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孫寄嘯徐轅林阡都多慮了。離恨天當著孫寄嘯的麵到底是不是隨口一說,目前誰也不知道。但脫困後的成吉思汗確實隻能遠遠地看著信彈悼念長生天。換言之,離恨天與成吉思汗距離太遠,喊破喉嚨也沒人聽見,孫寄嘯就算當場驚愕,表情也沒人看到。</p>
“長生天犧牲,離恨天是唯一的慰藉了。”成吉思汗得知離恨天還活著,總算展眉。</p>
“可他怎麼遲遲不來?”等了好一會兒,拖雷年輕,難免沉不住氣。離恨天的那縷情報,是大漠孤煙還是海市蜃樓?</p>
“平心靜氣,先翻譯情報要緊。”窩闊台顯出沉穩。由於離恨天是遠程遞信,需要極大的耐心才能快速、全麵地翻譯。</p>
“難道真是被林阡逮起來了?是了,林匪曾冒充過高娃。”木華黎依然擔心林阡使詐、離恨天的信彈是假。</p>
“也有可能是離恨天忠心,怕靠太近、暴露大汗的確切位置。”軒轅九燁推測另一種可能。</p>
木華黎一愣,自己剛剛那話似乎有動搖軍心之嫌,反倒是軒轅九燁,迅速穩定騷動……心情繁複,不由得多瞥了軒轅九燁一眼。</p>
“無論如何……連離恨天也回不來了。”成吉思汗再次眉頭緊鎖。</p>
</p>
卻說離恨天的囚牢旁,有人封鎖桉發現場,有人核查死者身份,有人安撫烈士親卷,有人緝凶去了又返;胡弄玉從事發起就在搜集線索,直到林阡和徐轅都宣布結桉。</p>
“主公,天驕,還不能結。我們之所以將離恨天的囚處半隱半現,是因為‘離恨天隻是長生天一個人的棄子,但位居蒙諜第二,還值得抓其餘的蝦兵蟹將,甚至嘗試抓其中的身負絕藝者’,但上回的騙中騙、反間計裡,敵人曾投石問路、甚至自投羅網過,他們並非不知道我們的意圖,並非不知此地凶險——明知這裡是個甕,他們還敢貿然入?”胡弄玉認為蒙諜拚死救離恨天的推論太簡單。</p>
“也許是長生天的死訊激怒他們一往無前,也許是長生天死前下了‘離恨天上升到第一位’的命令,還有,桉發時長生天將我們心中離恨天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徐轅說,也是因此他才確定離恨天就是順風耳的。</p>
“不是更該求萬無一失,才對得起那個用命為他們調虎離山的主帥?”胡弄玉見說服了他,又道,“好,既然他們求穩,離恨天已被關了數日,不要先進去探究虛實、死活的嗎?”</p>
“他們不可能直接‘為了救走他拚死與小秦淮同歸於儘’,而更應先行通知離恨天、裡應外合擊殺小秦淮才是。比如像上回那樣,裝扮成夥頭兵,在饅頭裡放刀片,通知離恨天以一個最佳狀態越獄。”林阡領悟。</p>
“如果是這樣,小秦淮守衛猝不及防被殺居多,為何還會多死這幾個蒙諜呢?”胡弄玉說。事發時盟軍顧此失彼,安排的並不是絕頂高手。</p>
“另外,鐐銬不是被砍斷的,而是被解鎖的。鎖上有血,和離恨天嘴裡的吻合,相信是他以口銜尖銳之物所致,更能證明裡應外合。不過,現場並未發現刀片、鑰匙之類,儼然是被活著的人帶走了。離恨天身上沒搜到,到底是他邊跑邊丟棄,還是除他之外另有個活下來的人?</p>
“既然九成是秘密裡應外合,為何還要事後營造大肆救援的錯覺?徒增離恨天風險,是要保全另一個人?</p>
“今次有個夥頭兵也失蹤了,但不在現場的死者裡,會是他嗎?是遼諜或蒙諜?”胡弄玉越說越接近真相,但在最後一句繞遠了些,她當然不知夥頭兵才是受害者。</p>
“不管怎樣……目前都是對麵新諜舊諜的接檔期。”林阡點頭,要求徐轅對外宣布結桉、胡弄玉繼續跟著這條線。</p>
</p>
一方為了保護細作安全,一方真的沒什麼細作。雙方情報網暫時都陷入摸黑階段。</p>
贏麵和主動權全在莫非手裡,他想著,一網打儘雖然功虧一簣,但我下次還能幫盟軍一擊即中。</p>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成吉思汗百人大部隊好不容易逃脫獨孤厲風行孫寄嘯追捕,卻不知不覺中自行靠上了一條滅亡之路。那是個叫作萬人坑的死地,其中布滿沼澤毒瘴,一如短刀穀的死亡之穀。</p>
“一旦盟軍合圍過來,蒙古軍會自發深陷萬人坑,待斃。”如果說半夜孫寄嘯鎖的是大致方位,清晨,莫非這新消息給了盟軍以精準位置。</p>
還是由淩大傑、封寒、穆子滕、嵬名令公四大主力,來彌補夜半的遺憾。</p>
</p>
日出時分,風卷雲急。</p>
群山連綿,莫非感覺得到同袍們都在身邊,可走著走著,竟忽然聞到陣陣草木香氣。</p>
怎麼回事!怎麼走了片刻,竟遠離了那個寸草不生的萬人坑?還不止,好像還在出山海九道關?而整個盟軍卻懵然不知!</p>
莫非最先判斷出,自己沒有被用作反間,因為蒙古軍如果發現了他是轉魄,以成吉思汗的作風,一定會把盟軍坑殺在萬人坑裡,而不是現在這樣,晾著盟軍而已。</p>
換句話說,萬人坑隻是個蒙古軍自己都不知道的意外,曾接近又繞遠,教盟軍空歡喜一場。</p>
空歡喜倒無所謂,可以繼續抓;出了九道,無人阻擋,又作何說!?</p>
莫非看過地圖,確定方位沒記錯,那麼,九路盟軍是誰給蒙古軍讓道了?</p>
“我尚未暴露。”夜半一網打儘的失敗雖給莫非增添了凶險,但並沒給他帶來實質性的傷害,畢竟,蒙古軍還是沒真憑實據啊,誰看見我放鷹給盟軍通風報信開展行動了?因此就算已走在鋼絲繩上,但再堅持一戰,莫非自信還是可以的,明明就要彌補遺憾,結果還是沒能成功?那就“一定是盟軍那邊,出了問題!”</p>
</p>
</p>:,,.,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