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1章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5532 字 9個月前

<divid="device"style="background-color:#c0d16d66;font-size:16px;border-radius:10px;padding:010px;color:#957575;text-decoration:underline;font-family:fangsong;"></div>

林阡不顧宋金夏王師的阻攔,將遼蒙聯軍打得隻剩成吉思汗,下一刻,可不就是要被這些正義之師宣戰?

九大山道的局部地勢雖改,迷宮大框架並未遭到破壞,傍晚,繼西遼鬼影兵團之後,成吉思汗的另三支友軍也循跡找到入口。

自湖外十數裡起,摐金伐鼓,旌旆逶迤,軍威赫赫欲不戰而屈人之兵。

且準備比西遼精銳充足得多,一探知陸戰變水戰,便立馬催動著他們改裝好的砲火船加入戰團。

兵種組合考究,樓船排列有序,桅頂鼓點響起,失石密如蝗集——

夏金宋廷不惜一切代價來救成吉思汗!可惜,他們又怕那代價包含他們自己,首鼠兩端總算敢上來卻發現已是後半場,罷了罷了,能給他續命也行,能討點公道也行。

前半場如果問林阡,鳴沙山四戰何以用水淹?林阡會豪氣一笑:因為肅州之戰沒能痛打落水蒙狗。

後半場如果再問,他會冷笑:誰教宋賊先打鄱陽和洞庭?誰教夏賊忘了黃河之恥,金賊廢了磧口之盟!

前後半場之交,陳旭如昨般說了一句話把他思緒拉回現實:“主公,旗開得勝。”

“殺。”焉能不戰,這一戰,不僅是沙場決戰,更加是宿命決戰。

一聲炮響,箭陣對攻,倏然趨緩,萬軍接舷,挺槍便刺,舉劍就砍。

滿山紅焰,火網如蒸,遍野紫氣,水勢如沸。雲翳低旋,鷹隼潛行,雷霆落水亦無光,風雪遇刃而不寒。

夜半,夏金宋廷船全成泥菩薩,底被鑿穿,壁被砍斷,鼓被砸停,桅杆被掀翻,或是船很結實、沒壞、但整體被盟軍取代,王師如餃子絡繹落水,皇旗似麵條爭相漂浮。

盾甲如山的先鋒兵敗如山,遮天蔽月的中堅浮蔽了湖麵,欲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主力不戰而屈……

熱浪裡翻滾的、冰雪裡淹沒的,又豈隻有嵬名令公等西夏義士的保家衛國之心。

曾勢要守山護河之人,如今卻回首斬山斷水,不堪回首!荒唐至極——

盟軍怎可能每個人都狠心說一刀就兩斷!且不論旗號和戰衣相似,骨骼武功都可能一脈相承。可這一戰,為了與南宋王師區分,生生把盔甲脫成單薄,倒像是趙宋的喪服。苦笑,悲徹,如果有血噴湧,就當償還故國。

焰騰芒飛,浪翻潮湧,夜以繼日,焚膏繼晷。

哈拉諾爾湖千淘萬漉,總算篩出站得最穩的敵人——到翌日清晨,沙場隻有一人沒輸給過盟軍,正是向來不懼金軍水櫃的畢再遇。

曾與盟軍親厚的周虎、賈涉、趙淳等人,都接受了林阡的好意,棄權中立假裝沒出現;而跟他們不同的是,畢老將軍和那群蠅營狗苟的宵小站在了一邊。

對於這樣的硬茬,林阡不得不親迎:“畢大哥,抱歉。這些天來,盟軍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回憶被一幕幕刮除。我想,未必不能終止——隻要剁了那雙試圖扭曲真相的手。”

“我也理解,三弟你有苦衷,玉門關總是春風難度。但你也好,大哥也罷,再怎樣遭遇不公,也應當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家國事,可以義責,不可以利驅,不應當凡事隻想到自身得失。”

畢再遇說食君之祿的意思是,十年間,短刀穀、小秦淮、南方義士團等義軍的軍需物資,就算自籌於民,也多少沾了宋廷的光。尤其林楚江逝世、林阡未崛起之間隙。

“十年間,盟軍修補的缺漏、收拾的攤子、收複的失地、製止的血桉還少?”林阡冷笑,說盟軍不欠趙宋任何,“畢大哥並不理解,不是遭遇不公,是不屑,不忿,不齒!”

回朔起來,其實從開禧北伐的符離之戰開始,就已經注定是分道揚鑣的結局——那日,小秦淮南龍率先攻上城牆,王師擔心功勞被搶竟然背後射殺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和諧)草莽都敢承擔,這朝堂哪句做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