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這二當家也參與進戰局中來,明顯林阡就沒那麼輕鬆了。
吟兒和林阡一樣震撼,論武功,林阡已屬當世一流,顯然不可能比不上這兩個等閒匪寇……然而,林阡必定從未見過此等特色,是以連他臉上都難掩驚詫――不是大驚失色,而是大開眼界!
不錯,大開眼界!林阡情不自禁,喝出一聲“好”來!河朔燕雲,果然人才濟濟!
南宋武林這許多年指掌都由第四名壟斷,一直注重“雷厲風行”,主於搏人,勇猛剛硬,一如適才那大哥的打法,要速度,要力量,要強硬,要激情,而反觀三弟,雖未摒棄力道,卻明顯視技擊、步法、吐納、潛能更重要。赤手搏鬥一貫都是一條直線,三弟卻能走曲線,左旋右轉,橫走縱躍……這種手法,好似已準備從常規中走出去了,卻還隻是正在走出去――
直到這二當家出馬,林阡才知道,什麼叫已經從常規中走了出去。這一拳,短打直進,勁力不像大哥般強,不似三弟般巧,卻比他們綿長。身法不靈不滯,而講身正步穩,動作雖然是直來直往如大哥所用,但分明旨在心法、氣力、意念相合,所以氣沉丹田、心息相依、身神統一,他喂招後,雖然功效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在沉澱累積之後教林阡感覺吃緊!
便覺那二當家拳法猶在三當家之上!偏偏這二人配合得恰到好處,一直,一曲,一個緊湊如擰繩一樣,一個則靈便到起如風、落如箭。
林阡,自討苦吃……這兩兄弟的合擊,真是耗了他不少氣力,若不是飲恨刀幫他提升了極多內功,若不是修過魔神的“萬雲鬥法”練氣,早就輸了。吟兒在旁看著,情知他一個外行去打人家倆行家,不吃虧才怪……
哪想到這大哥聽到不遠處風吹草動,等得心急如焚,看他們遲遲拿不下林阡,於是也顧不得什麼救命之恩,一聲大吼也衝上了前來――三打一!乖乖,這大哥,跳了足有一丈多高,居高臨下收拾林阡!
雖然意外,林阡仍能硬接,隻是這一拳剛磕上去,就有一股狂猛的蠻力順著手臂直竄下來,危難關頭,林阡果斷運氣護心,這是他今天初次感覺到有性命之憂,心中難免震驚:怎麼這大哥的實力又感覺比二哥高了!?
所以,此三人,雖然風格迥異,實則平分秋色啊!
這三種拳頭結為陣法,根本比他們的束鹿陣還要厲害,如果還不曾冠名的話,那就叫三頭六力陣吧。三個人都是強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六力合一――“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再因為不同的特色而分工……這麼強的拳掌,區區一個林阡算什麼啊。
不好!林阡要輸……吟兒看出端倪,平生第一次如此緊張!其實林阡不是沒輸過,可是,這次是他啟釁的,輸了就太丟人啦……吟兒急得差點站起來,他就不應該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不過,林阡到這份上還一點都不著急……哪怕被埋在了這些拳、掌裡,他仍然是一心多用地見陣拆陣,雖然這陣法配合緊密很難拆分,雖然這三頭六臂都是他第一次遇到――他將他們的威脅合在一起掂量,最多也就是七成的邵鴻淵,罷了。
長時間內,他拳腳周遊於三兄弟之間隨機應變,心則一直靜如止水在尋覓突破:這由三個人合起來的戰力,當真不可拆分?
沒錯,不可拆,目前不可拆,但打著打著,就有人會疲――不是最早跟他打的三弟,而恰恰是最後入局的大哥,不因彆的,因為這大哥靠的是蠻乾,所以在一定的時間之後,他的氣力不能保證,他的速度也就會跟不上來。
所以,這大哥速度一有放慢,就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那麼,什麼時候會放慢?
等就是了。林阡篤定等,拭目以待!
反正林阡也不趕時間,趕時間、會亂的,是對方。傳聞中完顏永璉的車馬正在經過,更加提前了這一刻缺漏的來臨,儘管那隻是短短的一瞬、微弱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