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為仁王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
不少媒體專門來到了宴會上,比起說慶功,這更像是個應酬場合。
按照慣例,每個大滿貫冠軍也都會有這一遭,第二天天亮以後更多的采訪邀約和代言邀約也會不斷發到仁王手中。
納達爾拿了太多的法網冠軍,仁王從他手上拿到的法網冠軍含金量十足,自然引人關注。
而今晚一旦過去,第二天的仁王,身價就和今天的仁王不一樣了。不管是代言費還是簽約費,哪怕是去年剛和俱樂部續的合約,拿到這樣的成績也可以直接找俱樂部商談合約更新。
仁王倒不是在乎錢,而是他拿到了這個成績,就該有這樣的待遇。
行業內的潛規則有不好的部分,當然也有好的部分。類似這樣的潛規則能夠更好地保護球員的利益,仁王不會去打破這樣的規則。
和朋友們的慶祝定在了第三天。
忙完了該忙的事務,再和朋友們見麵時大家也沒有比賽當場那麼興奮了,也能在仁王麵前表現得更優雅一些。用優雅這個詞時為了對比決賽當場仁王舉起獎杯時大家不受控的興奮。那可是大滿貫獎杯,不管現在是不是職業選手,那都是他們曾經有過的夢想。
其實仁王當天晚上去參加酒會,第二天去商談合同的時候,這些立海大的小夥伴已經提前聚過了。
職業運動員們對飲食和水都有高要求,不打職業的反而可以狂歡。最多最多就是因為真田和柳看著,大家都遵守不滿二十歲不喝酒的規則,用汽水來代替。
等仁王來了以後,他也拿了汽水。
真田用不讚同的目光看著他“你之後還有比賽,不能因為一場比賽贏了就……”
“少說兩句,真田。”仁王打斷了他,“我的飲食控製可比你想的要嚴格。”
這主要是因為他自己養了一個專門的團隊,於是擁有自己的營養師,能夠根據他當前的身體狀況調配飲食。並不是說是營養餐就適合每個人的。
仁王的理念一直就是,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但是該放縱的時候就彆想東想西。
高興的日子也少不了仁王和真田的吵架,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兩個人就是生活習慣和理念處處都南轅北轍,在這樣的前提下有信任對方的實力和人品,總之是很複雜的關係。
點到為止和同伴們乾了杯,又在聚會的餐館的留言牆上寫了日語名字。運動員粉絲追比賽而很少追星,就算留言也不會受到關注,完全可以享受和普通人一樣的朋友聚會。
休息幾天以後,仁王又開始準備之後的比賽。
理論上運動無國界,很多事情的博弈運動員要懂得避開,因此今年的溫網,俱樂部專門找了仁王談話。
仁王沒有拒絕參加溫網。
國內國家隊的選拔也不會因為他不參加就主動將他剔除出名單,換個說法是,現在是他願意加入國家隊他就可以進入國家隊了。仁王知道這一點,也就不拒絕在空出的時間裡參加比賽。
除去溫網以外,緊跟著法網的荷蘭公開賽,梅賽德斯杯網球賽等都是ATP巡回250賽。
仁王沒打算所有比賽都參加,他按照教練團隊推薦的比賽間隙來安排自己的賽程。
今年溫網的參賽人比去年多一些,卻還是沒有往年來得繁榮,來自俄羅斯的選手基本放棄了溫網。ATP賽事方也還是沒有讓溫網重回四大滿貫行列的意思。這其實意味著溫網賽事降級,而一旦賽事降級,就有一部分選手會放棄這個級彆的比賽。
草地是仁王擅長的場地,不如說所有場地中,他最擅長的就是草地。
呼吸法和念力在這樣的場地中總能發揮出更大的效果來。
法網和納達爾的比賽讓仁王吸收了不少經驗,再加上場地的加成,仁王在溫網奪冠的曆程比法網還要順暢。
現在沒人說他是“幸運奪冠”了。
國內網球圈子已經開始瘋狂,媒體的吹捧也愈發誇張。仁王本人不會因這些評價而動容。他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也對自己的實力有足夠的認知。
美網的比賽在戴維斯杯團體賽半決賽之前進行。
仁王在美網遇到了越前,並且又一次打敗了這個小武士。
日本曾經的網球之神是越前南次郎,而仁王在拿到法網冠軍時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神。
越前南次郎當年拿的是美網冠軍。他本人主要在美國發展,拿的美國綠卡,對手和朋友也主要集中在美國。仁王則很明顯是在歐洲出名的,又先後拿了法網和溫網的冠軍。
美網是硬地標準場地,打法和紅土,草地都截然不同。
有些球迷認為在美網仁王會陷入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