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浩氣驚山海,乾坤入陣來(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0951 字 9個月前

() 交睫之間,山鳴穀震。

南宋之輪回劍,大金之歸墟劍,赫然懸空,遙相對峙,

光芒萬丈,色彩斑斕,巨大威壓,傾天覆地,

陣法能量,卷起千萬裡風起雲湧、雷輥電霍。

一時間,巍峨山巒、浩瀚海河,都被掃空,成平地,成塵煙,

空間似隔絕,時間似凍結;茫茫宇宙,如歸混沌,陸海模糊,唯餘陰陽。

丘山塵網、清風明月,儘遠;萬象如滾滾洪流,走馬、流旋於眼底、足下,

那潛藏已久的掀天匿地陣位,其形其色,愈漸明晰,醞釀翻騰,聲勢浩蕩,

終於,浮光躍金般,顯現於每個涉陣者所立之地

巽位,京口、臨安,風陣順柔;震位,益都、泰安,雷陣震顫;艮位,州、延*安,山陣雄壯;坎位,慶陽、環州,水陣蜿蜒;

乾位,臨洮、定西,乾陣不息;兌位,鳳翔、京兆,澤陣凝聚;坤位,散關、渭水,地陣厚載;離位,興州、成*都,火陣炎上。

此外,大陣合小陣,諸如諸葛八陣、魔門五行、天罡北鬥、萬人啼血、淒風天陣、玄襄陣、疊陣、千旗百怪、**陣、古戍大荒……那些金宋戰史上曾經經曆的陣法,全是這對陣的組成,全在這對陣的一隅,此起彼伏,似是而非。

這一刻,雙方各六十四高手同時開戰,

戈矛成山,玄甲耀月,

棄身鋒刃,秉弓控弦,

果不其然,相生相克,儘管才交鋒半刻,卻也是平分秋色,負勢競上,

若言金方高手似天風何其盛,則宋方眾將如山鬆何其勁也

要問最先一聲刀響誰發?非陣眼,非主帥,赫品章當仁不讓,飛身一躍,鋒芒逼人,最先一個殺入敵陣;辜聽弦與他此戰雖不在一處,卻心靈感應你追我趕,不甘示弱搶了第二,提攜雙刀連環劈砍,少年飛揚,意氣風發。

他二人卻偏偏棋逢對手一個是不久前在金陵眼皮底下繞過竹山攻入武山的術虎高琪,一個則是盟軍的老相識“震山之錘”完顏力拔山,兩金將也皆是不遺餘力、舉刀掄錘,以橫掃千軍之勢,掀起一番驚濤駭浪。

陣中最頂尖者,莫過於殘情劍獨孤清絕與冥滅劍完顏永璉,前者,南宋第一人,十成回陽心法,通明殘情劍境,排空馭氣奔如電,縱橫豪氣貫長虹,後者,大金獨一劍,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妙到毫巔,透徹玲瓏。

劍裡雲斷,袖間墨染,開而放入大江,闔則萬壑齊鳴。

最驚險處,必是短刀穀百裡林外、宋恒缺席之位,陣法才開,險被軒轅九燁直接攻破。眼看南宋彆處再振奮人心、此地也注定兵敗如山,那泛著淒慘劍光的無主玉龍,卻忽然被另一個人拚儘全力反手握緊。“寒澤葉……”軒轅劍鋒驟然偏移,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個人,次次力挽狂瀾於大廈將傾,其眼中邪氣,竟教他這條毒蛇乍一望見都失去戰鬥力。

緩得一緩,軒轅九燁眼神一厲,恢複冷靜,傾力對抗何懼之有?寒澤葉還需兼顧來自郢王府的首席高手,他既要控寒楓鞭,又要握玉龍劍,雙拳難敵四手。

軒轅劍不改一貫乾淨利落,內勁灌注,正義凜然。

寒澤葉戰衣頃刻染紅,血順著控製寒楓鞭和玉龍劍的雙手不停流下,一顆心卻因為想到對林阡的盟誓、對徐轅的承諾而堅硬,寧死不放,寸步不讓。

最欣喜之景象,當屬鳳翔戰地,岷山劍與碎步劍之對決。前次在平涼交鋒,因低估了司馬隆的提升,洛輕衣不幸敗於碎步劍下;與吟兒善於發現敵人新破綻不同的是,洛輕衣選擇的是臥薪嘗膽、自我躍升、迎頭趕上。此戰,她劍中雪光湛然,不染纖塵,比當初少了三分“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之淩厲,卻添了五分“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之清淡,已有岷山劍法最高層次“鏡花水月”雛形。

教那位經驗滾雪、劍法永不再遲鈍的司馬隆,暗自叫絕,不敢怠慢,第一次被她突破逆勢、轉為平手。

最搶眼的表現,出現於山東戰場,不是覆骨金針吳越,不是回旋刀楊鞍,而是那位出身黑道會、最後留在了紅襖寨的小將江星衍,雙戟運使如飛,代替為他犧牲的薑薊,馳騁於如畫江山,方不負齊魯英魂。他的對手蒲鮮萬奴,亦是個自負輕狂之驍將,持刀搏殺,舍我其誰,梟雄之氣畢露。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詩中風景,紫電清霜劍中尋;葉文暄的對立麵上,仆散安貞手執鎏金月牙,平鏟橫削,流光颯遝。

同一時間,整片神州,六十四對兵刃造就的萬千氣象,逐漸地彙聚在敵我十二陣眼……

南宋方,萌生於林阡,屈曲於柳聞因,伸展於“宋恒”,滋茂於獨孤清絕,震起於徐轅,畢布於越風,充盛於厲風行,向幽於楊宋賢,體成於葉文暄,成熟於莫非,潛伏於慕容荊棘,收藏於楊妙真。

流轉不止,循環無休。

氣淩霄漢飲恨刀,不讓須眉寒星槍,瑰麗絕倫玉龍劍,恢弘逍遙殘情劍,沛然無匹馮虛刀,乘風破浪撫今鞭,雷厲風行風電之掌,至情至性潺絲劍,唯快不破紫電清霜,激中穩進斷絮劍,亦正亦邪莫邪劍,輕靈神妙梨花槍。

迎麵陣眼,除卻軒轅九燁、完顏永璉、楚風流等人之外,還有幾張相對陌生的臉孔,這些人,理應出自與完顏永璉政見不合的各大王府、黨派、陣營,事關整個大金國運,他們同樣也是摒棄私仇、力同心。

故此戰,注定硬仗……

可麵對著空前勁敵,置身於無數戰友,誰的心情都一樣:硬仗?快哉!

漫天遍地刀槍劍戟,乾坤之間尤為壯觀,

龍騰鳳躍鯨奔景象,肅殺之氣貫徹不絕。

四十年,兩代人?不,已八十餘年!

寒冰磨礪,榮華腐化,南宋熱血,憑何遲遲不冷卻。

有國有家皆是夢,山河,家園,族人,便是他們沸騰的血液、不竭的氣息、挺直的脊梁。

何止這十二陣眼,南宋上陣的共六十四人,哪個不是戰功卓絕,哪個沒有一技之長,哪個未曾如雷貫耳

獨孤清絕、浪蕩子、林阡、青城大弟子、胡弄玉、百裡飄雲、祝孟嘗、楊妙真;

程淩霄、穆子滕、石矽、辜聽弦、郝定、沈延、柳聞因、孫思雨;

越風、石磐、洛輕衣、戴琛、慕二、楊致信、沈釗、沈絮如;

莫非、孫寄嘯、郭子建、赫品章、宇文白、何猛、藍揚、陸靜;

厲風行、邪後、戴宗、金陵、海、盧瀟、傅雲邱、楊致誠;

徐轅、華一方、宋恒、寒澤葉、風鳴澗、柳五津、陳靜、路政;

京口五疊之、葉文暄、百裡笙、李君前、楊宋賢、冷飄零、司馬黛藍、慕容荊棘;

吳越、楊鞍、束鹿三兄弟、彭義斌、江星衍、時青。

來自於南宋最初的三足鼎立、九分天下、雲霧山排名、短刀穀群雄,到後來的南方義士團、淮南十五大幫、小秦淮、慕容山莊,再到魔門、黔西沈家寨、川東黑道會、隴西義軍、越野山寨、山東紅襖軍,以至於祁連、天山、青城、岷山諸門派、南宋官軍以及東山國遺民……

此時的林阡擁有這般強大的陣容,風沙萬丈握於指掌,寥廓疆域方寸棋局。

這樣的林阡,軒轅九燁要怎樣才能不除之而後快?

可惜,屢次錯失良機,眼下已來不及。

所幸軒轅九燁構築了十多年的大金陣法、六十四人之中,亦有超詣如完顏永璉之冥滅,幻奇如嶽離之九天,詭譎如齊良臣之翻雲,豪放如司馬隆之碎步,勁猛如淩大傑之長鉞,強悍如高風雷之雷霆,毒辣如軒轅九燁之軒轅,疏野如仆散安貞之鎏金,鬼魅如秦獅之雕龍,銳利如仆散安德之獨厚,悲慨如紇石烈桓端之流沙,洗煉如解濤之狂詩,霸道如完顏力拔山之震山,巧妙如束乾坤之乾坤,深邃如黃鶴去之絕漠,狂亂如陳鑄之亂雲,精微如楚風流之青溟,凶狠如完顏瞻之凶刀……

有南北前十、控弦莊、十二元神、控弦莊,有曹王府、郢王府、豫王府,有西京大同軍、北京大定軍、東京遼陽軍、上京會寧軍,有花帽軍、軍、黑虎軍、護**、紫茸軍,有女真、羌人、北人、南人、契丹人……

他們,也全是林阡的附骨之疽,全是林阡的久攻不下,全是林阡的勢均力敵。

他們,誰沒有夢想、熱愛、堅決?!

戰至白熱,永晝之夜。

日炙旱雲裂,迸為千道血。

不經意間,天不堪此燥,竟好似開了條裂縫,有無數熱流從中而漏,洶湧齊下,

天,何為天?天正失陷於刀兵之間。

陣地前沿、中軍、後方,膨脹沸騰,爭如一鑊。

地,何為地?唯有刀所行、劍所指、命所係、魂所迫,才配為地。

在這關口,所有力道、能量、殺氣,全都被嫁接到宋金各自的第一陣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