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遍尋前塵多少事(3)(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5136 字 9個月前

“唉,時機未到,戰備不足,熱血反而是禍,所以,是被幕後黑手推波助瀾呢。”吟兒點頭領悟。三月十五彼戰其實還是林阡輸,抗金熱度就已經大幅提升,更何況四月初一林阡扳平?事態根本不該小覷,必須第一時間引起警戒。

“從決定跨境北伐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宋廷急功近利的準備,隻是沒想到這麼急切。也罷,若真號召舉國北伐、全民熱血,不可能因我一人就止歇,但我能做的,就是儘一切可能壓製。”林阡對吟兒說,“無論如何,我都會推延舉國北伐的開始。能延一日是一日,能延一年是一年。”

吟兒心一疼,又一次,他明著要跟父親鬥,暗處也要跟戰狼打;就像當年他說延期川北之戰,他明著要跟金軍打,暗處的敵人,那時是柳五津等元老……艱難之至,今次尤甚。漫漫征途,他向來都是在走鋼絲。

“也許可以派遣小秦淮的幫眾們、回去淮南說說實話?讓大宋的民眾們都清楚,金軍不像他們誤以為的那麼容易打。”吟兒出謀劃策,“口口相傳,總是能傳達給好一部分人。”

林阡知道,不會有像吟兒說的那麼簡單、單靠口口相傳或文辭渲染便可以的,理智勝不過衝動,鼓動永遠比阻礙深入人心,主和派和清醒者們的抗衡也堅持不了多久——真可笑,那些他向來輕視的主和派,反而可能是清醒者;主戰派的一部分,有可能另有所圖、居心叵測;朝廷自己,心病難醫,不打也不可能。

說起來箭在弦上,但一切不是沒有轉機,不該把風險擴大,讓明明樂觀的事變得這麼緊張——

“吟兒說的是,也且放寬心。漢人做事都是喜歡拖的,一時半刻還隻是苗頭、沒有動靜,官軍真要開始有動靜,那還會與金方斡旋,還會使者交涉談判,政務經濟各種牽連。本來就不是火燒眉毛的,更何況還有我們這些人從中作梗、儘力壓製呢。”林阡笑著以她的口吻。

“嗯,被你這麼一說,就好得多了。也許真等到仗打起來了,正好義軍對金軍完全走到了上風,正好戰機到了,戰備做足,水到渠成打全國性北伐。”吟兒聽罷展顏。

“也未必沒有可能。”林阡正色說,“當務之急,便是先趁著形勢大好、扶紅襖寨越站越穩,既解近憂,也消遠慮。”

不錯,如果真是義軍對金軍完全走到上風時,林阡又何必還遵守完顏永璉的棋局規則。

掀簾一瞧,說了這麼久的話,外麵還是一片灰黑燈火寥寥,遙遠遼闊,整個世界仿佛隻剩他們兩個人,安謐祥和。

“反正都睡不著了,不如一起坐在這裡,等天亮吧。”吟兒提議,簾帳就此不放下了。

“好。”林阡坐下給厲風行等人回信,吟兒則坐在一側忙她自己的事,便這麼互不乾擾很快半個時辰過去,吟兒忖度快日出了,走到營帳外悄然看天。一線晨曦從漆黑的天幕邊角裂生,繼而經曆了暗灰、魚肚白、淡黃直到橘紅,這一輪紅日從宇宙遠道而來,強勢掀開泰山的雲海,卻不小心自己也掉了進去,瞬間鋪散成零碎卻也漫天的霞光。

“原隻道日落殘缺是最美,原來日出景象是最神奇。”吟兒讚歎這日出瞬間。

“這些日子,從不曾這麼定定心心地看過日出日落吧。”林阡不知何時已走到她身邊來,臂上還搭著一件她適才正在補的衣服。

“是啊,你寫完了?”吟兒回頭看他。

“原是在給我補衣服。”他沒有說寫回信的事,隻是珍惜地撫著那件戰衣,那一戰裡被齊良臣擊破七八處,當時自己竟隻感應出一兩處來,足見齊良臣的武功之高、殺人於無形。

但此時此刻,林阡隻想說一句,“吟兒,你辛苦了。”她接過衣服,聽得這話,微微一愕:“說什麼呢,見外得很。”

林阡握起這溫熱的手,這雙手,據說剛生完小牛犢的十幾天都浮腫著,而今,也因為為他操持著內外而不再纖細,他平日卻沒有察覺,最親近的人總是最忽略。

“唉,手都變粗了。”他……真不會說話。其實是心疼,但很容易就曲解成嫌棄。

“可不是!我答應你的,要養胖了,才能戴得起你送我的戒指。”吟兒笑起來,意指隴陝她病危時他送他的戒指。他一怔,更加動情。

“對了,我去看看小牛犢……”這當兒吟兒忽然想起兒子,急忙要回帳去伺候它,林阡卻當即將她製止,一把攬在懷裡,“彆去,陪我。”之後便再沒說什麼,她終於也有了點心肺,悟出了一絲他的感情,於是不去管其它有的沒的,隻與他相互擁抱在帳前,享受這日出一刻、無人叨擾。

雲霞暖光,如燈如煙,似真似幻,霧染五彩,冉冉滌蕩,靜靜蒸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