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0章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1)(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5112 字 9個月前

故而林阡隻能折中選擇“夜襲”,結果卻遇到林陌的頭腦風暴在城頭摔得不輕。

陳旭因見他鼻青臉腫,知長生天近在咫尺、快攻並不容易,最終作出讓步:“幾日?夜長夢多,越慢越險。”

“初十為限。”林阡決定選用“日攻夜襲屢屢受挫”的打法,後三天,宋軍的奇襲總被林陌打成襲擾,固然林陌兵來將擋的能力一流,可林阡的目標實際就是襲擾。

三日三夜,打出了宣化府物資慢慢增長的事實,循序漸進說服了陳旭,

三日三夜,給蒙古外援們足夠的時間和膽量醞釀起“不僅補給,還要解圍”的勇氣,

三日三夜,用“玄翦”按部就班進行實驗,確定蒙諜在宣化東北的人手不足,則盟軍在彼處的任何行動都不會打草驚蛇。

暗地裡,萬事俱備,隻欠示蹤劑——蒙古外援們到底在哪?總不能臨陣被人從天而降,然後來一句我早知道你在?



表麵上,萬事俱備,隻欠石砲,林阡知道蒙古軍一定也能想到,宋軍的拋射機早就在躍躍欲試。

有什麼辦法能讓宋軍繼續和蒙古軍一樣孤懸世外?答曰,“西寧宋軍運石大隊,在沙塵暴中迷路”,“消息遞了出來,人卻迷失方向”,“人不如鳥”……

表麵上林阡焦頭爛額:“拋射機形同虛設!”看主公糾結於完美打法,心急如焚的祝孟嘗受命去找,還跟當地民眾借了隻指引方向的神鳥。

暗地裡林阡雲淡風輕:“宣化府有漏洞,蒙古軍要打補丁,就必定留下針腳。”敵人們應該也相信他跳不出缺石的條框,敵人們吃過甜頭後生怕他跳出去,敵人太重視他就會也跟著他陷入。

蹤跡,這不是出來了嗎,運石大隊根本是餌,祝孟嘗很快來信,“鳥被人秘密射下了。”他們動作很小,隻是射鳥而已,安全,他們不會覺得這是釣魚,因為林阡又不知道我在!林阡的目光又不在東北!“玄翦”當即按圖索驥:“首領是成吉思汗的三子,名叫窩闊台。”

“聞因,這不是分內。”第一夜就被調走的柳聞因,正是林阡自信能說服陳旭而預設的機動部隊。就算長生天監視著他和柳聞因,也不會想到她的調離並非林阡尷尬、她的用途竟是秘密協同祝孟嘗張網設伏。

“看似重心在西北,破局卻在東北角,破局者卻不是暗處敵,而是明處我。”林阡勝券在握。蒙古軍有後招、會給宋軍一張想不到的天羅地網?嗬,這張網,名叫自投羅網吧!陳旭早就憋不住了,臨陣終於感歎出來:“主公哪裡瘸腿?主公料事如神。”



三日三夜,盟軍的情緒當然經不起耗,可彆應了陳旭的擔心,把好好的勝仗給拖輸了。那日林阡對宋恒說的可不是玩笑話,他確實想過,如果初十窩闊台並未如他所想“因懈怠入局欲解圍”,那他就先不擇手段地把夏軍首領劫持到某個山洞、引誘夏兵們接二連三去找然後人間蒸發——先剪除這些地頭蛇的枝節再發動總攻,即便用不了拋射機速戰速決,想必無謂傷亡也不會太大。唯一的遺憾就是,醞釀已久的窩闊台,儘管開弓沒有回頭箭、冒頭冒定了,卻很可能是按“勿要鬆懈的救兵”入局、而非放心大膽地輕敵,因此盟軍在外圍的工作量可能要大些。

沒想到的是,宋恒和鯤鵬找來了一堆木球和工匠造砲,直接給他把總攻提前到了初九,既滿足盟軍的求戰意願又符合他想要的三下五除二。行,那就易策,若得知宋軍聲勢浩大而木華黎命在旦夕,則醞釀已久的窩闊台鐵定按“勿要鬆懈的救兵”來入局了。但林阡這裡就不遺憾了,因為,這般勇謀兼備的彪悍盟軍,怕誰?來誰打誰!

不過,林陌到底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計“詐降”,對林阡引君入甕,欲將他關門打狗,還是生生把日期拖到了初十……蒙古軍的想法應該是在林阡被埋伏的基礎上通過窩闊台這個“接應”來撤離、轉移;可惜遇到了更大一層計謀,正是林阡的引蛇出洞、兩麵夾攻……

林阡有所漏算的,是林陌的武功升級,險些就因為調走柳聞因而給大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然而入魔也絕地武士入禪也絕地武士,倒也抵消。林阡唯一“完全沒算到”的,是白衣謀士另有其人,所以,蒙古軍的後路,恐怕還沒切乾淨。但窩闊台這千軍萬馬,是真一出場就煙消雲散。

“兄弟倆對上了,一個奇謀,一個險兵。”封寒自覺戰畢,總結起宣化全局。

“主公更高一籌。林陌想把‘金宋共融’釜底抽薪,主公對蒙古軍想抽的卻是林陌。”宋恒理解地說。雖然世人通過這一戰普遍看到了阡陌之傷的白熱,但宋恒看見的是,主公何其難得地向林陌伸出了勸歸的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