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司馬隆號稱是一代宗師,紅襖寨所有弟兄都與之戰過了,怎少得了我楊鞍?”他邁出了第一步才覺邁出來原來並不難,儘管此刻漸盛的呐喊助陣聲中必定也有質疑與排斥,又何妨楊鞍,不必計較敵對你的人,你隻需認清你真正的敵人
“倒是彆具特色。”司馬隆接下第一刀,察覺出他刀尖圍繞的風、隱隱有回旋之力,隻不過內涵不夠霸氣,招式似是“飛鶴騰空”、“雄鷹撲兔”,可惜,也隻能拚到碎步劍的防守線內,而已。
司馬隆的劍仿佛都沒有招式名,有隻有“煞氣圈”“防守線”和“無防守區域”三層,然而,僅此三招,毫無花俏,卻偏能孤劍壓全金
山東之戰至今,高手堂如徒禪勇尹若儒都已入土、邵鴻淵淩大傑全都被吟兒取巧持衡,嶽離又時而被完顏永璉調開時而被林阡調開總之一直沒到正麵戰場來,是以說起金軍從開始到現在遏製盟軍的中流砥柱,反倒是司馬隆、高風雷、梁宿星這三個豫王府高手。
他們在嶽離的調控下接連進入狀態填補空缺,尤以這碎步劍司馬隆最為明顯,雖不如梁宿星爆發力駭人,也不是高風雷那種力量係,但他三層劍境自出現後就始終無人可破,武功獨樹一幟,論性情比梁宿星更為近人,論謀略自比高風雷沉得下心,先前數次與嶽離搭檔,默契更堪比封寒,譬如從火燒摩天嶺中逃生,譬如將林阡擊落馬下……
如此驚人,說他是豫王府綜合素質的第二,真讓人想了解第一要怎樣非人。
言歸正傳。說回這戰局中來,楊宋賢潺絲劍法再精絕,也像極了烈火之下的幾滴細雨。楊鞍看似並不能為他逆勢。司馬隆掂量了幾招,他幾斤幾兩後,也不再與他糾纏,重心仍放在玉麵小白龍劍上。
宋賢心中暗暗叫好,這司馬隆恐怕很難想象,鞍哥才是這裡最可怕的人吧——
楊鞍這回旋力在營造之初,招式再疊加也不過是小漩渦,故而稱為“小回旋斬”,最懼在還未成型之際就被敵人一力破除,便如上回帥帳相殺;但若漩渦擴展到大回旋後,即便如林阡飲恨刀那樣一力破除打偏了他的刀,也會像趙大龍那邊被打偏後轉的刀砍中後腦勺,“大回旋斬”。
如是,小回旋斬是氣流在極小空間內自旋,大回旋斬則是整個戰局都能覆蓋甚至能使打出去的刀轉,大小的不同之處,隻在於需要來積澱,好在此刻,有宋賢幫楊鞍忙牽製著司馬隆,使得楊鞍絕對有空屯集招式。宋賢自然信他能行,為他纏鬥司馬隆時,心暗笑,現在怎成“鉗製”司馬隆了?
小回旋,近距連擊起漩渦,險遭司馬一鍋端;楊宋賢,劍若絲雨補殘裂,卻受碎步殺氣險;楊鞍刀,續將氣流向闊演,轉瞬綻擴動蒼天;司馬隆,欺壓之際忽色變,麵前身後全是眼——
麵前身後,不知何時,仿佛全是風眼,每隻眼都是回旋刀的血性、和司馬隆以為沒有的殺氣,“大回旋斬”妙真脫口而出,宋賢也覺妥帖,這從小到大他們一直依賴的刀和人啊……
那一刻,回旋刀掀起的颶風形成漩渦,將戰局中的他三人全然裹挾,四麵八方全是將收未收的向心巨力。這種招數,司馬隆見所未見自然不敢妄動,隻怕稍一動就打破平衡被殺死於漩渦之中。一恍惚,趁他猶疑開始反擊他的,究竟是無數似連又斷的潺絲劍呢,還是一把千絲萬縷的回旋刀?不得而知。
是宋賢的劍法厲害,才給鞍哥爭取了這麼長的醞釀一直沒教司馬隆注意到他,而也正是楊鞍這回旋力的環繞加重下,楊宋賢的絲絲縷縷,才仿若浩浩蕩蕩橫無邊際……楊家的刀劍合璧,互相滲透,渾然天成
這一遲鈍,卻無慌亂,司馬隆他與趙大龍那種雜碎自不一樣,若然力道果真懸殊,真像傳說中的比林阡還強上幾倍,那麼縱然是大回旋斬也會被他整體拆開、即使回旋刀打出去飛也還會被他視若無物……
誰勝誰負,不試試都是未知。何況司馬隆又不趙大龍的慘景,隻是驚異,而非懼怕。是以他緩得一緩,立即運起七成力——
宋賢心念一動:連跨了兩級
隻怕他們擋不住徐轅聞風而動,弓箭等候了多時,隻在刹那,流星般射,既為打斷司馬隆的注意力助楊鞍宋賢逃生、同時、更在試能否在這一刹那打亂他的三層分布……
不,這就是主公曾經說的,司馬隆的破綻徐轅嘴角一絲勝利的笑意,林阡養傷時與他提起過這個思路,林阡分析過九種在碎步劍下逃生之人,總結說,“突發事件令這九種人逃命,可能是突發意外打斷了司馬隆的注意力、但更可能是使司馬隆的腦中空白了一刻;而司馬隆運用真氣在逐級加強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滯後半刻、以供三層力道的重新分布。”
林阡這兩個猜測,也還告訴過楊宋賢。
但林阡曾不無憂慮地說,不知司馬隆此時此刻的全部實力到底如何、而他每一次真氣加強三層力道的分布重排也沒經驗,畢竟林阡總結出這兩個猜測的時候已經晚了,沒有可以試驗和證實的機會了,下一次等傷一好就要和司馬隆重新為戰,沒經驗總是沒有勝算,林阡真不想再屋漏偏遭連夜雨,但司馬隆總是次次超出他的意外不得不謹慎——當猜測並不完全成立,下一戰,不得不說林阡還是準備好冒險的。
然而,此刻雖沒有林阡在,一樣可以有經驗,司馬隆這次真是送上門來——
司馬隆豈知,徐轅、楊宋賢這是在乾
他們,正是在幫林阡算著,司馬隆發揮出來的整體力量變化後,三層劍境的分布大概會變化多少,以備林阡下次與司馬隆對戰時,可以從司馬隆的九成“測出”司馬隆深不可測的全力
從頭到尾,徐轅通過聽風力,宋賢通過實戰,默契之至,不必林阡拜托,不約而同地、一點點地誘導出了以上一切
司馬隆猝不及防、被這“神鬼一箭”射在肩膀,緩得一緩,衝出回旋刀和潺絲劍包圍卻狼狽之至,雖然他武力勝過他們,卻一驚他們的特色竟針對,二驚徐轅與他們也配合得恰到好處。
楊鞍回望一眼徐轅。“世上沒有誰一個人就可以把計劃運籌如神,但會有一群人能將計劃合作如神。”這句話,說得對極了。當年對付趙大龍,依稀勝南也未發揮,是新嶼的金針協助、宋賢的潺絲劍當先、楊鞍的回旋刀壓軸;今時今日,這麼巧也是宋賢當先、楊鞍壓軸,新嶼換作天驕,其實,天驕和新嶼一樣,一樣也是沉穩地願意在所有人身後的那一個。
哪怕被人說作“堂堂天驕,暗箭傷人”……無獨有偶,高風雷在上一戰中,也是被他最後一箭擊落馬下。楊鞍遠遠就能看到,此刻徐轅臉上淡然毫不在意的笑,當得了天驕,當得了兵將。楊鞍不免心服。
便在那時,司馬隆方一回到金方,兵陣中卻又出一將,怒氣衝衝地緊承而來,原來適才罵徐轅那句正是他說——不是高風雷又是何人。
群雄都不知還有他來,暗暗心驚,高風雷既與司馬隆一起,則很顯然中部戰場完顏永璉一定又放了新的高手來,這倒不是關鍵,關鍵在這裡誰能與高風雷打?到此刻楊宋賢大汗淋漓,楊鞍一人如何去扛?好在,戰報應該已經到林阡處,徐轅心算來回,楊鞍隻需再撐一盞茶左右。
“天驕,我等他來。”楊鞍橫刀相對,不必負隅頑抗太久,曾幾何時,堅持是他的特色,鐵桶封鎖下他也曾一直等著林阡來。下一戰,就當臘月廿八沒有發生……
隻是這話音才剛落,便聽得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鞍哥,還等。”
第1110章 一門三將刀劍槍
第1110章 一門三將刀劍槍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