——單論毒,並不棘手,胡弄玉可以極速破解七成;單論火本來也不可怕,奈何卻被三成毒就助長了殺傷。
夜襲,怕冰滑,後來還添了個怕中伏。
總結起來就是怕林陌。
縱然聯軍自己依靠潑水結冰原地鑄成堅城,不至於被蒙古軍擊其惰歸,但本該勢如破竹現在卻隻能兩軍對壘……先覺恥辱,後感受挫。
儘管蒙古軍物質守恒根本耐不了十天半月,但聯軍哪經得起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何況,奇襲也不是聯軍的專屬;氣候反複,也得防止冰城自破。
所以林阡在第二日就對陳旭交了個底:無論如何,正月初十必須結束宣化之戰。
雖然沒對眾將明說,但眾將又哪能毫無壓力?
又回到那個問題了。明明可以武力碾壓為何還要精打細算著打?主公是想降低傷亡?可聯軍都寫血書願意犧牲了,犧牲稍許換取大家的利益,為什麼就不行?
宋恒琢磨良久,聽到“若像林陌一樣早熟悉沙漠,早就判斷陣地在西北了”“之所以硬上,是因為低估了他”諸如此類對林陌的讚譽流傳,靈光一現,一拍大腿——主公是想試煉他們啊!
精打細算怎麼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了?以己之短?不承認短!
聯軍這裡,數不清的軍師,不計其數的勇謀兼備,憑何輸給林陌區區一人?
除了陳旭兼職肅清之外,紇石烈桓端表現也不錯,因他獻計就地潑水,盟軍都不必退避紮營,可其他人呢?表現怎樣?宋恒自然而然把自己劃分在了勇謀兼備裡。
所以宋恒可以肯定:主公這是借宣化在對我們出考題!畢竟這隻是蒙古軍的偏師而已——聯軍不該像主公本人一樣,因為武功高而在腦力方麵瘸腿;強悍不是回避謀略的借口。
實際上,想攻一座類似宣化府的城池,對於身經百戰的宋恒來說,本來不難。
難在最能釜底抽薪的破城攻具用不了——
歸根結底這得怪天災、讓林陌和木華黎先到兩日堅壁清野,蒙古軍早已驅趕著周邊居民一起搬走了他們能發現的每塊石頭,這導致材料緊缺、再好的投射機都成擺設。
那些石料大部分被蒙古軍用於自固,而海上升明月在戰前的調查不如戰時輕易,有關石料的總量和餘量,因是林陌親自貯存,故而連莫非也難以窺探。
那就……退而求其次?蒙古軍從城頭拋下來的那些?實驗證明,也很難二次利用。所以宋恒直呼:主公出的考題也太難了!
鯤鵬卻有不同見解,他覺得,師父之所以收著打,是為了蒙古軍彆再像上次那樣狗急跳牆把宣化府也一把火燒了:“聯軍若從謀從武都能遊刃有餘地碾壓,就能回避你死我活,也便避免了宣化像西寧那樣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嗯,主公想得,一定比我們多。”宋恒點頭,“或許我們猜得都片麵,他還有更高更遠的謀算吧。無論如何,都得幫他排憂解難,我們先解決了眼前投石機的問題再說。”
“說的是,堡主,我隨你一起。”鯤鵬和宋恒結伴找石。:,,.,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