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國步連營一千裡(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8092 字 9個月前

這時才發現,無論遠近,陣前兵將全然為這決戰屏息凝神,停下了各自手中兵械而駐足關注……戰場倏忽變得寧靜死寂,與主將之戰相比,兵陣之亂已不算戰。

十幾回合後,王琳不敵,敗回陣去,蒲鮮萬奴身上煞氣明顯,看得金宋眾兵將都是心驚、或膽顫。“大才也。”嶽離和對麵林阡同時歎道。

“何人敢再送死?!”蒲鮮萬奴舉刀四問。

“可惜太狂妄,不好管啊。”仆散揆說。

王琳敗後,蒲鮮萬奴又連續擊敗杜華、李思溫等幾個,他們平素和王琳戰力相當,臨陣發揮卻不如他,是以輸得極快,金方由蒲鮮萬奴複演了適才王琳的威武,當然就輪到宋方緊張了。

“宋軍的人都哪去了。”蒲鮮萬奴冷笑一聲,話聲未落郝定已出:“你大爺在這!”一刀旋即揮砍。“又是你。”蒲鮮萬奴正色,前不久剛被這人抱著一起落馬滾著打,威風全失,記憶猶新。

郝定顯然比前幾個包括上回見過的楊妙真要厲害了不止一個等級。蒲鮮萬奴就這麼估量著,和他的戰局招數逐漸已到幾百開外。“頗有些當年你和瀚抒的感覺。”觀戰的吟兒對林阡說。

“宋方人才不少。”淩大傑心驚。“這個郝定,不知與石矽、彭義斌相差多少。”司馬隆高風雷對視一眼,知道宋方在那個等級附近高手如雲。

那個等級,正好位於金軍的高手和新人之間。

一千招後,郝定和蒲鮮萬奴都是汗流浹背,刀戰卻還未分出勝負來,移剌蒲阿忍不住了,挺刀而前,百裡飄雲離郝定最近,即刻揮舞大刀馳前相擋,仆散揆一聲令下,束乾坤、解濤二人亦拍馬而出,乾坤劍狂詩劍皆欲入局,那邊林阡發號施令,彭義斌、石矽縱馬而來,不屈劍流星錘登時就把他們鎖定在視野。驀地戰局就由一變四,四對高手旗鼓相當,全被圈囿於刀光劍影。

接下來無需號令,戰鼓聲廝殺聲就是號令。核心處那白熱一片的光影氣焰,吸引著更多的熱血燃沸更強的兵刃出鞘,從統帥到士卒,從騎兵到步兵,都是自發被席卷而上,戰勢滾雪般愈演愈烈――

完顏君劍正要彎弓遠射,由時青提大刀近前阻擊;毒蠍刀黃摑、鷹抓東方文修則由暌違極久的劉二祖、柳五津雙雙攬下,這四人混戰在一處;不多時,紇石烈桓端的風裡流沙刀也不再收斂,但一出鞘便被李全的鐵槍和楊妙真的梨花槍合力截擋。

再之後,國安用楊鞍的挑戰,使得薛煥不可能再坐得住;星衍聞因和孟嘗的叫陣終使淩大傑也被激出;鳳簫吟楊宋賢和海逐*浪的囂張,又如何能不使嶽離應戰?邪後,自然也要告訴仆散安貞,我和林阡一樣,都能予你一場刀鏟大戰!

司馬隆、東方雨之兵,半月以來都和李君前、賀思遠在交戈;高風雷之軍馬,十數天也都在跟百裡笙、謝峰角逐;見吳越覆骨金針一掃一大片,作為實地主帥的仆散揆亦親自入局、勢要將他剿殺;同樣的,宋軍主帥林阡未能垂拱,豫王府的第一高手齊良臣,是他必須傾儘全力來對抗。

不在當場的完顏永璉和徐轅,隔空也是一場守禦的較量……

兵對兵,將對將,王者對王者。

兩支操練到無懈可擊的軍隊,各自都是雄厚精銳之師,幾乎彙集了山東及周邊所有的江湖精英和武林神話,無論是集結合陣時、交鋒拚搏時都能呈現出兩國之戰的感覺。

數萬兵馬,戰衣鐵甲,連亙千裡,一望無邊,漸漸與山色相融,難分難解。

與山色融,卻何以與彼此涇渭分明?也許那無關乎色彩,隻在於氣息……

也不知過了多久,夕陽西下,又不知休戰了幾時、衝殺了幾次,怎感覺又經曆了一次夕陽西下?晨曦過快地替代了日暮,日暮又極短暫地仿佛隻存在了一忽,晝夜之交替,春秋之代序,仿佛都因這殺伐而淩亂。

這一戰,雙方近乎都拿出了十成力量,哪想到平素再強悍的兵將遇到對方都攪成了一堆亂麻,也不知當世有哪把快刀能將之斬斷。最終的結果,竟還是一場不了了之。宋方榮幸地平局了一回,若言金軍小勝,則是勝在主將的傷亡程度上。若言宋軍小勝,則勝在收獲上――

收獲。

猶記得一年前紇石烈桓端仆散安貞攜手犯寧陽時,彭義斌曾“驚慌失措”裴淵曾“略帶顫抖”,當年金軍分析說林阡“不怕對手太強,就怕隊友太弱”,而今,當年的一切基本都沒了,隻沉澱下唯一一份還可能激起心瀾的感情,那感情,是吳越被困大崮山時劉二祖楊鞍臉上的交集,那交集,是為兄弟牽腸掛肚,名叫兄弟情義,那兄弟情,存在於國安用楊鞍的開弩三百步、也是吳越楊宋賢的心有靈犀一點通、薪火相傳、濡染在彭義斌石矽的錘劍、李全楊妙真的雙槍……

因為那感情還在、那酒還溫熱,故紅襖寨不再被金軍壓在絕境裡打。要知道,臘月末尾嶽離沒來的時候,宋軍曾把金軍逼進了絕境過,不過那時是靠林阡,這次、以後,都靠他們自己。

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千裡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從泰安縣境之平局因小見大,四月中下旬,金宋雙方全體進入了僵滯階段。

這一僵滯,勢必長期,紅襖寨一時半刻不能鋪滿山東,官軍卻也不得不與他們並存;金軍無法將他們完全剿除,他們也無法將官軍打敗。

林阡與吟兒那夜曾論天下大勢,期間也與陳旭、樊井、展徽等軍師都分析過,隨著這一場場戰事紅襖寨的逐漸扳平,天下大勢果然越來越向他說的那樣靠攏。紅襖寨雖多為草莽,卻也虧得楊鞍吳越劉二祖這些比較重要的當家明理,他們和吟兒一樣,一聽就懂林阡說的意思。

“紅襖寨輸了是絕對不利於聯盟的,但贏了也會害得宋廷輕開釁邊。”楊鞍的言辭中,早已把紅襖寨納入抗金聯盟。“唉,希望宋廷發兵,但絕不希望他們‘浪發’。”劉二祖說。

樓船夜雪、鐵馬秋風,旌旗萬夫、錦襜突騎,正好長驅、不須反顧,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儘洗中原、遍為霖雨,雪洗虜塵、風約楚雲……所有的景象都能得見,所有的心願都將實現,這一切,卻有可能是一場被火燒出來的蜃樓。

橫豎都好像是完顏永璉贏,但是林阡豈是會被牽著鼻子走。

“若真要舉國北伐,也未嘗不可,但必須在開戰前滿足兩個條件――東線安定,西線突破。”林阡說,“當山東陝西皆安定,而山西河南也有盟軍勢力之時,才不至於要推延舉國北伐。在那之前,能壓製便壓製,無論是什麼方法。”

哪怕必要時對官軍下黑手“阻攔”“替換”,他在渭水河橋大戰時就曾經乾過。

“勝南,我們會答應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山東安定。”楊鞍等人說。

吟兒在人群裡默看著林阡,她自然懂,形勢也許可以像火一般燒一個人的眉毛,但形勢也有可能逼一個人練就很快的速度;有些憂慮對於彆人可能是杞人憂天,但到了林阡那裡,一定是未雨綢繆――並不是純粹的憂慮,而是為了逆轉形勢、解除憂慮從而做得更好。吟兒相信,對父親,對宋廷,對天下,他都一定會是勝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