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普拉斯退役了很多年了,最擅長草地比賽,最不擅長的就是紅土場。
但仁王難道隻能在紅土場幻影上場紅土場的選手嗎?那不是限製住了自己。
如果從技術分析來看,桑普拉斯的打法,和費德勒的打法可以算是一個係列的。他擅長發球上網,擅長告訴發球和快節奏式的進攻打法。這不意味著桑普拉斯不會反拍,不會底線防禦反擊。知名網球選手什麼打法都會,可以說他們擅長什麼,但不能說他們不擅長什麼。
瓦林卡的速度劣勢也是相對於頂尖選手來說的,普通人上了球場和瓦林卡對決隻會被人遛到暈頭轉向。
仁王選擇桑普拉斯,是他打算第一場儘己所能進攻。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現在心口有一股火,也憋著一股勁兒,這股勁兒得用在對的地方,不能就這麼讓它散了。
況且發球上網這樣的戰術在比賽的強兩場用處會比在比賽的後期大。
就算有呼吸法,體能的消耗也是存在的。在開場體能充沛時仁王可以用一些理論上不適合在紅土場的打法來打亂對手的比賽節奏,等到了幾個小時以後,他的體能就算不斷恢複,爆發力和速度也會比開場時遜色了。這是人之常情。他又不是機器。
比分已經交替上升到3-3,再一次發球局時仁王幻影成桑普拉斯,直接發球上網時,納達爾一時間錯了拍,讓仁王直接得了分。
這本身也是桑普拉斯的拿手好戲:發球直接得分。
納達爾在心裡嘖嘖稱奇。
幻影這樣有特色的招數他當然早就聽說過了,隻是這次法網正賽仁王還沒用過幻影。資格賽和博格的那場比賽他倒是看了,隻是那場比賽仁王幻影的對象對納達爾來說很是陌生。精神力可以改變對手和現場觀眾的“視覺”,又不能改變攝像機錄下來的畫麵,因此在他看來,仁王和博格的比賽也隻是和現在這場比賽一樣,節奏不斷切換罷了。
現在他才真切體會到幻影是怎樣的招數。
納達爾正式成為職業選手每兩年,還沒開始他的巔峰期時,桑普拉斯就退役了。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代。
他當時也研究過桑普拉斯的打法,距離現在也有十幾二十年了,再看到對麵的仁王時,塵封的記憶不由自主從心底湧了上來。
他也發覺了自己現在的狀態:很明顯理智裡對麵應該是仁王,但不管是心理還是精神力,都不斷暗示他,對麵是桑普拉斯。
他視線裡出現的也是桑普拉斯,因為年代關係還帶著一點古怪的濾鏡效果。
不斷“想起來”的記憶和精神力的認定,讓納達爾打法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
網球對決實際上也是見招拆招,因此在仁王發球上網後,納達爾自然會選擇直接將球吊回底線。
仁王這一次沒有選擇跳高攔截球,而是踩著小碎步往後場退去。
他回球時給球加上了旋轉,明明才追到後場,在回過這個球後又上了網。
這並不符合邏輯的上網方式讓納達爾措手不及,沒來得及第二次回網前(仁王後退時他也為了回球調整了自己的站位,往後場移動),仁王的球就到了。
“30-0!”
驚人的移動速度讓納達爾眼神動了動。
他回想起剛才仁王後移時踩著的小碎步和後躍時身體的姿態,有些不確定當時仁王的發力位置與技巧。
紅土降速的效果時雙向的,這讓仁王能夠在上網後又迅速回後場,再繼續上網。大部分球迷看不懂仁王在乾什麼,他們覺得這樣的腳步移動有些徒勞,但納達爾知道,這是仁王在利用自己的速度強行撕開防線上的漏洞。
這樣的招數用不了多久,但顯然仁王很快又要變招了。
這小鬼還有多少招數可以用呢?
再“變身”成其他人嗎?
許多現在的球迷隻是聽過桑普拉斯的名字,都沒有關注桑普拉斯這個早在二十年前就退役了的“老家夥”。他們見仁王變臉,知道仁王用了他的招牌招數,還和周圍的球迷議論起來。
“這是誰?”
“桑普拉斯吧?”
“納達爾和桑普拉斯有什麼關聯嗎?”
“……應該沒有吧?我可不記得有,如果有,麻煩今天雜誌報道一下。”
“你這麼說雜誌編輯又聽不到。”
一個球迷信誓旦旦:“仁王難道會選擇毫無關聯的幻影對象嗎?他和博格的那場比賽就能看出來,仁王他選擇幻影對象是很謹慎的。所以桑普拉斯一定和納達爾關係。”
其他人都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但實際上仁王就是隨便選了一個擅長速攻又幻影過用精神力完成過鏈接的幻影對象。
沒選以前的老同學而選了並不怎麼熟悉的曾經的網球傳奇,是因為他今天是認真想要贏,而不是像玩點什麼。
麵對納達爾,他可不想因為小小的玩鬨想法而最終功敗垂成。
……Puri,這個詞語可以這麼用的吧?
仁王看了一眼對麵的納達爾,發現分明沒有打過招呼的對手此時對他笑了笑。
仁王也回了一個禮貌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