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可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對他的複雜評價。
他保持著自己的雀躍心情,和種島前輩簡單商量了一下打法。
仁王的係統功能擁有對雙打的實力加成。他和種島前輩維持了許多年的友誼,代表友誼的好感度也刷到了挺高的等級,因此雙打的加成比例並不低。這意味著他們在球場上發揮出來的默契度和實力能夠有足夠高的保底。
許久沒打雙打,他和種島前輩也沒辦法做出太複雜的配合,但兩個人幾天前打過的那場國家隊名額決定賽,仁王用旋渦牽引不斷引出種島的精神力,又不斷進行精神力和異次元的對撞,這讓兩個人對彼此的精神力都有水平線上的了解。
那場比賽種島在仁王的誘導下拿出了自己的底牌,仁王也給種島展示了足夠多的招數和變化,這讓他們今天的配合難度降低了許多。
“仔細想想,你不會從那時候開始就計劃好了今天的比賽吧?”種島開玩笑道。
這樣分析也是有理有據的。他太了解仁王了,一看仁王的表情就知道仁王是真的在期待雙打比賽,那麼為了促成自己的雙打比賽和雙打搭檔,做點什麼不是很合理的嗎?
種島可聽說過,仁王在立海大時的固定雙打搭檔就是他從高爾夫球社“騙”來的。
仁王聞言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種島,原本以為種島在開玩笑,卻發現種島的眼神頗為認真。
仁王:“……”
“Puri,前輩,你越來越有自信了。”他說。
種島:“我當然很有自信。”
他知道仁王在暗示他自作多情,但種島是會因此而尷尬的人嗎?當然不是。
在猜球拍決定發球權時,高阪和岩崎看了看仁王和種島,便發現了屬於這兩個人的默契和已經開始配合的精神力。
難道這兩個人真的能將雙打打好?
潛意識裡忌憚仁王也還是在忌憚仁王的單打實力,但此時岩崎和高阪對視一眼,互相都有些不妙的預感。
預感在第一局時就成真了。
仁王和種島考慮到兩個人的狀態,選擇了變化性更強也更有包容度的澳大利亞陣型。仁王起手式開球時種島很自然地調整了自己的站位,兩個人表現出來的對雙打的熟稔度都出人意料。
雙打的發球也是有細節上的配合的,最能夠體現這一點的便是兩個人的站位。
高阪和岩崎在用澳大利亞陣型發球時也會自行調整站位,此時他們看著仁王和種島的選位和移動方式,便知道這兩個人都不是雙打新手。
仁王的發球是正手側旋發球,壓的是雙打的邊界線。
岩崎和高阪雖然都有些心驚膽戰,可進入比賽後還是直接集中了注意力。
仁王的這個發球精煉又乾淨,卻並不刁鑽,後場的高阪奔跑去接球時岩崎也在前場移動。種島也跟著移動了,始終保持對岩崎跑位的牽製。
仁王也在移動,做的便是掩護和防守的工作。
高阪控製住球,讓球在球拍的最佳擊球點停留時便發現對手的站位並沒有漏洞。
這一球如果不能利用漏洞得分,那不如選擇更穩重的方式。高阪轉動了手腕,中規中矩地回擊了這一球。
而這時種島腳步一錯,直接利用縮地法,沒等這球落地就在前場截下了這個球。
岩崎一時間沒跟上他,種島便放短球直接得分。
高阪注意到在種島使用縮地法時,後場的仁王也跳步到了能夠消除陣型破綻的位置。
他們倆很擅長澳大利亞陣型,高阪直接就確認了這一點。
澳大利亞是很適合初學者的,易學難精的陣型,有許多變體,也能兼容不同的打法。隻是一球,高阪就知道,仁王和種島對澳大利亞的理解很深,對這個陣型的掌握度也很高。
仁王說的,更擅長雙打,難道是真的嗎?不是欺詐師的謊言?
那種島呢?
是和仁王關係好才能夠打得這麼有默契嗎?
如果種島是後場,那麼高阪能夠直接評估出種島的雙打水平。但種島現在在前場,方才得分的一球是仁王在配合種島站位。那麼種島到底對這個陣型掌握得如何,便還不能直接下定論。
隻是高阪和岩崎都有了不祥的預感。
他們不會真的……在雙打上翻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