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鉤深致遠名火從(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5769 字 9個月前

洪瀚抒察覺這一變故,腦中劃過吟兒說的那句“值得被尊敬”……難道不是這樣?林阡一句話而已,就能把士氣調動得這麼好,毫不受謀略失誤的影響……洪瀚抒卻豈容林阡重返前線,必然要將林阡纏在這裡!登時眼神一厲,變招加大力道,火從鉤強勢襲往意欲上紫龍駒離去的林阡。

如是火勢,吞山噬天,狠狠與林阡擦身而過,瞬間七十二路鉤法閃耀如柱,直接就把林阡圍堵在內,不見濃煙,滿目火紅,林阡所幸閃避及時,然而飲恨刀反手一砍根本劣勢,七招交擊大落下風。

身處逆境從沒人見林阡輕言放棄,千鈞一發又有誰見林阡麵有憂急。扛過七招的火力凶猛,第八招起火從鉤就休想再灼傷飲恨刀分毫,林阡心靜如水早把物我兩忘,潛入刀中試圖將刀意繼續挖掘、進一步拓展……何種意境?就用邊塞如何?!

瀚海闌乾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磅礴至此的冰天雪地,劇猛與滿空烈焰撞在一處,交睫之間光芒萬丈,真氣掃射,山林土掀樹翻,城寨地動石搖。轟響之際,雷電交集,不是死戰,也是硬拚。

那冰與火的臨界點何處?林阡與洪瀚抒,誰凝結誰,誰升華誰,無人知曉。

隻見到那寬闊的刀痕給了乾燥的空氣裂印!忘了問,空氣是何以會乾燥至此?秋天還大汗淋漓,知覺憑何出了錯;

隻聽得那尖銳的火聲撕開原本充耳的嘯鳴,才察覺,適才怎竟有充耳的嘯鳴……那宏闊的戰景實實在在,千軍萬馬都被硬生生推進耳中……

一個是鉤深致遠,誰也不知最高的熱度有幾許,一個是刀蘊萬物,難以探求最後的極限在哪裡。火破中原,雪飛華夏,沙走石旋,亂舞塵世。風沙中,眾人驚見不知何時決鬥結束林阡已策紫龍駒而去,還未緩過神來便聽一聲長嘶赤炎馬緊追而上洪瀚抒持鉤猛攻——決鬥怎麼可能就這麼結束!紫龍駒躍幾丈赤炎馬躍幾丈,林阡跑幾裡,洪瀚抒照跟不誤!

彼時林阡成功將戰局帶離轉移,當務之急自然是救沈釗之白碌,然而也心懸孫思雨及辜家軍之安危,適才與洪瀚抒決鬥之初他已派人去救局,如今增派更多人手,卻唯恐較之沈釗來不及了……

這一戰雖然到此還有轉機,但不得不說林阡在布局上、徹頭徹尾輸給了洪瀚抒,至今不知到底哪個環節出了錯。

“林阡,還不知你錯在哪裡嗎。”靠近前線白碌大戰,已能見兵荒馬亂滄海橫流,奈何洪瀚抒再度將他截停,他能見而不能救,眼睜睜望著幾百步外漫天箭雨卻擋不住祁連山大軍踏撅攻城,“要救人動靜就小點,我放她身邊的看守,你買通一個可以,哪能買通那麼多,不怕有些是我故意等著釣你的麼。”

瀚抒放聲大笑,林阡心念一動,買通那麼多,妙真不是隻拉攏了一個嗎,目的正是為了保險……怎會買通“那麼多”?是金軍、蘇軍、宵小做鬼?他們若是得知林阡要來救吟兒,顯然是會故意把林阡暴露的……但是,他們不會采取買通看守這條路,很簡單他們不知道瀚抒故意放著些看守釣林阡,而且他們分明可以采取更加直接的暴露林阡的方法,比如說混些可疑人物之類、從而給洪瀚抒示警。

買通看守這條路,更像是要救吟兒……

糟了!林阡忽然猜到是什麼原因。世間萬物,總是有因有果。偏偏這麼巧……

偏偏這麼巧,那個破壞了大計的人,和林阡同一時間營救吟兒。半個月來,他不聲不響自己出謀劃策,與楊妙真一樣洞悉了彭灣據點的漏洞,拉攏內應伺機劫獄,恐怕也離出手不遠,那個人,目前不屬於盟軍,卻恰好暴露出了盟軍的策謀……

半個月林阡都打不贏洪瀚抒,所以瀚抒猜到吟兒可能會越獄,唯一需要的就是證據,這個人,好心辦壞事地給了證據,極早就驗證了洪瀚抒的猜測,從而引發了一連串洪瀚抒反打林阡的事故——

也就是說,一旦發現了看守中有人被收買,洪瀚抒就把所有的看守們都牢牢盯緊了,包括妙真找到的那個臨時細作,行為再嚴謹,哪敵得過洪山主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以後來林阡吟兒的交流大半在洪瀚抒的掌握之中,小半也足以推敲得出。

可這個破壞大計之人,絕對不是故意要禍害盟軍,不然他不會從看守入手。而他在拉攏看守的時候,用的還是盟軍的名義,隻因為他心裡存著一絲想回歸盟軍的良心……

洪瀚抒可能會以為,暴露給他的這些奸細中,一部分負責為林阡打探周邊,而另一部分則幫阡吟雙方聯絡,兩部分細作各有分工、相互交流甚少是為安全起見……洪瀚抒沒有想過這群細作並不都是林阡所派,歪打正著,打敗了林阡。

而楊妙真也對她剔出來的那個臨時細作說過,“現下隻有你一人是盟軍拉攏,切忌和旁人說我們的事”。這一來,謹慎反被謹慎誤,反而使妙真也沒發現,原竟有另一個幕後之人拉攏了極多看守,並同時掉進了洪瀚抒的網裡、將她牽累……

那個破壞林阡大計的人,暴露盟軍,卻非盟軍;

那個人林阡沒有料到會做這些事,因為那個人不肯認錯不肯低頭、表麵好像裝得無所謂、凡事隻肯用行動表示!

因果關係就是,洪瀚抒也同樣不知道,那個人偏是目前不屬於盟軍的辜聽弦!

辜聽弦,洪瀚抒料中了林阡卻沒料中他、所以很顯然沒有防備他……那麼他如果也在附近,便就可以救盟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