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本是同林鳥,塵來各自飛(2)(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3929 字 9個月前

“拋棄本王,是他們吃虧!”同一時間,夔王也捏緊拳,恨得牙癢——

豈止吃虧,蒙賊,你們虧大了!錯過了富可敵國的寶藏!

雖說,本也沒想過要給你們知曉,可說不準哪天老子心情好、同意準你木華黎分一杯羹?

你們不貪財?那誰在西涼府看到有礦可采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

才剛僥幸躲過祝孟嘗的兵鋒,夔王立即就挾人質去尋寶藏。奈何,機遇與風險並行:寶藏越近,地道越險仄,風沙越洶湧。

明知前路有沙暴、龍卷、迷宮、陣法,甚至好像能感覺到地殼在動,夔王仍然還是執意向下跋涉,隻因他現在舉世皆敵、全無退路,又已和“戰友”蒙古軍分道揚鑣,於是,就隻剩下那絕無僅有的精神支柱……

古老的地下宮殿裡,到處都是死沉沉的石柱、其間塞滿冷颼颼的陰氣。揚起的不止沙塵還有骨灰,縈繞的除了風唱更有鬼哭。影像和聲音仿佛正交替飄蕩著勸退:這裡隻有死亡、沒有寶藏。

蹣跚地闖過一道道山門,笨拙將岔路和毒瘴都躲到背後,夔王的眼淚鼻涕早已凍在一起,卻仍對自己講,彆懷疑,一定有!若不經一番寒徹骨的空空蕩蕩,怎可能有財香撲鼻來時的眼前一亮!

“周邊地下存在不計其數的珍寶,其中一部分正是由兄長規整、貯藏。若想尋到,除了會走迷宮、能破陣法之外,還得有相應鑰匙解鎖,缺一則必死無疑。”洪老太獄中所說這話是真的,卻也是假的。“寶藏”確實就藏在迷宮和陣法的儘頭,然而,“鑰匙”卻是大月氏城的降龍木、也是這寶藏的斷龍石——

夔王他絕對不會知道,早在第一關的試煉中,仙卿就已親手把最後一關的門關死。若不回頭,這是條死胡同,絕路!

幾十年來,能盯上大月氏城的歹人都是聽了傳說來尋寶。要想在大名鼎鼎洪山主的眼皮底下開采,九成九都是悄悄秘密小批次,極端狀況才是劫持城主全家、要挾城民們就範、對祁連山主脈的救兵攻防並舉。洪瀚抒父子當年設計降龍木,便是想把這類吃了豹子膽的貪財者轟出月氏後趕入這地下迷宮裡淩遲。

誰想,此番蒙古軍的來意不純粹是求財而更加是躲災,並且木華黎在被祝孟嘗趕入的過程中拋棄了夔王、使得引路人洪老太根本沒機會和他提寶藏……拐不來蒙古軍,洪老太便隻能和夔王仙卿這兩位同歸於儘。

然而不得不說,仙卿雖手無縛雞之力,正常時智謀能抵千軍萬馬,即使明槍暗箭已環環相扣全部立起,他也能保護夔王穿越重重阻障……同歸於儘?短期看,還實現不了。洪老太於是也不敢輕易暴露心機。



洪老太寧可冒著盟軍救不到她的風險孤軍奮戰,並不是完全如陳旭所說大公無私——大月氏城的這場災難是她的孫女引起,因此她初心是想贖罪以謝城民。

要知道,一般的陰謀詭計,聰穎如洪老太不可能識不破,所以,完全不需要遙控仙卿去啟動應急設置,自己早就預留親信躲在人質範疇外、和城外的救兵裡應外合著破城了!今次意外之所以措手不及,全因孫女少不更事,所幸洪老太在獄中急中生智,也就是說,“騙歹徒當工具人”原屬於她對洪瀚抒父子既定方針的臨陣補救。

在洪老太看來,任何一個貪財者都會願者上鉤,不會覺得開降龍木會有“試驗寶藏虛實”之外的用意;當看到小寶藏屬實後,貪財者必然喜出望外、利令智昏,於是也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城牆坍塌是他們親手觸發,那麼包括蕭駿馳在內的她全家都不會被敵人惱羞成怒地立刻戕殺;而由於外圍救兵能閃電開入,兵敗如山的貪財者隻能劫持儘可能少的重要人物逃離,其餘民眾也可如洪瀚抒父子所願最大限度地保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