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3章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1)(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6007 字 9個月前

“大汗說得不錯,高娃真是轉魄。”軒轅九燁在三危山和敦煌城的表現,使之坐穩了總軍師席位。

木華黎毫無異議,一方麵吃一塹長一智不再針對軒轅,一方麵他的預設立場轉魄就是她。

這種局麵窩闊台哪好幫高娃澄清說,高娃可能是來搜拖雷黑料的?而且人死不能複生,再怎麼澄清也沒用,隻能認栽,“父汗,不關四弟的事,是我用人不當……”冷汗淋漓,還得跪下對父汗懇求,彆把我連坐了。

“與你又何乾。這高娃,是我啟用的。”難得的是父汗竟也對自己包容!窩闊台受寵若驚。

便那一跪一起之間,暗處的莫非和洛輕衣都看得真切,成吉思汗身邊有個長髯垂胸的藍衣男子,先前從不曾出現過蒙古軍中!

“真是西遼人嗎?”洛輕衣即刻將情報送回盟軍,陳旭收信後忖度:七八不離十,西遼真在暗處;之所以現階段藏頭露尾,可能是遼帝不想太快惹火燒身。

盟軍謀士原還對“鐵木真真有餘力嗎”分為數派、意見不一,或說他虛而實之,或說他實而虛之,卻不曾想,是個實而實之!



虧得莫非沒有自己將情報送回盟軍,而是在成吉思汗等人的前腳回歸本營。

因為成吉思汗後腳就提著高娃的頭來對他問罪:莫非,你適才,在哪裡?

“夫人?!她怎麼?!”莫非又驚又恐,眼圈驟紅,“適才我尋她,遍尋不獲,怎就?”

“她是轉魄。”成吉思汗冷冷看著他。

“不可能!我是枕邊人,如何沒察覺?”莫非知道自己和高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一死,他就危,殺她是他的不得已。

但無論怎樣,也仍還踩在這鋼絲繩上——彆露餡,踩穩了!

成吉思汗眼中的冷電,似要穿透莫非五臟六腑:“也罷。相識不久,如何情深?一滴淚也沒有落啊。”

他急忙伏地:“大汗英明,莫非在意您,多過於她!”

初投蒙古軍時,他靠木華黎將鯤鵬移情而一帆風順;從月氏到黑水,終於需要害自己人來自保;到了肅州,終顯妙用,大放異彩,儘管敵人成倍狡猾和暴戾,但莫如的犧牲還是把他一路保到瓜州後;沙州情況愈發惡劣,上次三危山他釣長生天已經很冒險,但敦煌城外他豁出去了,必須殺死鐵木真哪怕同歸於儘!

“軒轅先生與徐轅談判約定,四月初四讓出九道之一。我要你這幾日與他們交兵,以示忠誠。”成吉思汗說。



因敦煌沒有北城門,出於對民眾的保護,同時也是想累死位處東南角的蒙古軍,金陵給出的所謂九道在沙州最北:鐵木真,想去西遼是吧?那就彆怕山高路遠。

九道,倒是個類似鎮戎州與會寧之間的茫茫山海。曆史重演,蒙古要像大金一樣亡國?這建了才幾年?!

可不是類似——當是時,天下都將被林阡鋪滿,成吉思汗甚至還不像當年曹王府那樣有九道之外的其它路可以潛!放眼望,金陵說九分之一,那就僅有九分之一機會!

“如何確保你們不會出爾反爾?若九條你們都設了伏兵,我們怎麼選都全軍覆沒,誰都不能活下來證明有生路。”軒轅九燁起先並沒有同意,因為如果一直縮在鳴沙山裡狡兔三窟,那麼蒙古軍對盟軍起碼還有個暗處優勢。真要是走出來,迂回北上,那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以己度人,你不也沒把老僧放過嗎,你也不見得就願賭服輸啊。實在膽小,你可以兵分九路,總有一路人活著出去,見證。”金陵那丫頭出的主意,總是看得出比陳旭要狡黠。

意思是說,已給你寬限,誰跟你講理?

怎麼走,成吉思汗的軍師團絞儘腦汁,就當敦煌民眾都是見證人、盟軍顧忌老僧不會出爾反爾吧,可蒙古軍如果想選對道,不可能光靠紙上談兵。所以,需要有人做先鋒試路,正好也借機試煉莫非的忠誠度。

莫非當即領命,天命難違和一支川軍舊部撞上,首領還正是當年他的好兄弟李貴,狹路相逢,無情者勝,他們麵色黧黑地衝上前來對著莫非就一通亂砍,既為莫如解氣,又發主公之火,另外宣泄對莫非不歸的絕望。

“如兒,這次化險為夷,也是你在護我……”莫非遍體鱗傷地爬回成吉思汗身邊,總算靠血肉模湖化解了今次的信任危機——

畢竟,林阡不可能對自己人下這麼重的手。

又加上拖雷木華黎極力擔保,莫非便“奄奄一息”重新紮根在了天地玄黃,

當然,還真是在傷兵營臥床不起了幾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