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布滿了陰雲,將整個天空都染成灰黑色。在似乎永遠不會有陽光,卻定時會有黑夜降臨的地方,飛艇的螺旋槳劃開一層又一層的陰雲。這些可怖的陰雲中不僅含有水汽,還有成分複雜的毒煙,以至於肉眼觀測陰雲外表,無法預測是否會下雨。
飛艇的駕駛員在麵前的操作盤上按了幾下,滴嘟滴嘟地聲音響起,屏幕上顯示預計下一次降雨是二十七分鐘後。
“夥計們,加快速度了!”他打開對講機的開關,“我們要在半個小時內返航至那蘇利亞!”
那蘇利亞是距離他們目的地最近的補給點。
雖說陰雲降雨的範圍並不會很廣,但避開降雨是幾十年來跑這條航線的人留存下來的經驗。
同在駕駛室的安全員催促後倉的人加快速度做物品分類。等關掉了對講機,他才對駕駛員說:“我們隻是去倒個垃圾,花不了多少時間,隻要按照預定速度開到指定地點,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次出發得太趕了。”駕駛員抱怨道,“如果在起飛前就做好物品分類,那麼直接飛到預定地點,倒完垃圾就可以直接返航。到底為什麼一個月內飛那兒兩次啊?”
“這誰知道。上麵的人決定的。”安全員聳了聳肩,“聽說是幾個大人物在狂歡會玩得過火了些。有些垃圾是不能留太久的。”
“都是垃圾,有什麼不同?”駕駛員嘟囔了一聲。
但他想起那些“獵人”們,又覺得擁有“能力”的人留下的物品,不是他這種普通人能夠評價的。
他操控著飛艇往預定的目的地飛去。視覺範圍內那些像是會生出活物一樣的“雲”讓他心生不適。他一邊想著等多跑幾趟攢夠了錢就不開飛往“不可說地區”的飛艇,一邊手腳麻利地做好開艙準備。
飛艇越過沙漠地帶,又越過烏黑粘稠的“河”,開進隻有世界上少數人才知道的“不可說地區”。
是全世界用來傾倒垃圾的地方,被認為是“不存在”的區域。
飛艇懸停在半空中,艙門打開,大批看不出原本樣子的被打包的“垃圾”嘩啦啦從半空中落下來。幾分鐘後,垃圾艙門清空,懸停在半空的飛艇便關上了艙門,重新升空。飛艇消失在陰雲上方,準備返航。
而落下垃圾的“街道”上,原本的垃圾山更高了三分。
看似杳無人煙,隻有垃圾的地方,跑過幾隻畸形的老鼠。
飛艇嗚嗚的聲音逐漸消失,垃圾山附近突然出現了幾個人影。他們從四方圍住了垃圾山,在警惕地打量彼此後,身影飛快地衝上垃圾山,弓起背開始“尋寶”。
垃圾山太大了,於是第一批來“尋寶”的人避開了其他人,隻迅速地在新增加的區域裡找尋食物或者可以用到的各種工具。
但漸漸越來越多地人出現在這個區域。
於是找到食物的人大部分都狼吞虎咽直接塞進嘴裡,少部分找到“工具”,或者一些“武器”(鋒利的貼片,或者其他可以用來攻擊的用具)的人,則小心翼翼護著他們找到的物品,迅速消失在由不同垃圾組成的街道裡。
先來的人很快就有了收獲,後來的人有些選擇自行去垃圾山上尋寶,有些選擇直接攔住已經有了收獲的人。
毫無克製地戰鬥就在垃圾山旁邊爆發,鮮血橫飛間,那些還在尋寶的人都不約而同加快了速度。
垃圾,臟水,汙漬,混合著路邊原本就有的毒氣與血汙,讓剛落下來的,“乾淨”的垃圾,也在很短的時間內染上了灰紅色——雖然用乾淨來形容垃圾,本就不怎麼恰當。
仁王看著這一幕。
這樣的場景對他來說太超過,也太不真實了。
再加上通過小屋的窗口看外麵的場景,原本就像是透過監視器,或者TV電視。他幾乎以為自己是在看什麼付費電視台的限製級節目。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仁王有些機械地往自己嘴裡塞了個巧克力。
這是之前活動積分兌換的小屋道具裡麵定時更新的。
小屋道具隻能通過活動來兌換。在去過係統來源的那個世界之前,係統活動是定時開啟的,每四個月會有一次,通過完成任務獲得任務積分,再用任務積分來兌換道具。
仁王從前隻覺得這種兌換活動沒什麼意思,獎勵泛泛。他會在係統的幫助下去到其他星球,完成一些難度不定的任務,得到任務積分,而任務積分也隻能用來兌換商場裡存在的小部分道具,比如體力瓶,又比如小屋的特殊家具等等。比起那些積分可以兌換的東西,去其他星球的那些經曆不是更寶貴嗎?
仁王更看重在不同星球冒險的經曆,便也不吝惜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