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何處吹蘆管,征人儘望鄉(2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14693 字 9個月前

入夜時分,吟兒前去探望住得最靜的孫思雨,心想,“聽弦他,好像正在西吉策應著靜寧吧。”

大家的夫君們都在前線,亂世小女子又怎會在深閨,這不,還沒走進那營房,就意外地聽到有人在裡麵舞刀,打開一看真是孫思雨自己,川東的女子真是火辣辣。

“這怎麼得了!也不怕傷了孩子!?”吟兒大驚失色,生怕孫思雨的雙刀刀氣震傷了還沒滿月的孩子。

“師娘,幾個月沒打架,我手癢得嘞!”孫思雨笑著,大大咧咧。

吟兒把那小嬰兒抱到懷中,嘖嘖稱讚:“我這小美,眉清目秀。”

“師娘,莫不是還想再生下去?嘿嘿,那就要師父他……”孫思雨與她勾肩搭背,毫不避忌,那時才看見有人與她一同進來,似乎關係親近,但孫思雨覺得麵善,連忙收起了隨意,“這位姑娘是?”

“是我徒弟,林思雪。”吟兒連忙將佇立帳邊略有些拘束的林思雪拉進來。

“林姑娘啊,久仰久仰!”孫思雨恍然。

出得帳外,夜幕已降臨,遠方兵戎烽火,隨風直達心間,吟兒佇立崗哨,望著靜寧方向,祈禱著將士們百戰不殆,思念也隨著羌笛聲、蘆管聲、風聲,飄然去向了林阡身邊……

“若不是此番要做你的後盾,我真想變作個繩索,一段段牢牢縛在你身上……”幽歎一聲,聽到那蘆管,更增哀愁。

“聽得這蘆管,戰士們應該會很思念家鄉吧……”思雪卻比她還要愁,眉目黯淡,“不過,我卻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家在何處……”

“思雪,會找到的,你身上有標記,很容易找……”她不忍直說那守宮砂,怕思雪想起小王爺。唉,難道真是年紀大了,與誰說話都有顧忌。

“找到了,又如何?天下間,何處不是戰呢?”

天下間,何處不是戰?

何年何月不是戰?

這當兒,風鳴澗也在雅州邊境的郊野,一邊吹著蘆管一邊回憶這一個月來的見聞

一個多月前,風鳴澗從高吟師手中逃脫,九死一生回到宋營,卻目睹著新上任的王大人假公濟私,就因為那幫小兵小將們簇擁著自己忘了迎他,那王大人居然不顧外敵入侵忙著後院起火,給相關兵將搜集了各種理由秋後算賬,對此,風鳴澗義憤填膺:如果朝廷裡都是這樣的人,北伐還有什麼希望?

更因為這王大人有個連兒子都能輕易送人隻顧著自己歡愉的侍妾,風鳴澗覺得他夫婦倆厚顏無恥極了:這對夫妻連做人都沒資格。

那日他去找王大人理論,卻見王大人在城外遛馬到夕陽西下。當見到風鳴澗在城門口久等多時,那王大人不冷不熱,嘲弄他失陷於蠻人本營,還諷刺他“風將軍在那裡一個月,都未能打探到當中布局”“哦,可能風將軍行動並不自由”……諸如此類令他厭惡的話,氣得他回營以後吃飯都反胃,五加皮來勸他反被他打了一頓出氣。

“風將軍,大人有請。”夤夜,王大人忽然主動邀請他過府一敘。

“這王鉞,葫蘆裡賣什麼藥?”風鳴澗當然很奇怪,“是為了五加皮,還是為了算總賬?”

他覺得王鉞不至於敢動他,想了想,便把五加皮那小子帶上了。

王鉞見到他爺倆,卻還是不冷不熱,正眼都沒瞧五加皮一下:“風將軍,這便與我一同前往吧?”

“前往何處?”風鳴澗一愣,看他不是官服、而是一身夜行裝束,風塵仆仆要往外去。

“我有幾個探子,這幾天一直在蠻人心腹潛伏,然而每次就快打探到最重要的軍情時,都碰壁,每次都隻差那一點點。”王鉞不冷不熱地看著風鳴澗,“我思前想後,還是該親身前往,風將軍武功高強,何不助我一臂之力?”

“……”風鳴澗的臉色一點點地變,聽到最後完全懵了。他記得,他和五加皮越獄那天,高吟師和他還沒決出勝負便停止了比武匆匆出去應付外圍忽起的釁端,他其實不是沒有蹊蹺過,外圍有什麼釁端能教高吟師變色……突然之間,全明白了,“我越獄那天,希望有事能叨擾高吟師,也曾想過義軍中有忠勇者碰巧解了我的圍,卻沒料到,那人是王鉞的官軍……”

是了是了,他越獄那天,正是王鉞新官上任,原來赴任的第一刻,王鉞便靠近過蠻人駐地還留下了探子?這些天來王鉞在軍中事情做得少,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啊。一瞬間,風鳴澗對他的鄙夷全部轉為敬佩,心想著偏見果然害人,這王大人之所以傳聞中不好相處,隻不過因為人家說什麼話都不冷不熱吧……

現在理解起來,王鉞去城外是巡邏城防,以及接收探子們的消息……

“王將軍……”風鳴澗的誤解一掃而光,驟然抱拳與王鉞重新相見,“王將軍,我先前誤解你了!還以為你和先前幾個大人一丘之貉……”陡然改觀,振奮噙淚,誰說北伐沒希望!

“啊……風將軍,我是不是做了什麼,令你誤解的事?”王鉞壓根不知道他錯在哪。

“最近王將軍把一些官兵降職了……”風鳴澗實話實說時,也有些明白了,很多事情因為預設立場才想岔了,那些官兵誰的腦門上寫了我和風鳴澗合得來?!換一種理解方式,王鉞之前和風鳴澗的每句對話,都是在關心風鳴澗……

“那些小人,表麵和義軍親如兄弟,背地裡卻數落著義軍不是。便算是太平盛世,也不允許這般表裡不一的小人橫行。”王鉞與他一路交心,卻還是一張不冷不熱的臉,“舉國北伐開始,不應再有官軍義軍之分,不能因為出身卑微而歧視;當然了,雖義軍衝在最前麵,但北定中原,本就不止是江湖中人的職責。風將軍,我一直是這樣想的,官軍義軍,雖非同道,卻是同仇,一斬毀我國家之寇,二斬戕害無辜之匪,誰要破壞,都該降職。”

“說的好哇。”風鳴澗聽得眼睛發光,五加皮險些被他胳膊這激動起來的力道夾死。

“可惜的是,那夜我光顧著逃,完全不記得要打探雅州蠻軍情。”風鳴澗聽到五加皮哀嚎才想起這小子有傷在身,伸手要將五加皮放到馬下路邊,“回去吧。”放下時才發現五加皮始終抱著一條狗,這小子,難怪這麼重來著……

“傻兒子,你答應過我的,到哪裡都帶我一起,彆說話不算數啊!”五加皮又驚又怒,一把揪住馬尾,戰馬吃痛瞬即飛馳,風鳴澗一驚急忙將他拖帶上來:“胡鬨什麼!”“你說過,我是男子漢,可以幫你忙!”“這次和上次不一樣,這是要去做大事!”“大事,對啊!我是男人!我帶把兒的!”“喂!你你你!”風鳴澗看他就差沒脫褲子驗明正身,趕緊把他連人帶狗按倒馬上。

“哈哈哈,風將軍,令郎小小年紀,實在不同凡響。”王鉞不冷不熱地笑著,“帶他一起去吧。”

“臭小子,那你聽好了,你可彆嚷嚷,狗也不準嚷,誰嚷宰了誰。”風鳴澗約法三章。

“放心,二柱還小,可聽話了!”五加皮嬉皮笑臉著保證。

五加皮果然沒掉鏈子,王鉞和風鳴澗也成功與當地細作聯合、順利刺探到蠻人內部的重要軍情滿載而歸,然而行百裡路半九十,居然在回頭尋馬的半道上險些和高吟師的麾下撞個正著,三人躲得太急慌不擇路,一個接一個失足滾到山下,天昏地暗,山高路險,三人摸索著爬了半夜,脫險時已是饑腸轆轆。

“王將軍……”“風將軍……”蓬頭垢麵的兩人,聽到對方肚子在叫,心有靈犀,一起看向加皮懷裡跌得暈頭轉向還沒醒的二柱。

“啊?!”五加皮哭天喊地,“我的二柱!它沒嚷啊!傻兒子你說話不算數!”

“第一天認識我?‘翻臉無情不認人’風鳴澗?”風鳴澗笑了,不由分說奪過來。

“你們大人都殘忍,都喜歡騙人,沒有愛心,害小動物。嗚嗚嗚。”五加皮在地上痛哭流涕直打滾。

“再不吃點東西,堅持不到回去。”風鳴澗一邊按住他嘴,一邊烤肉。五加皮死命地哭。

“臭小子,你是男子漢,可以幫我忙!”風鳴澗烤熟了一麵,稍微溫柔了一點哄。五加皮哭聲雖弱,卻還倔強。

“好了好了,彆嚎了,回去再養個三柱吧。”風鳴澗翻了個麵,又說。五加皮哭聲漸漸小了。

“唉,為父確實對不起你,然而,相對於狗來說,還是人比較重要吧……”風鳴澗看五加皮不理自己,態度更加軟化了些。

卻看五加皮哭得累了,好像打了個盹,剛好醒來,肚子咕咕叫:“好了嗎?”

“啊?”風鳴澗一呆,正待被他原諒,卻看五加皮噙著淚,眼巴巴地問:“這肉,什麼時候能吃啊?”

“……”風鳴澗一時不知道說啥好了。

“這孩子,膽子很大,叫什麼名字?”王鉞好像很喜歡他。

風鳴澗一愣,這不應該是王鉞的孩子嗎。

“我小名叫五加皮,大名叫……”五加皮撓了撓頭,“好像叫風不刮……前日,有個婦人,無論如何都要問我大名……”

“風不刮?”王鉞一愣,蹙眉,“這名字,可有什麼典故嗎?”

“沒,沒什麼典故……”風鳴澗臉上一紅。

“在下倒是聽過一位十分神勇的武將,在短刀穀,叫‘風不古’?”王鉞問。

“正是家父。”

“咦,風將軍為何給兒子起父親那一輩的名?”

風鳴澗眼前驟然浮現出小時候父親衝著自己揮刀吼罵的樣子,唉,風不刮,是“風不古啊”的諧音。

風鳴澗你再這樣當心老子不劈死你!風不古啊你再這樣當心老子不劈死你!

他小時候受他爹迫害太深,所以養了個孩子才這樣教導,起名的時候光想著報複他爹,從沒想過輩分上的事……

“怎麼了,風將軍?”王鉞察言觀色,不冷不熱地關切,“是我不小心提到了令尊大人,勾起了您的傷心往事?令尊大人確實神勇,可惜了,竟栽在控弦莊那幫小人的手上。”

風鳴澗從傷心往事緩過神來:“王將軍,竟也知道控弦莊嗎。”

“略知一二。”王鉞點頭。

“家父正是和郭老將軍一起,被控弦莊暗算致死,誒,很久以前的事了。”他抱著還沒聽就吃得睡著了的五加皮,對王鉞述說前事。

他與王鉞不打不相識,化乾戈為玉帛,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回憶起這些,還是五月份的事了,此夜,他與王鉞已攻入碉門,蠻人全部出降,隻差高吟師一個沒有低頭。風鳴澗想,這捷報若到主公耳邊,不知他是否高興,北伐將要添新兵?

被控弦莊暗算致死的,卻豈止風鳴澗的父親,豈止郭子建的父親,豈止楚風雪的父親,豈止宋恒的摯愛,還有孫寄嘯的全家。

六月廿三的夜晚,此起彼伏的蘆管聲,終於傳到靜寧戰地、坐著輪椅的孫寄嘯的耳邊,一時間,和祁連九客、黑道會、青城劍派、抗金聯盟的往昔全都在心底湧動,那些關於洪瀚抒、宇文白、孫思雨、郭昶、莫非、程淩霄、辜聽弦、鳳簫吟、林阡的愛恨情仇亦浮現在眼前……

“孫將軍,姚淮源姚大人有事求見。”現實將孫寄嘯的思緒拉回。

[1]注:中國寧波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如安在《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二期上發表了《曆史上最早記載〈三字經〉的文獻〈三字經〉成書於南宋中期新說》一文,判斷《三字經》應成書於南宋紹熙(1190年-1194年)至嘉定(1208年-1224年)年間,其時代要早於王應麟(1223年-1296年),所以姑且讓吟兒和小牛犢在1206年的對話能成立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