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複仇伏筆(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4175 字 9個月前

() 柳月的動機很表麵,可是計謀卻迂回。簡單的人猜不透,複雜的人則道不明――當年的林楚江和雲藍,想得到柳月盯上的是“江山刀劍緣”嗎?

需知那時的雲藍,雖答應撫養吟兒,卻未必把惜音劍也傳給她。確然,柳月懇求的話裡,沒有一句說到過惜音劍,雲藍隻應承她傳些劍招給吟兒傍身,那之中,包含著柳月和完顏永璉的定情之招,僅此而已。雲藍去天山派學藝,亦是想回大理創立點蒼時更具實力,從此遠離“金宋之分”――這個令人劇痛的執念。

未想,就是這短短幾月的天山學藝……雲藍再路過隴陝時,一切都不一樣了。在她不在的日子裡,金宋發生了一場震天動地的隴南之役!起因,是完顏永璉強迫短刀穀交出暮煙而短刀穀拿不出手……

隴南之役,幾萬條鮮活的生命,就因為暮煙這個禍根,和雲藍的一時疏忽……她謝謝林楚江沒有在世人麵前揭穿這件事,她慚愧悲慟沒有麵目再見林楚江和韓萱以及南宋軍民。

負罪感將雲藍徹底擊垮,自此,更不可能回到短刀穀,唯能把畢生心血,都傳給唯一的寄托,唯一的共犯……暮煙,已不單單是個無辜,更還是隴南之役的罪魁禍首,故,雲藍萌生的想法,就是日後暮煙與飲恨刀的傳人一起,這樣才可以洗清暮煙因造成隴南之役而負的罪孽……

暮煙繼承惜音劍,與飲恨刀林阡成為夫妻,隻在雲藍的一念之間。她終於違背了對柳月保證的說要讓吟兒遠離紛擾,是因為她覺得吟兒引起了隴南之役確該付出代價。因此,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她讓吟兒無憂無慮地長大了,她卻又灌輸了無數的抗金理念以及江山刀劍緣――雲藍的骨子裡,雖不那麼仇視金人,卻必然還是為了抗擊金國,不矛盾。在她眼中,吟兒有一半血統為宋,未必不能締造出另外的一段故事,隻要不告訴她身世,一切都可以很完滿。

甚至,雲藍想,吟兒雖不能容於當年的短刀穀,但或許可以容於日後的,吟兒可以改變這個金宋之分的執念,她的出生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雲藍越想就越堅定,她堅信,這次她是對的。

“我給你時間考慮,你從天山回來之後,再決定。”――天山腳下,林楚江因了解雲藍而這麼說。雲藍常常會猶豫舉棋不定,他了解她,所以寧可給她時間。

但對不起,雲姐姐,月兒也很了解你。你會猶豫不決,會因遲鈍而誤事,會因自作主張而胡亂地查漏補缺以至於更加缺憾……所以你比月兒,還不適合當細作啊。

柳月臨死是笑著倒下去的。那一抹冷笑,誰看了都膽顫。

雲藍是在多年之後的黔靈峰上才會過意來,柳月不止利用了自己,還更是算計了自己;她臨終不止托孤,且還策劃了複仇!

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都是複仇――

故意讓雲藍帶吟兒避開金宋快些逃逃得越遠越好,所以完顏永璉回到陝西後找不到人會發起隴南之役。是了,隴南之役是柳月全盤謀算中的,那時候,柳月雖然已經死了,卻給自己報仇雪恨還找到了隴南那麼多人陪葬!

故意讓雲藍把自己留下的曠世劍招傳給吟兒,口口聲聲說是叫吟兒遠離金宋之分且在武林裡做個自由自在的俠女,口口聲聲說是自己後悔了希望吟兒能遠離戰爭紛擾不回完顏永璉身邊也罷,但柳月的本意,一是引起不久後的隴南之役,二是給吟兒留下了身世的證明,第三點,她根本預料到了雲藍不但真的不送暮煙回金國而且還會將惜音劍傳給暮煙!

因為以上這些劇情柳月都順著一路預想透了――隴南之役產生、南宋死難慘烈、雲藍負罪感重、暮煙處境尷尬,唯一給她贖罪的方式,就是讓她繼承惜音劍,從此投身於抗金事……否則根本沒有彆條路走,即便林楚江願意包庇,雲藍都說服不了自己……

加之,柳月也洞悉了雲藍對金宋之分的質疑與動搖,柳月預料到,雲藍會想要通過改造吟兒來改造這一執念,向林楚江證明她是對的……

於是,柳月利用了雲藍的善良和責任,算準了雲藍的脾性和心理,機關算儘,有關惜音劍的話柳月隻字未提,但她卻能推動雲藍把惜音劍送給吟兒,雲藍決定把惜音劍給吟兒時還覺得逆了柳月的意思愧疚,殊不知柳月就是這個意思!

真正是她,挑中雲藍為幫手,實施了她死後整整二十年的完美計劃。真正是她,一步一步、穿針引線、順理成章讓吟兒成為了飲恨刀林阡的女人。儘管她在那時候,屍骨早已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