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身在此山(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4838 字 9個月前

() 第977章 身在此山

昔日泰山天勝寨一帶,溪河裹一山錦繡,林莽攬滿川恢弘,除卻靜態風物,尚有鳥雀飛舞於雲霄,魚蝦翔遊於煙波,相映成趣,生機盎然。而今重返,潭水中如摻泥灰,草木上全似染霜,空氣裡粘滯地懸浮著幾片枯絮,魚蝦,更是一隻都見不到了。

其實和往常一樣是霧靄彌漫,卻傳遞來截然相反的兩種印象,這麵目全非的舊故裡,令楊宋賢乍一看見就不願再入,頓足捶胸掩麵而泣。吳越見他如此,也一樣忐忑不安,說實話吳越真沒有信心,此間焉能有人生還?!

吳越目中含淚,伸手將宋賢穩住,他知道,此刻最擔憂的人不是他們,合該是林阡啊,畢竟,吳越和宋賢都沒有家眷落在金人手裡,林阡卻有,並且有一大群,養育之情,又恩怨難明。

“哭什麼。”回過神,林阡已與他一同將宋賢扶了起來,吳越看見,林阡麵色裡雖有惆悵,更多的卻是積澱多年的鎮靜,一如既往,未曾流露分毫焦慮。

“變成這副鬼樣子……”楊宋賢泣不成聲。吳越了解,宋賢的淚水裡更多的不是悲戚,不是擔憂,而是悔恨,他原是在後悔,當年為了追逐情愛,而自私棄紅襖寨於不顧。

“咱們三人到此,不就是為了把泰安變回來?”林阡按住他肩,輕聲而堅定,“會變回來。”

“會的,會變回來……”楊宋賢攥緊了拳,“金軍行徑,不得再縱容!”

吳越點頭:“事不宜遲,現在就去找毒源,一定要儘快封堵。”

當下,林阡、吳越、楊宋賢,三人兵分三路,分彆往扇子崖、傲徠峰、壺瓶崖三處溯源。

林阡與樊井等人都分析過,邵鴻淵既要對泰安軍民下毒,就不可能將毒源設在等閒之輩夠得到的地方。扇子崖,絕壁入雲,傲徠峰,峰峙中天,壺瓶崖,危崖萬丈,此三者山高坡陡,最有可能藏毒。而扇子崖居東,傲徠峰居西,壺瓶崖居北,地理上亦可形成三大核心,各自發散,連綿數裡,同時相輔相成,將以馮張莊為最中心的一眾村鎮全然囊括。

將毒源設於至險,則等閒宋民無法發現、破壞,當然金兵也就不大可能把守了,一是怕死,二是畏險,三是自信,四是輕敵,如此一來,倒是便於這三個高手去封堵。不過,出發前林阡還是告誡吳越和楊宋賢說,封堵之行切記小心,邵鴻淵雖然稱不上什麼有謀略,卻是比他徒弟梁晉還要奸詐,若是他能想到林阡所想,亦是有可能不顧危險、在那裡布置伏兵,專候他三人落網的。“不過這個可能性,相當小了。”林阡心中清楚,以邵鴻淵的思維,應不會料到他們三個主將,會甘心冒著性命危險,親自潛入封堵毒源——

林阡的想法是先行解毒,等毒霧散儘即長驅直入,兵貴神速,一氣嗬成,而邵鴻淵,隻怕還以為現在的林阡,仍然在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扇子崖、傲徠峰、壺瓶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易守難攻,所以曆來是起義軍安營紮寨、屯集操練之選。事實上一路過去,林野間還散亂著過去紅襖寨的紮帳石,當年的練武場也還依稀可見,這一切,卻隨著黃摑的剿匪一去不複返,見此蕭條,三兄弟無論哪個,心情都是一樣。初始還可順著石階行走,大旗、弓矢與盔甲,鋪了一地,層疊而上,狼藉淩亂,已覺人跡渺然;絕壁卻需以輕功攀,終至與天相接處,更是荒蕪,本無人煙,若非身負使命無暇悵惘,隻恐當時便登臨而愴然。

當晚,林阡便於扇子崖找到了五處毒源,分彆封堵,翌日晨,與吳越、楊宋賢會合於黑龍河畔,他二人也都有所收獲。然而意料之外的是,泰山境內的寒煙,卻並未完全消除,甚至沒見到大幅度改善,這般情景,可算卡住了林阡先解毒後製敵的策略。

“隻有一個可能性。還有毒源在莊內。”林阡頗感意外,竟還有第四毒源,不在絕險。他之策略,不得不暫先擱淺,深入馮張莊勢在必行。

隻是這最後一處毒源,卻不比彆處好找。原因之一,邵鴻淵束乾坤都在此間,敵眾我寡,事關戰機,不到危急關頭,不宜暴露身份,是以宋賢、吳越、林阡都必然行動束縛,尤其宋賢與吳越,彆說這個小小的馮張莊了,整個山東沒幾個不認得他們;

而原因之二,連林阡心裡都很蹊蹺,為什麼這裡寒煙如此之重、仿佛處處都是毒源,但村鎮上的所有人,都還活著……?!而如果處處都是毒源,邵鴻淵束乾坤等金兵,為何竟不畏懼?

深入其中,查探兩日,吳林楊皆是一無所獲,便就在這林阡已決定暫先離去、從長計議的關鍵時刻,忽被他三人意外撞見,死氣沉沉了兩天兩夜的城鎮大街,陡然間湧出了一大片百姓爭先恐後,萬人空巷,熱鬨之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