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引怪,林天賜也算是頗有心得,簡而言之就是開個嘲諷趕緊跑罷了。
艾薩克很可能是個吟遊詩人,他引怪或許會使用那些和仙樂一樣具備種種特效的魔法樂曲。
如果林天賜沒有穿越在東神州,而是穿越到了西方稱為吟遊詩人可能也會很牛逼,他那破鑼嗓子配合詩人的種種神奇能力說不定殺傷力成倍提升……
不過艾薩克並沒有像林天賜想的那樣去撥弄手裡抱著的裡拉琴,而是打開腰包,從裡麵取出一支裝在試管裡,呈現出乳白色如同乳膠似的液體。
這是聖水,通常隻有牧師能夠製造的特殊消耗品。
冒險者出門在外,碰上骷髏僵屍這種有實體的怪物還好說,劍之類的利器不好使可以上錘子去砸,但如果碰上幽靈這種物理攻擊完全無效的怪物,那就十分蛋疼了。
這時候隻要把聖水抹在武器上,就能實現短時間內起效的附魔,必要的時候還能丟出去當手榴彈用。同類物品還有熾火膠和強酸扁瓶,不過後者抹武器上,就要做好武器用完隻能扔了的打算。
其他地方可不像東神州有修士整天轉來轉去等著驅鬼,野外旅行中撞上不死生物的概率非常高,所以聖水哪怕不算便宜,隻要有能力,冒險者手裡都會準備一點。
艾薩克並沒有像正常使用聖水那樣抹在自己的刺劍上,而是拔掉塞子朝身前五六米遠的空地上撒過去,地麵積累的一層灰塵似的負能量遇到聖水立刻如同沸騰了一樣翻滾起來,聖潔的粘液落在地上,也快速變黑,最終變成了一團如同黑膠泥似的玩意兒。
和東神州崇尚的五行不同,也與四元素互相克製的理論不一致,正能量和負能量即光與暗是互相克製的,也就是說雙方打對方都能打出暴擊,重點是看誰的體量更大一些。
所以落入種植園的陽光會出現一種冷光的感覺,落地的聖水也會被龐大的負能量給侵蝕掉。
大質量的正負能量對撞的話,在互相淨化侵蝕的過程中會迅速爆發出更加強大的無屬性能量,通常是以爆炸的形式釋放出來,這個過程中是十分危險的。
一瓶聖水的量還遠不到會爆炸的階段,不過這對負能量而言就如同開了嘲諷的挑釁。
不死生物本質上就是靠負能量驅動的屍體,周圍負能量的變化以及對正能量的感知都非常敏銳。
本來白天應該躲在暗處的不死生物,很可能會察覺到聖水所帶來的正能量,同時也會發現種植園進來兩個活人。
不死生物也同樣都極為仇視生者,簡而言之,艾薩克撒了瓶聖水的舉動,對於不死生物而言比什麼嘲諷引怪都好用。
話說回來,艾薩克絕對是經驗豐富的冒險者,如果是那種很少出門的家夥,不會想到用聖水引怪這一招。
而且他提出引怪這一提議本身,也說明他對種植園這附近的情況十分熟悉。
兩人始終都沒有太深入種植園內部,還在門口附近的位置,加上又是白天,這種情況下不會遇到任何不死生物才是正常的。
但艾薩克卻提議引怪,說明他覺得繼續深入的話,有可能陷入包圍之中從而神作。
這人真的是單純因為任務順路才湊過來的本性自來熟,還是另有目的?
林天賜一般不會懷著惡意去揣測彆人,不過出門在外,多長幾個心眼總是沒錯的。
也就當聖水被腐化成一團黑膠泥的同時,艾薩克耳朵一動:
“來了,林先生可要多注意。”
艾薩克是吟遊詩人,‘聲音’是吃飯的根本,自然耳聰目明,畢竟貝多芬那種隻能算極少數。
林天賜隨著修為的提高,六識的感知比以前同樣靈敏了不少。哪怕以肉眼觀察並沒有看到任何除了枯木以外的東西,但就在艾薩克提醒的時候,林天賜有一種被什麼東西盯上了個感覺。
腰間的告警玉牌也從羊脂玉般的白色,慢慢轉變成了胭脂紅,且紅色的程度正在逐漸加深。
最終,當顏色逼近深紅的時候,林天賜聽到了一陣如同水下翻滾出氣泡的聲音,而聲音的來源就在地下。
一隻隻渾身慘白成半透明的幽靈從地下鑽出來,他們的臉部已經完全沒有五官的存在了,就剩下一張可怖的大嘴空洞的虛張著。
這是無貌惡靈,不算多強大的不死生物,等級約為15~20級左右,對林小哥兒來說叫他們五毛惡靈其實也沒差,反正都是打醬油的。
數量倒是有點多,從地下浮現的蒼白色鬼影密密麻麻的排成一個圈,把林天賜和艾薩克給圍在裡麵,粗略一算少說也有二三十隻。
不死生物對生者的仇恨取代了理智,幾乎在冒出來的同時紛紛長大大嘴,無聲的咆哮著朝兩人衝了過來,像是慘白色的浪潮。
對付幽靈係的不死生物其實比對付骷髏或僵屍要麻煩一些,最蛋疼的地方在於不含魔法效果的武器無法對它們造成任何傷害,就跟打一團空氣似的。
缺點是幽靈係不死生物的攻擊力和攻擊手段普遍弱雞,這一點無貌惡靈也是一樣的。
它們撲過來,就是唯一的攻擊手段,主要靠身上的負能量去侵蝕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