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1 / 2)

這個暴富的年代還是供小於求,隻要有貨就不愁賣,有門路的去批發市場賣汗衫一天都能賣出上千件,日入五六千。

所以,柳薇對這個日收反應平平。

柳薇當場就給師傅們結算了雙倍工資,又一人發了20塊錢獎金,周朵朵和韓彤彤兩個小朋友也有。

這下無論之前再累,錢一捏在手裡,什麼疲憊都一掃而空了。

過會兒吃飯的時候,劉燕兒就聊開了,“姐,你家裁縫店每天日產上百的量,以後光憑你一個服裝店,消化不了吧。”

這是很明顯的事。

今天賣這麼多,除了傳單的作用,還有新開業打折的原因,不可能每天都能賣出去這麼多,以後一天最多幾十件。

售出數目遠遠小於生產量,馬上就要入秋了,柳薇倉庫裡還壓了很多貨,都是夏裝,難道就留著吃灰?

柳薇聽弦音而知雅意,笑看著劉燕兒,“想做什麼,說吧。”

劉燕兒給柳薇倒了一杯果汁,嘿嘿笑著:“姐,我能從你這拿點衣服出去賣麼?”

“能啊,怎麼不能。”柳薇道,“我以雙倍出廠價批發給你,怎麼樣?”

劉燕兒眼睛一亮,高高興興地跟柳薇碰了下杯,“成,多謝姐,等我發財了請你吃飯!”

柳薇被她逗笑,“那你準備拿多少貨?”

劉燕兒想了一下,道:“先拿個300件,你看行麼?”

“行。”柳薇爽快道。

一件衣服到了商場上,在原價上翻七倍都是合理的價格。隻不過出售地點不一樣,麵向的顧客群也不一樣,價格如何調整,賺多賺少,全看劉燕兒自己。

而桌上,聽著兩人談話,唯一的男師傅有些坐不住了。

男師傅叫柴茂才,他放下筷子,手在有些問題的腿上搓了搓,緊張地問:“老板,我能和燕兒一樣,也批發點衣服去賣嗎?”

和他一起被劉燕兒帶過來的姑娘牛青青詫異道:“柴叔,你不乾裁縫了?”

柳薇也看過去。

柴茂才忙搖手,“不不是,我是想批發一些拿去給家裡人賣。”

今天賣出去這麼多衣服,最主要還是衣服的款式好,拿出去彆人絕對搶著買。既然有現成的賺錢路子,柴茂才當然不想錯過。

其他人一聽,也忍不住意動了,看著柳薇欲言又止。

柳薇放下杯子,道:“你們誰想批發的,都舉個手示意下。”

除了兩個小孩,已經跟柳薇商量好的劉燕兒,以及因為家裡沒有其他人隻能一臉可惜的許櫻子,其他人都舉手了。

柳薇心裡有了數,道:“這樣吧,庫房裡還有很多存貨,目前你們每人都先拿五十件試一下,第一次拿貨,先賣再給錢。”

目前每天的日產量就擺在這裡,在柳薇的攤子沒有擴大之前,產量很快就會跟不上眾人的需求量,隻能到時候再做統計,把貨勻著賣。

眾人都沒意見,能多賺一塊錢也是賺了,沒什麼不高興的。而且聽他們老板的話,這樣的日子不會持續多長時間。

吃完飯後,眾人懷著興奮的心情各自結伴回家,心裡都期盼天快點亮,然後就能讓家人來拿貨去賣,賺錢了。

之後的日子,柳薇利用頭天晚上和翌日早上九點那個時間段,把當天做衣服需要的材料準備好,然後再去服裝店賣衣服,賣到下午五點就準時關店回家。

劉燕兒和幾個師父的批發生意也做得很好,他們不在一處賣衣服,沒有競爭的關係,隨便找個廠子門口蹲下,一個吃中飯的時間就能把五十件賣光,可以這樣賣好多天。

眾人每次數著鈔票,都是痛並快樂著——可以賣的衣服還是太少了,這得少賺多少錢!

但不管怎麼說,大家的生活壓力都大幅度減輕了。

就拿之前被家裡哥嫂嫌棄的女知青,因為有了工作,還給哥嫂提供了賺錢的路子,現在兩人對她不要太客氣,也再不說什麼吃白飯的鬼話了。

縫紉師父們每天再忙都樂意,做到下班時間都還不太想走,覺得哪怕再多做一件衣服,明天賣衣服的家人也能多賺一點兒。

劉燕兒也大喊可惜。

她拿到那三百件衣服,就搭上家裡開長途車的大哥的車,把衣服賣到彆的城市去了。

劉燕兒回來後激動地跟柳薇說,她衣服的款式太好了,在外麵超級受歡迎,就算她把衣服價格提高到批發價的四倍,也是被搶著買。

這一趟出去,她淨賺七千多。

柳薇笑道:“再賣一趟,就該是萬元戶了。”

也該劉燕兒賺錢,柳薇可是知道,目前路上的車匪路霸多得不行,沒有兩下子都不敢隨便開車上路,身邊隨時得帶防身的工具。而且,頭上還有個投機倒把懸著,劉燕兒這趟出去,也是冒著險的。

當然,劉燕兒看著是個表麵大大咧咧其實心中極有數的人,這些不需要柳薇多嘴操心。

劉燕兒被柳薇說得美滋滋的,但還是謙虛道:“比姐你還是差很多啦。”

柳薇服裝店的生意,開業最火熱的是頭幾天,但之後也沒差到哪裡去,日收入過百輕輕鬆鬆。

加上庫存消耗完後每天最低一百件衣服的批發收益,保證了柳薇最低日收入也能超過一千,這麼算下來,光剩下這個半月柳薇的總收入就超過了一萬五。

之前囤下的貨也給柳薇帶來一萬多的收益,現在柳薇手上的資金已經有兩萬多。

劉燕兒眼饞得不行,問柳薇,這次能不能再多拿點貨走。

柳薇把庫房打開給她看了一眼,裡麵空空,劉燕兒痛苦地嗷一聲,感覺大把鈔票從自己眼前飛走。

劉燕兒催道:“姐,你這生意該擴大了。”

這事兒不用誰催,柳薇早已經在著手這件事了了。

擴大產量代表著人數的增加,前兩天柳薇已經跑去工商局進行了經營性質變更。從此她的裁縫店變成了小小的服裝廠,雇傭人數不再受限。

不過增加人數的話,目前的場地就不夠了,柳薇需要重新找更大的房子。

到時候把人全部遷過去,把現在住的院子重新空出來。

未免以後折騰來折騰去,這次柳薇直接打算買房。

這事也不麻煩,柳薇底下有許櫻子這樣雖然是租住但一住就是五年的半個本地人,也有從小就住這一片的本地土著,找她們問一問,很容易就得到哪裡有賣房的信息。

最後柳薇買下一座三合院,麵積很大,她將前麵修一道圍牆,中間留一道門,中間加蓋起來,再將周圍三麵的房子連接打通,裝好水電,一個可寬鬆容納60人的小服裝廠就改建好了。

房子弄好,一應材料也正式簽了合同,定下新的送貨時間。用陸陸續續換來的縫紉機票,柳薇一次性購來60台縫紉機,新增兩台拷邊機,其他雜七雜八不可或缺的製衣工具都新增了數額。

一切準備完畢,剩下的,就是招人了。

這次的招工啟事除了貼在現有的院子門上,在服裝廠門上也貼了。

這個消息又在周遭蕩起了一陣漣漪。

之前柳薇雇傭了不少人,周邊鄰居裡有等著看她被割尾巴的,也有人真情實意地替她擔心,還有一些是暗自觀望的。

後來見柳薇不止沒被找麻煩,生意還越做越大,她手底下的那幾個縫紉師父,據說有人最高的一個月工資已經超過了九十塊,最低的也有七十多,比工廠裡一些技工師傅工資還高!

這個消息當初傳出來時,好些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後沒去柳薇那參加招工的人,悔得腸子都青了。

現在聽說柳薇又要招人了,當天中午就有好幾個人找去她的服裝店。

隻第一天,柳薇就招了二十多個。

這次柳薇除了招縫紉工,還要招能幫她解決很多事的助手,現在攤子越鋪越大,以後不可能每件事都得她親力親為,那樣把她劈開也不夠使。

這樣的人,要求的條件自然不低,且符合這樣條件的,大多都端著鐵飯碗。

扔掉鐵飯碗來端私營企業的飯,放在這時候是腦殼壞掉才會乾的事。柳薇最開始也做好了很難招的準備,結果人招起來比縫紉工還快。

這人就是劉燕兒。

她笑嘻嘻地毛遂自薦,問柳薇,覺得她怎麼樣?

柳薇有些驚喜,也有些意外。因為她覺得劉燕兒這人很會來事兒,腦殼靈活,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也不大像喜歡在彆人手底下乾活的人。

柳薇打趣道:“你可想好了,跟著我,可不一定能賺到你賣一趟衣服的錢。”

劉燕兒一臉你彆逗我的神情,“姐,就你現在這架勢,衣服賣到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外貿都是遲早的事,我跟著你,喝湯也夠啦。”

既然劉燕兒不猶豫,那柳薇也自然樂意。

陸續的,剩餘的縫紉工也在幾天之內招夠,新建的服裝廠,可以正式運轉起來了。

柳薇將新招的60人分成六個小組,原先的六個縫紉工不再做流水線,而是提拔成組長,一人負責一組。

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柳薇設立了獎項,在保證了質量的同時當日產量最高的小組會得到一筆獎金,累積到月底發。

柳薇現在也隻負責出款式樣子,不再打版裁樣,交給了幾個小組長。

柳薇還設立了設計獎。

衣服這種東西,縫紉工隨便拆拆就知道怎麼做,一個款式最多賣個一周就有仿款了。雖然她的衣服有商標名稱,但顧客群基本不會在意這些,覺得穿起來差不多就行。

現在還沒有那種盯著抄的人,不然她這邊頭天款式出來,第二天就有仿款。

所以款式的設計,需要又新又快,柳薇鼓勵大家提供設計樣式,全車間的工人都可以參與,如果最後製作賣出,廠子會給設計者按比例提成。

廠子裡現在做的是秋裝,產量低於夏裝,但60個縫紉工的服裝廠,每日總產量也不會低於一千五百件。

這些數量,最初幾天光是縫紉工的家屬們就可以消耗完,但後麵能賣的地方肯定會逐漸飽和。

柳薇從開始就沒想過隻靠這種方式。

前麵兩個月,朵朵女裝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受到吸引的不止是本地商人,還有外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