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舉世皆敵(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0158 字 9個月前

林阡啞然,本抱著向淵聲學習克齊良臣的手段的心理,才目不轉睛地看了這全部過程,哪知道學來無用——除了他淵聲,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用比齊良臣高千百倍的內力,直接讓他連氣都發不出來就化了……

眾人隻看到平手了二十回合,沒看到淵聲可能從第二回合就在設局,思索要滅儘齊良臣氣流來源,所以齊良臣的下風是逐步積累,水到渠成……

“大哥……”高風雷噙淚望著他一向最敬愛的齊良臣,豫王府和嶽離等人不同,他們是第一次直麵淵聲,以為不在入魔狀態的淵聲不可怕,深知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第一。

以為自己登頂,不料強風過境蕩滌雲層,才發現真正的主峰。

“我不要手。氣收下了。”淵聲不帶感**彩地說,五局三勝已經沒必要。齊良臣大汗淋漓,暫時伏在石上、氣力耗儘、不可動彈。

雖說齊良臣折戟,卻也消耗了淵聲不少真氣,決不能給他半刻恢複的時間!高風雷緊接著立刻飛身而上,不同於齊良臣隔空交擊,直接與淵聲欺身肉搏。此舉既是挑戰,也是在齊良臣前麵相護。

“卸他力道……”吟兒心知,高風雷力氣奇大無比,他第二個對付淵聲有大作用。

大錘甫一轟砸,千鈞崩落,翻江倒海,重擊之終點淵聲頭臉,令人感覺骨頭都有所變形。然而一切都隻是眾人感覺而已,這一錘砸在淵聲臉外毫厘,偏偏不得再進一毫一厘,真正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淵聲一拳狠狠挑開這記重擊,摧枯拉朽還以顏色,他的真氣還未恢複,所以現在和高風雷比拚還靠膂力,五回合內,並不占優。

吟兒看著高風雷的習慣性瞪眼,體會得出他此刻為齊良臣報仇的心境,這是被淵聲激起的關乎齊良臣、關乎豫王府出身的榮耀感。思及隴陝之戰司馬隆一直主力,今日追擊淵聲到此金軍隻剩三人其中兩個是高風雷和齊良臣。歎隻歎,豫王府高手們終於成了父親麾下的中流砥柱。

上次在陳倉之戰,高風雷從前錘勢裡的不堅定就已消失殆儘,而今次也教吟兒發現,其靈活程度也大大提升,如果局限在豫王府裡了此餘生,不會有這般大的進步……然而,好不容易發現的破綻們都被修補,這樣完美的高風雷以後到底該怎麼破才好……

一回神,看又過了五回合,高風雷施展風暴之錘,在空氣中轟擊可謂一錘一窟窿,形色皆現,而淵聲開始適應這力道,手中招式迭出如控雷霆,一拳連著一拳就像把窟窿重新填補一般,力道雖有不及,勝在速度太快,生生把戰線平推前移。三回合後,高風雷的錘已落於淵聲之後,節奏全被對方拐帶。

轉守為攻!以一個最快的速度變招,令對手完全跟不上思維根本沒意識他會在這裡轉守為攻——淵聲忽然身形扭曲、仰合歪斜、左跌右撞,眾人從未見過這種拳路,一時還沒意識那也是拳法,驚見他轉瞬蹤跡竟消失在這晃蕩的身形裡,交睫又突然仿佛從地底騰飛而起,一不留神竟已穿過高風雷的防線,出其不意、趁虛而入,硬生生把錘從高風雷手裡抽離出來。

轉守為攻?不,轉是為鎖定勝局!

高風雷不經意間錘就到了彆人手上,千鈞萬鈞都撲空成為了前一刻,他不會想到對手轉眼就可以從一塊鋼變成一股繩,卻一模一樣的外力作用。對方能把力道玩轉得如此靈活,高風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靈活程度已經大大提升。

林阡也是目瞪口呆,齊良臣司馬隆高風雷這些人雖然進步神速、每次都讓自己經驗作廢,可他們再怎麼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誰會把心法、武器裝備換了?所以對付他們終歸心裡會有個底。可淵聲?他連心法都是會變的!現在雖然還沒看見他換武器裝備——他現在沒換兵器隻因為這兒沒有以前擺擂台時那麼充足。

“這錘不錯。”淵聲把錘提在手裡仔細打量,倒也不像高風雷舉它時那麼輕鬆。對付齊良臣和高風雷都是攻敵之長,即使是這樣他都贏得穩穩當當。

眼看高風雷失去兵器被淵聲斥退數步差點墜落,林阡從另個角度迎著掃射下來的石屑粉塵直接躍上,接過這緊鑼密鼓的戰鬥全力以赴與淵聲對刀。三回合兵刃相接鏗鏘作響氛圍緊張,氣勢磅礴,縱橫排宕。

不刻刀象就將二人裹挾,隻可見光柱席卷全台,石台外,才平靜沒多久的岩漿受此震撼瘋狂湧起,任意肆虐,台下眾人不得不重心歪斜、隨波逐流。高風雷勉強調整好狀態,才發現自己一隻手臂好像不知何時斷了,疼得齜牙咧嘴,卻還忍不住看了看齊良臣和戰局……

此刻處於正常狀態的淵聲,比在黑山時期初見林阡時進步太多。畢竟那時他剛被放出,後來龍入大海,又在深山中修煉了那麼久,不是洪瀚抒的打破或許更高。

好在林阡也不是那時候的林阡。

除了感謝高手堂和豫王府幫忙提升之外,說來也要感謝淵聲,是他搶走林阡的飲恨刀令林阡遇到高手不能訴求飲恨刀入魔,才使林阡不得不按程淩霄的方法來達到新的參悟,如此水平才上了又一層階。

所以淵聲歪打正著,此刻林阡完全做到了他控製飲恨刀而非飲恨刀控製他。心念純、身沉靜、足夠用最少的氣力維持最長的強意境,如此,能與淵聲持平十回合毫無壓力。

在林阡這裡的持平有兩種,一種是勢均力敵,如洪瀚抒,一種就是維持不輸,淵聲顯然後者。騰挪輾轉,光影交替,雙刀相錯,意境對抗,一直是林阡奮力堅持,淵聲相對輕鬆得多。

“他,竟也可以……”吟兒都來不及注意自己重心,就看見淵聲的刀法意境也能和其手中飲恨刀融為一體,大呼驚奇的同時,不免憂慮林阡前景。獨孤顯然發現更早,蹙眉凝視這一幕:“他為何、也能萬寓於一?”

一直以來,飲恨刀在敵人手裡就會對刀主產生強烈敵意,相克相斥,但隻要刀法足夠駕馭,即使短刀在敵人手裡也能巧取豪奪回來,哪怕敵人更強,便如之前林阡對柳峻。然而時過境遷,當對手是淵聲,刀法也許不出自白氏長慶集,但心法卻絕對異曲同工——

他在林阡眼前施展出的飲恨刀,分明也是類似一馭萬的風格,當林阡向他劈砍出“昆侖崩絕壁”之震懾,他回手一刀“十方俱滅”之翻覆,林阡隨刻以“盤路雲梯”據守,他瞬即以“萬寓於零”傾軋。

之所以說類似於,是因為刀招不一樣、但呈現出的意境相仿,維持時間也幾乎一樣極長,然而淵聲創造出的意境,殺傷力比林阡要猛。

物我兩忘,刀人合一,淵聲他比林阡做得更極致,所以林阡和飲恨刀之間的交流被他強勢打斷,就算飲恨刀現在不在他手上——何況,現在在。

林阡和齊良臣有一點不同。齊良臣的真氣是齊良臣自己的,林阡的戰意、氣勢甚至部分內力是飲恨刀的,需要用足夠的參悟、演繹出極致的意境,去借。換句話說,隻要找到法門,林阡比齊良臣、甚至高風雷還更容易被乾擾。雖然這個法門本身很難:是要比林阡更配飲恨刀。

衝這點,這個名叫淵聲的怪物告訴了林阡你還沒完美,你又出現了提升空間——意境的殺傷力需要加強。如此才能在擅長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刀法才能愈發精致。否則,你遇到如我一樣的人,能熟知你的心法、卻比你參悟得更深入、能以比你少的力打出比你殺傷力更大的意境,他就比你更適合飲恨刀,他就有可能打斷你引以為傲的對飲恨刀的控製力。彆忘了,控製力是你的看家本領,是你發揮兵器的第一步。

如果說維持時間和程淩霄所示的心念、心法有關,那麼殺傷力則是靠自我理解,也就是天賦和閱曆。與往常的任何刀法進步、創新都不一樣,這需要用足夠的時間蓄滿的精力,對現有刀法進行二次剖析、深入參悟,期間隻是想刀,彆的什麼事都不做隻是沉浸。非一日之寒,也非勤奮就一定能回報。黑山時期淵聲其實已經顯山露水,當時林阡就覺得他豈止刀人合一,天地陰陽全部都融為一體,隻是因坐騎參戰,尚未發現實際已被他打斷了和飲恨刀的交流。

而這一戰,意境從完美到被搖撼,到被乾擾,被占據,不過兩三回合工夫,林阡從出道以來都沒和飲恨刀出現過這般強烈的不協調,根本不能妄言自己已經完全控製了它,甚至不比彆人適合它,所以再難維持意境立足於不敗。淵聲其人,用不到二十回合的時間就窺見了對手的不足並擊敗——不,沒人是他對手。

此人一掌下去直接摧毀對手氣流,掌氣結合第一人變成了他;一拳打碎對手攻擊化身為錘,不用拿真錘已是錘王;一刀對準了林阡臂膀就刺宣告我比你參悟更深刻,那麼飲恨刀的刀主到底是誰?

是的,傳說不假,“他拿起刀,就是刀王,拿起劍,就是劍聖”……

“這破刀要它何用!”把林阡高風雷先後挑落,淵聲把飲恨長刀搶在手裡,和短刀兩個對比了一下,忽然發起脾氣來,短刀直接擲向身後,差點被岩漿卷入淹沒。

林阡雖然鮮血淋漓,好在是外傷沒有性命之憂,淵聲倒也遵守擂台守則,點到為止。可是——

“這、這、這……”這種做法,野蠻至極,吟兒都覺得過分,“哪是邪後愛搶人兵器,這淵聲分明變著花樣搶人兵器嘛!”關鍵是,搶了還不愛惜!

“當年佛山的劍塚裡,應該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林阡調勻氣息的同時對吟兒說。山東之戰尹若儒初遇林阡的那天夜晚,林阡和水赤練曾非常接近那片墳墓,尹若儒和淩大傑當時好像正在拜祭一些故人,後來曾證實那下麵不是人而是一些被埋葬的兵器。

“是啊,三十多年前,他也曾像今天這樣,對我們許多高手的兵器,一件一件地扣下。”此時嶽離已經在備戰。

“而那些人,終於沒有現在的這些人厲害,所以沒能活著回去再拾起。”吟兒自誇。

“嗯?現在的這些人,真的可能活著回來再拾起?”林阡微笑看著吟兒。

“那時的他,另一隻手也是這樣,握著飲恨刀。”嶽離平靜說,還在開玩笑兼自嘲的林阡猛然一驚,倍感衝擊:“什麼!”

難怪,難怪淵聲熟知飲恨刀,能控製飲恨刀啊,並不完全因為淵聲善於識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