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將軍圍剿不力,反被宋匪擊敗”
“怎麼可能?”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楊致信的弱點已經被軒轅九燁算清楚了,他再如何驍勇也敵不過移剌蒲阿的占儘先機,何況,移剌蒲阿也是驍勇著稱
除非,占先機的不是移剌蒲阿……司馬隆心裡咯噔一聲。
寒澤葉和百裡飄雲雖不解其故,卻都喘了口氣。
鼻青臉腫掛了彩的楊致信,此刻真正出現在了戰場的彼端。策馬提劍殺敵之際,他真想對寒澤葉說,我等差點就被移剌蒲阿絆倒了;
然而天公助我,事先莫非將軍派人告知,今晚可能會有金軍設伏,我原還隻信八分,見到時才知,莫將軍的眼神術真不是吹噓——
莫非李貴近來與完顏乞哥完顏璾交戰頻繁,剛巧有夜巡營之際發現有人鬼祟。眼神之術斷之,故意不曾抓捕,放長線釣大魚,按圖索驥而去,終通過這一間諜了解到了一些枝節,推測出可能會針對楊致信而去。
莫非對細作之事天賦異稟,碰巧破了軒轅九燁給楊致信的這一局。及時的提醒,也使得楊致信能不至於猝不及防、反占先機將移剌蒲阿擊敗並及時馳赴。
換作平常,楊致信對莫非的提醒可能隻信六分。“因為念著我不僅是我一支軍隊,還肩負著幫飄雲分享戰功的任務,故而才信了八分。”多信的兩分。救了隴右。
戰場,果然要看配合,不是個人之功,不純粹是武力或謀略之拚。
天色大亮,馬翻人仰,楊致信在莫非的協助下最後還是脫險並殺來了,百裡飄雲和寒澤葉敗給了完顏承裕,一敗塗地,完顏承裕眼看著已經贏了卻不得不敗給楊致信,兩麵受敵。
一戰至此。完顏承裕不至於手忙腳亂,還虧得那位司馬隆——司馬隆本來就不讚成全軍出擊,戰前他說,其實沒必要真的全出,隻要滿足百裡飄雲騙過他就行。但司馬隆的性格不能堅持自己判斷。不能一口咬定,是以當時勸說另外三將不得,隻得自己留了欣備。
所幸他預下一路布防,才勉強與楊致信打成個平手,加之這寒澤葉此刻已見頹勢……若然是剛開始時楊致信就到了,即便是司馬隆這種人。也不可能兩麵都能保全。可見移剌蒲阿的截殺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歎隻歎有膽魄相信洪瀚抒不來的司馬隆打法殺過反而是保守的,無膽魄不確定洪瀚抒是不是來的完顏承裕反而采取的是聚殲……仍然說明,完顏承裕把心過分地給予了洪瀚抒。如果說全軍合圍寒澤葉時完顏承裕還叮囑了一批人勿忘防禦,那麼叮囑的一定是那鋅近洪瀚抒的。
洪瀚抒,到底也沒有辜負完顏承裕的這片心——
令誰都始料不及的是,當時祁連山倒是沒來,這一刻盟軍和金軍剛平衡好,他們就來了……
而且,目標明確,不是坐山觀虎鬥,而就是站在抗金聯盟這一邊,殺金兵,主將是竺青明和顧紫月,奉洪瀚抒之命……
一場戰爭,哪怕參與者一樣,不同地點,不同次序,都是不同效應,不同走向。
於是靠近祁連山軍這一麵的金軍全都七零八落、四散逃命,毋庸置疑——儘管他們明明還是對祁連山有所防備的,卻哪經得起平衡時被強力打破?
金軍全線潰退,包括完顏承裕在內,都是被把回海拚死奮戰搶回的一條命。戰後他讚不絕口說,寒澤葉有百裡飄雲,我有把回海。其實不過自慰,羨慕溢於言表。
經此一役,完顏承裕哪還敢再聚殲、孤注一擲?
“最會打仗的人,卻是那位寒澤葉寒將軍啊。”司馬隆回憶此戰的來龍去脈,長歎——
從該月初四到今天閏八月十九,整整半月,祁連山和盟軍雖說休兵卻未言和,可謂一直處於休兵言和之間的狀態。
這一戰似乎是握手言和了卻也不然。
竺青明顧紫月一直以來都同沈釗楊妙真於石峽灣西相峙,寒澤葉與完顏承裕的交鋒離他們太近,加之完顏承裕數萬大軍的全力壓迫,使得竺青明和顧紫月嗅出了完顏承裕這一“哪怕洪瀚抒來了也不怕”“連著他們一起打”的決心。
既已聞見敵意,紫青兩旗的兵馬,哪可能任憑金軍撒野?
頗有些“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意味,寒澤葉沒有硬拉祁連山下水,還算得上是完顏承裕拉的。
但卻是寒澤葉故意、借了完顏承裕的手惹了洪瀚抒,借洪瀚抒的手與完顏承裕一搏。
司馬隆對完顏承裕苦勸不果的時候,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作戰最靠應變力,難怪林阡全權把東線的另一戰郴給了寒澤葉。再想,百裡飄雲寒澤葉沈鈞曾嶸這種配置,除了武功之外,根本和林阡石矽郭子建辜聽弦不相上下。
事實上,林阡將增援讓給寒澤葉這一戰區之後,隻叮囑楊致信謹慎、彆被發現行蹤、其餘各部保駕護航。除此之外,此戰區的一切他本人毫無過問。
寒澤葉表現確實可圈可點,然而宋與金仍是各有失策——
百裡飄雲一定程度屬於欺人者自欺,寒澤葉是出於相信楊致信的能力,司馬隆則是相信移剌蒲阿的能力,移剌蒲阿儘管謀略稍欠勝在勇悍,但對於楊致信的截殺恰恰隻需靠勇悍。
於宋軍而言。這樣一場傾力冒險的仗,原本不該把希望全寄托在楊致信身上,不該失算……但因為那是唯一的辦法了。包括寒澤葉在內,都隻能對楊致信采取完全的信任;
而於金軍而言,這樣一場本身並不冒險也不需要冒險的仗。卻由於對洪瀚抒的忌憚遠高過楊致信,而謀算到最後一層卻還是隻差一步。
金軍宋軍,都未能跳出棋盤注意其它戰區的配合,本戰區內麵麵俱到,偏偏彆處千慮一失。彆處,軒轅九燁和莫非,屬於暗處的暗處的這兩條線,敵我雙方戰後也都隻能知道個大概。
所幸司馬隆留了一手,想,本無關係。我有防備,抵楊致信;
所幸寒澤葉深藏不露,想,這樣也好,哀兵撐住。洪瀚抒來。
司馬隆的留一手,敗給了寒澤葉的應變力。
也許彆人都會說,幸好司馬瞞而慎之,但這一戰,明明可以更好地打下去,如果他當時一口咬定自己明明正確的判斷。又如果他能算上寒澤葉的應變……
“是個對手。”這個沒有林阡存在的戰場,再一個人引起了司馬隆的重視。
“統軍副使可蘇醒了?”走到完顏承裕的帳邊,正巧蒲察秉鉉從內出來。
“剛醒,隻一直說,悔不該全軍出擊。”蒲察秉鉉歎了口氣。
“也不必因噎廢食。因地製宜吧,有時候分散兵力反而致敗。”司馬隆說。
這些日子以來的接觸,他知完顏承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素來也對自己言聽計從,為何偏在這一戰最後決斷失誤?其實問題出在那句話上,“前兩次夜襲已算是膽怯,莫教人看輕我陝西金軍”這句,是金宋無人算到的他的弱點,關乎陝西軍的集體榮譽感,他想證明底氣。
“反正楊致信不會來了。”這句話完顏承裕沒說出來,卻也是原因所在,他對著他和移剌蒲阿,有比司馬隆還多的自信以及他信。
“司馬將軍,其實我覺得,這一戰之所以敗,有很多的原因可以借鑒。”蒲察秉鉉和司馬隆走了一路,教司馬隆欣慰地聽到,他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其一,宋軍具有我軍難及的優點,魄力、行動之悄然、如一。”
另有一點和司馬隆想的一樣,宋匪利用了陝西金軍的“端著”,可謂成也統軍副使,敗也統軍副使。陝西這支援軍因為來頭大、實力強,所以就中規中矩地打,不屑於搞偷襲,因此被宋匪們鑽了空子,占了便宜。
“說的極是。”司馬隆點頭,蒲察秉鉉說,“下次與百裡飄雲再撞上,便不會再有任何受囿,為戰之時,怎能拘泥?”
因這一句,蒲察秉鉉在接下來的戰役中與百裡飄雲互有勝負,鋒芒畢露。正因如他,如把回海,種種新人都有出色表現,不驕不餒,齊良臣薛煥解濤黃鶴去陳鑄,才毫無意外、毫無後顧之憂地,將林阡辜聽弦拖絆。
“然而,再這般打下去,還是老樣子,林阡這裡,端的也是人才輩出的。”司馬隆說,局勢反反複複,總是剛有點希望,就又恢複原狀,陝西現在還跟著隴右一起僵了。
他們自然不會允許,形勢像鳳簫吟說的那樣,完顏承裕的來隻是“回光返照”。
“竟沒有辦法挑起洪瀚抒和林阡的戰爭麼。”司馬賣隨著軒轅九燁、黃鶴去、楚風流等人想到,洪瀚抒是唯一的破局方法。奈何林阡太顧全大局,連鳳簫吟被擄都能不戰,破綻就從能洪瀚抒處尋,身負這談判任務的黃鶴去,卻花了半個月時間,非但無果,竟還把洪瀚抒送進了剛發生的這一戰裡……
戰後完顏承裕這一路金軍被完全趕出原據地,而祁連山和盟軍非常和睦地瓜分了那裡。。。
-<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