牐
曾經林阡是定西諸多勢力中最感艱難的一個,因為地盤好打,人心最難攻占。
試想林阡要鎮壓區區一個蘇慕梓還不容易?關鍵是林阡要的是人心,是絕對互信,要得難,當然打得難。
最後,關於蘇軍的歸屬自然是林阡贏,畢竟他在那片名叫人心的疆土犯難過那麼久,付出過那麼多!
楚風流雖然也犯難過,可付出得少了,得到的收獲自然也少,雖然她最終也得到了她想要的降金派,但人數和見效時間都事與願違。
而沾沾自喜以為讓彆人犯難覺得彆人都費力不討好的人,隻會心安理得地坐等著被彆人吞並。比如說,蘇慕梓。牐
當曹玄率領的蘇軍人馬與盟軍主力會師。大半當場就對林阡熱淚盈眶道出“主公”、紛紛單膝跪拜表示臣服,於此臘月初十的清晨,林阡終於得以當麵接受蘇軍歸順。無疑此情此境標誌著蘇慕梓的大勢已去、以及蘇降雪統治官軍時代的徹底結束。
同日,祁連山也在孫寄嘯的表率下,陸續為了洪瀚抒重新提起刀槍。
元氣大傷的金軍,折損、耗竭、被俘者眾,經此大敗本已不可能再與盟軍匹敵,何況此後盟軍、蘇軍、祁連山三軍合一,隴右金軍根本不可能守住。
即使楚風流等人眾誌成城、堅持到底。也隻不過撐到臘月十七。這數日拖延,金軍鬥誌可嘉。可惜阻擋不了盟軍鋒芒,林阡雖不能尖銳地、卻足以豐厚地克複榆中、鋪滿隴右。
甚至,隴陝。
饒是堅強如楚風流等人,絕境下堅守定西長達數月。屢戰屢敗,不時翻盤,也最終逃不開棄城退往會寧的結局,過程中還被盟軍追擊數十次朝不保夕,直到與司馬隆會合才苟延殘喘,戰火,卻注定蔓延進了陝西境內。金軍的堅韌不拔雖然間隙還在隴右扳回了幾城,但隴右整體的金比宋弱竟既成定局。
開禧元年端午前後林阡在隴右的後院起火,到這臘月的中下旬終於告一段落。並且林阡的兵力和戰力都比當初更雄厚。當初動輒生亂的大患,如今皆成鐵杆的戰友。
牐
不得不提的是,金方未曾全軍覆沒、九死化險為夷、另還扳回幾城。除了楚風流和軒轅九燁的垂死掙紮、回光返照之外,另有黃鶴去通過蒲察秉鉉建議司馬隆采納的,趁著祁連山和蘇軍新近歸順、尚未完全穩定,刻意於其中引發不安、金軍正好可以伺機而動。
“祁連山中,剛好就有一條伏線,加以利用。則王妃便可脫困。”黃鶴去如是說。
決戰當日藍揚被麾下誣陷謀叛,隨後便證實那叛徒是金方授意。然而祁連山當時一心要救洪瀚抒,加上大敵當前戰事為重,藍揚便隻處置了那叛徒一人,叛變餘黨,原想等洪瀚抒回來再行定奪,不想發生瀚抒戰死的意外,諸事繁瑣,略一耽擱,那叛徒的一眾親信逃命要緊,於是竟膽大包天,勾結那叛徒在金朝為官的兄長,對著祁連山屯糧放了把火,打開城寨,裡應外合。
雖然人數不多,卻也混亂一時。忽生事變,軍心動蕩,藍揚所在石峽灣西,當即成為楚風流和軒轅九燁的突破口,眼看金軍奔襲,趁亂大開殺戒,祁連山陣腳大亂、城寨失守、主帥命危。危難時刻,是辜聽弦及時馳赴、一騎當先、銳不可當。
“是那位戰無不勝的神威天將軍!”金軍喧嘩,色厲內荏,這神威將軍的名號,從前還是越野的,威震隴右數十載,百戰不殆。辜聽弦卻在臘月初九的白天和黑夜、分彆在會寧和白碌打出兩場反敗為勝,豈能不輕易把這名號搶過來。嗬,還比越野多了個“天”字呢。
辜聽弦臨時調動帶兵不多,金軍終於借此處打開缺口逃往會寧,卻是慌不擇路,丟盔棄甲,難得計成一次卻跟打了敗仗一樣。
明滅的火光下,藍揚看清楚辜聽弦那張俊秀卻也堅毅的臉龐,和他手上那雙鋥亮而且鋒銳的戰刀,心中撼動。
“主公要辜聽弦項上人頭,我等亦決計不會放過他,他挑起釁端害我軍無端在隴山折損近千人。”當日藍揚為報洪瀚抒之仇,向寒澤葉討要的正是眼前少年的人頭。
當日林阡這樣保證:“祁連山傷亡近千,盟軍損失亦然。他欠盟軍的,需他日後戴罪立功才能還清;欠祁連山的,也可如此補償,未必要斷他命。”
若當日咄咄逼人、不肯寬恕,也許今時今日,祁連山不少精銳都會覆滅於此。
林阡和洪瀚抒的諾言總算由辜聽弦實現了第一步,“我若勝你,你便需放棄索命,將辜聽弦從輕發落;他日祁連山如有危難,林阡必與他一同鼎力相助,抵作補償。”
藍揚歎這因果循環,被辜聽弦救起的時候看著他清亮的雙眸,藍揚相信,這是開始,不是結束。
不慎被叛軍燒了屯糧的洪瀚抒副將,在藍揚、聽弦合力趕退金軍之後,當即為失職之罪向藍揚請罪,端的是鐵骨錚錚:“末將防備不足,害大軍涉險,放跑了金人,燒毀了存糧。罪大惡極,聽候將軍發落!”
藍揚將他扶起,撣去灰土,微笑搖頭:“將軍言重。此番戰鬥,不遺餘力,早已戴罪立功。”正色與他說,“主公不幸罹難,大家心痛之餘,難免失了昔日水準。但盼大家莫忘了主公的夙願,儘快地恢複狀態,繼續奮鬥,為了主公,殺儘金人。”
“是!”那副將雙目通紅,想起洪瀚抒而攥緊了拳:“為了主公,殺儘金人!”
“為了主公,殺儘金人!”想起洪瀚抒,不該隻有悲慟,“我祁連山,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必殺之!”
將叛軍擒殺示眾之後,祁連山人異口同聲提刀攜槍呐喊,站在旌旗還在燃燒的廢墟裡,沸騰的熱血於胸中激蕩。
牐
除卻祁連山叛軍事件的插曲之外,黃鶴去所主導的分裂多少也朝向了蘇軍去。蘇軍誠心歸順的抗金派和中立派倒沒什麼大礙,奈何當日一起到石峽灣來的中立派,並不是人人都對林阡開口說“主公”的——那些人,有的隻是想對林阡求,放蘇慕梓一條生路,然後放下屠刀退隱山林去,有的,如赫品章,當日還昏迷不醒著。
黃鶴去顯然是對準了這一小半去的,當林阡貪心不足要他們,於是他們就在林阡的轄境內,且看是他們被一大半的人帶動呢,還是他們帶偏了那一大半人?“這一小半人雖然少,彆忘了,其中有個蘇慕梓,還有個赫品章。足矣。”
畢竟是舊主,畢竟是最猛的一將,前者關係到蘇軍的人心,後者則是林阡貪心的由來——赫品章,林阡要這個堪稱名將的人物。
然而,甚至無需黃鶴去去散布謠言說盟軍不會容忍蘇慕梓和赫品章,蘇慕梓確實表現出了他死也不投降的氣節,存心刁難林阡和蘇氏老臣,這使得林阡在戰事尚未落幕的時刻隻能權宜將他關押,而另一方麵,傳言郭子建等人可以容得下大半蘇軍但萬萬容不下罪魁禍首赫品章,聲稱,大半不殺,但要懲罰首惡……
事實上,有個短暫的細節好在隻有辜聽弦一個人捕捉到:耿直的副將俞瑞傑,由於父兄儘遭赫品章毒手、加之目睹耿直力竭犧牲,因此在見到赫品章的最初竟忍不住要拔刀殺他,好在被郭子建及時按住……
然而,郭子建這次雖按住了,不代表下次還能按住,聽弦看得出,郭子建拚死救下一眾蘇軍之後、親自為他們的傷病員敷藥、帶領他們前往石峽灣見林阡的整個過程裡,雖然強忍,雖然克製,雖然牢記林阡的囑托,卻在見到昏迷不醒的赫品章時,眉間也有過稍縱即逝的狠戾和愁鬱。
不過蘇軍有負黃鶴去希望的是,中立派雖然未曾全部都點頭歸順,倒也不太可能影響抗金派和已歸順的中立派,因為事實勝於雄辯,蘇軍都見到了林阡寧可重傷不愈也將邪後調往白碌戰區、而郭子建辜聽弦等人對袁若和赫品章無論如何從危難到安全都是一視同仁——即便有狠戾,有愁鬱,人之常情,時間可以磨滅這些。
卻是誰都清楚,無論林阡也好,郭子建也好,或是沒有歸順的中立派也好,全然都在期盼著一個人的態度,尤其對於林阡而言,蘇慕梓那種宵小再如何表現都無所謂,他更看重的是這個名叫赫品章的將才,一直在等他從昏迷中清醒,隔三差五都要去探望他。
聽弦的經驗告訴自己,這個人現在卻不是醒不過來,而是隻能睡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