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聖女?”
韓成現在有些慌,他沒有想到,項梁本人居然在這裡!
項氏如今實力最強,他怎麼也鬥不過對方。
姬無雙卻毫無壓力的說道,
“項將軍,你見過我?”
項梁看都沒有看韓成一眼,而是看著姬無雙說道,
“沒有,不過如今在南方能有如此人手的勢力,也隻有農家了。”
“而本將軍聽聞趙王之前,用身體換過了農家聖女的援助。”
“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吧,沒想到,諸子百家的農家,現在居然淪落到了此等地步。”
“趙王在何處?為何不出來見本將軍!”
聽到這話,姬無雙愣了一下,她可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傳言。
但她也不介意,阿浪本來就是她的男人。
於是昂著頭,說道,
“阿浪沒有來,本聖女這次就是為了韓王成的位置歸屬而來的。”
聽到這話,項梁微微的眯了下眼睛,
“趙王沒來?哼,既然如此,聖女就憑農家的勢力,就想要爭奪韓王之位。”
“恐怕有些不自量力了。”
姬無雙毫不示弱的說道,
“我農家門人無數,遍布天下,又掌握著民生之本,如何不能?”
周圍的人都沒有異議,農家的勢力遍布之廣,門人之多,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項梁卻嗤笑了一聲,帶著幾分不屑說道,
“聖女這些話,哄騙尋常貴族還行,但在本將軍這裡,卻是一派胡言!”
“如果農家真如你所說,農家怎麼會衰落至此?”
“農人愚昧,不堪大用,這才是農家的現狀吧。”
姬無雙皺著眉頭就要反駁,但項梁這時候卻神色一變,帶著幾分狠厲說道,
“就看此次韓王信的計策,隻要一封法令,此地的農家勢力,恐怕就受到了極大的損壞吧。”
“也不知道聖女這次帶了多少人,夠不夠一番殺戮!”
說完,項梁就揮了揮手,霎時間,上百名護衛從莊子的各個角落湧現出來。
看到這一幕,姬無雙身後的農人子弟也紛紛拔出了武器。
姬無雙和陳勝的臉色都有些難看,他們這次的人手,的確不太夠。
這次是想著來談判的,卻沒有想到,項梁居然如此果決。
整個莊子裡霎時間劍拔弩張,一場大戰似乎在所難免。
就在雙方的人都極為緊繃的時候,突然一道聲音從房頂傳來,
“項將軍果然是好手段。”
所有人不由的循聲望去,就看到一個極為俊朗的年輕人站在那裡。
項梁的眼睛一亮,大笑道,
“哼,本將軍果然沒有猜錯,這些都隻是趙王你的手筆而已。”
“這種小伎倆,怎麼可能逃得過本將軍的眼睛。”
“趙王既然到了,不如下來相談。”
趙浪很快就到了姬無雙的身邊,悄悄的用手安撫了下興奮的姬無雙。
然後對項梁說道,
“怎麼,項將軍不想動手了?”
“本王可是孤身前來的。”
項梁高傲的昂起頭,說道,
“趙王不必用激將法,莊子的周圍恐怕你早就安排好了人手吧”
“如果不是本將軍出現在這裡,今日你就會先用農家麻痹韓王信,隨後你帶著人向韓王信發難吧?”
聽到項梁的話,韓王信不由的臉色微變,他沒有想到趙浪居然如此狠毒狡詐!
趙浪的臉上更是露出一絲不自在,似乎是被項梁說破了心思。
項梁看在眼裡,不由的露出一個看破了一切的笑容,說道,
“趙王,你我相爭,隻會惹來秦軍。”
“你既然要為韓成爭奪韓王的位置,就要拿出實力來,六國貴族可都看著。”
“本將軍支持韓王信,更會在支持齊王田榮最先起事之後,第一時間和秦軍作戰。”
項梁一一說著自己的條件。
這就是展示自己實力的時候。
聽著項梁的話,韓王信的腰杆也不由挺起來。
誰第一個舉起大旗,自然能得到更大的聲望!
等對方說完了之後,趙浪笑道,
“按照項將軍的說法,誰的人最先起事,誰的功勞便是最大的?”
項梁眉頭一挑,說道,
“難道不是如此嗎?”
“最先起事之人,必定要麵對秦軍的重軍進攻,當然是大功!”
“怎麼?趙王想要這大功?“
趙浪想了想,笑著回道,
“既然如此,哪又有何不可呢?”
聽到這話,項梁頓時愕然,隨後大笑道,
“趙王是想和大秦的三十萬邊軍一決高下?”
項梁不擔心邊軍會出現大秦腹地,因為縱橫家張禮早已傳來消息,三十萬秦軍會被匈奴,胡人,高句麗牽製。
但如果趙浪想要在趙地起事,那就在一旁的三十萬秦軍不滅了他才怪。
趙浪這時候回道,
“誰說本王要在趙地起事了?”
“本王就在雲夢澤之中起事!”
項梁微微一怔,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說道,
“你要在雲夢澤之中起事?就憑那些泥腿子?”
“恐怕你今日起事,明日便會被秦軍剿滅!”
趙浪淡然的回到,
“這就不勞項將軍費心了,隻是到時候,本王會借助大江的河道,來運送軍士,項將軍不要阻攔就是。”
“當然,項將軍如果不想將這大功給本王也無妨。”
“隻是,這韓王的位置,必須歸還韓王成!“
項梁目光閃爍的看著趙浪,很快,便說道,
“好!此事便依趙王所言!”
“隻要趙王肯第一個起事,本將軍,就願意同時奉韓王信和韓王成!”
“韓之故地一分為二,他們可以各憑本事,同時發展!”
一旁的韓王信聽到這話,臉色不由一變,想要說什麼。
卻發現項梁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他這才發現,這場決定韓王歸屬的談判,卻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再看向對麵時,就發現趙浪正和韓成說著什麼。
很快,對麵的韓成走了出來,說道,
“本王願意和韓王信共存。”
項梁頓時點頭,冷笑道,
“那此事,便這麼定了。”
“那敢問趙王,你準備何事起事?用何名號?”
趙浪淡然說道,
“等秋收之後,本王自然就會起事。”
“至於名號,本王現在還沒有想好,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其實趙浪心中早已經有了打算。
他這一路,已經弄清楚了農人的慘狀,所以無論是為了農人,還是為了打擊項氏。
他覺得,那一句在華夏曆史上不可或缺的口號,是時候出來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