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寧肯做庸人(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8740 字 9個月前

這些倒也還罷了,把玉澤這般嬌弱的命送入虎口了,萬一有什麼差池,宋恒一輩子也不能原諒自己!

關山南麓,天水戰地。

此番短刀穀內奸細剛要複活就被天驕徐轅扼殺於萌芽狀態,而且在引蛇出洞一網打儘的時候、天驕本身已經離開了川蜀境內、卻把那差點無用的宋恒一人兩用,既傾覆了奸細,又護妥了楊宋賢……消息傳到隴陝來時,金宋雙方,哪個不為武林天驕震撼。

想徐轅為人處世從容虛懷,對敵時手筆卻也博大精深,對他印象,已比林阡差不了多遠,再想如今是他進入山東救局,山東局麵怎可能不會改寫?是以徐轅未戰先勝,還沒到場就給了山東金軍下馬威。

林阡看畢石中庸的信件,了解了詳細事態後,笑說:“實沒料到,宋賢他會先推卻後請戰,兜了個圈子最後還是由他去山東。卻幫天驕放了場煙霧,著實騙了那幫奸細團團轉。”

“所以說人算不如天算。”吟兒笑吟吟的,“控弦莊要想再插入短刀穀,隻怕又得費好些心思了。”

“今時今日,控弦莊已落了海上升明月極大距離。”林阡點頭,眉卻鎖著。

“此番戰役宋恒大俠最是勞苦,怎麼說也要給他頒個頭功不是?”吟兒笑問林阡。

“確是宋賢欠了宋恒的。”林阡語氣說笑,但眉卻仍然未展。

吟兒見了,自是納悶:“怎麼?還憂個什麼?”

“……是些暫時還不能確定的事情。”林阡蹙眉。

“還不能確定的事,那想了乾嘛……?又半刻想了三千個念頭?大庸人!”吟兒看他神色凝重不似有假,拍他肩膀勸慰,“彆胡思亂想啦,船到橋頭自然直。”

暫時還不能確定的事……

路成隨著石中庸的人一起來到隴陝,給林阡轉述了山澗裡那兩個奸細的話,林阡聽罷感覺和徐轅一樣,控弦莊如今安插奸細的模式在變:不再靠銀月王寶兒那種特訓間諜,而是在穀內尋找變節者買通。因此,控弦莊主使對穀內細作的態度,明顯是利用高過保護、操縱多於合作……

誠然,王寶兒那種間諜已經被他林阡除得差不多了。

然而,經年安定,短刀穀內無論官軍義軍,變節者其實並無多少,加之控弦莊主使不予以保護和合作,所以宋恒這次抓變節者還算小菜一碟、輕輕鬆鬆就拿下了戰功——那麼,短刀穀外呢,譬如隴陝等地?金人要找變節者,當然比南宋境內容易。

適才吟兒說,“控弦莊要想再插入短刀穀,隻怕又得費好些心思了。”林阡也回答她,控弦莊落後了海上升明月好些差距。但其實這種差距,會否在彆的領地得到了彌補?完顏永璉他,未必想把控弦莊“插入短刀穀”了,而是,插入隴陝義軍、插入山東河北苟延殘喘的紅襖寨,尤其紅襖寨……標誌著那些赴山東救局的盟軍將領,要麵對的敵人不僅僅是金兵,變節者才是最大勁敵……

說到底這些確都是多慮,不足以引起林阡憂心。憂心另有原因,根本難以置信——實則此時此刻的隴陝義軍中、林阡近身的可信之人裡,也很可能有變節者存在!

一切從路成轉述的話裡聽得出來,那個控弦莊主使的對白裡有這句話不容忽略:“林阡之所以知情,是楊妙真逃出圍剿、趕去隴西向他求援。”

路成確定沒有聽錯也沒記錯,那主使說的地名是“隴西”。

但是,其實楊妙真她,是趕去定西的禦風營向林阡求援的……林阡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要對她行蹤保密,但彼時林阡和穆子滕尚在僵持、楊妙真的到來顯得那麼渺小,故而她的事情也一直隻有寥寥幾人知道。直到林阡安定了定西之後回到隴西見吟兒,那天首陽山的慶功宴上,眾人才都知道她就是來自山東的楊妙真、談起山東軍情也了解到她向林阡求援。而翌日在總結定西之戰時,林阡對盟軍坦承了楊妙真和寒澤葉一樣是收服穆子滕的功臣,所以第二天就眾所周知了:原來楊妙真到隴陝之後第一時間奔赴的是定西。

既然第二天已經眾所周知是定西了,為什麼那個控弦莊主使卻還說,楊妙真是趕去隴西向他求援的?

答案隻有一個,那個控弦莊主使得到的情報來自第一天晚上。那晚的慶功宴上存在奸細,看到楊妙真來見林阡、得知她傳遞山東軍情,認為此消息極度重要,立即就把情報出賣給了金人……

那個奸細,是林阡身邊的變節者。他和穀內徐轅身邊的變節者一樣,都與控弦莊主使密切聯絡。他給出情報的速度太快,快到搶在了林阡昭告天下之前,以為自己掌握的是絕密情報卻弄巧成拙,所以給的情報沒什麼用還是舊的。翌日發現錯誤,要改正已然不及。

地名的一個字,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虧得楊妙真狡黠地參拜林阡說“拜見師父”、裝腔作勢好似那天是剛剛來到隴西一樣,也虧得楊妙真和在首陽山上休整的吟兒確實是第一次見麵寒暄,冥冥中,更加誤導了那個變節者。

換往常,林阡會慶幸自己沒忽略這個細節,會慶幸天助我也,會慶幸天網恢恢。

但那天首陽山上名義說是慶功宴,實則是阡吟為諸將接風洗塵,場麵並不熱鬨,又因主要是為下一場關山之戰籌謀所以地點偏僻。更重要的是——

那天赴宴將領屈指可數,全都是自己的絕對互信啊……

這就是阡說“暫時不能確定”的原因。不能確定,隻因無法再推理下去。

當日,徐轅難以想到與會者僅十二個人裡會有一個是奸細更難以判斷是哪一個,此刻,林阡也遇到了近乎一致的處境甚至更加殘忍——與會者裡尚且可以有官軍將領懷疑,但慶功宴上全都是義軍中深交知己……以至於他們的姓名林阡都可以輕易背出來,柳五津、柳聞因、寒澤葉、楊致誠、向清風、郭子建、範遇、陳旭,加上楊妙真、他和吟兒,總共十一個人——難道這之中也會有變節者?

這些人,個個與他有著過命的交情,追隨他輾轉征戰肝膽相照,這些人,對這個抗金聯盟的付出高於一切,一腔熱血勝過他林阡的比比皆是,這些人,有人背離過自己的親族,有人放棄了自己的感情,有人傾斜了自己的信仰,有人顛覆了自己的野心,有人埋葬了自己的仇恨……每個人無視生死,心甘情願參與著場場輪回事。林阡無資格、不能夠、也從心底萬分排斥去懷疑其中任何一個!

想不到,原是以一個地名謬誤為絕妙突破口的推導,推到這一步竟然山窮水絕,令這個半刻就可以有三千個決定的林阡,半刻之間就走入了死胡同。涉及“絕對互信”,林阡就算是推翻自己所有的思路,也斷不可能去否決自己的麾下、親信、知交。畢竟,這一切再如何也隻是推斷,南征北戰這許多年,並非每次推斷都是他正確。

林阡寧肯換個角度想:慶功宴上的談話,會否不慎被一個容易忽略的角色路過偷聽,像當年引發盟軍變亂的大嘴張一樣——好,這第三千零一個念頭,來得真是好。

林阡眉頭終於有些舒展:吟兒,真希望我這次如你所說,是胡思亂想、庸人自擾了……如大嘴張這樣的細作,才是問題的正解。

吃一塹長一智,日後運籌戰局之時,更加小心就是。

想通之時,笑歎一聲,回過神來,看吟兒已經把他拋在後麵老遠、此刻正叉著腰在路邊上等他:“快點,慢死啦!剛剛那盤你快要輸了,彆想找借口耍賴逃跑!”

石中庸的信件和路成他們來得真不巧,原本林阡是陪著這丫頭在小樹林裡下棋呢。丫頭她確實快贏了。怪不得這麼緊張跑回去,原是小人之心怕他無賴。

林阡看著吟兒活蹦亂跳的樣子,心中陰霾頓時驅逐不少,立即大步上前,陪她回歸棋局。

這一局,齊魯三秦,齊頭並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