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就是,兩個知青被派去看電影,然後回村來講電影,他們看來看去都是一部《賣花姑娘》,回來講得卻是法國。在那個文化貧瘠的時代,這個小村中的人,得到了遠比外麵世界的人更多的文化享受,然而也僅是如此而已,電影內容在離開了兩個知青的說書場後,村民的生活並無任何變化。
故事中處理最好的部分是山中美少女小裁縫,她本來是個文盲,卻在聽來的的影響下,離開了這個山村,而關於她的下落,編劇巧妙的打亂敘事順序,給出了一個精彩的懸念。
當然,這個故事也存在著不少在宋錚看來,十分突兀的瑕疵,首先就是作者過於小資情調了,對於整個故事的描述顯得患得患失,無所適從,最後隻沉迷於對自己青春的回憶。
而且,那種對回憶的沉迷,讓電影的後半段非常不靠譜,知青在離開村莊多年之後,在村莊要因為修水壩而被淹沒之際,他又開始想念這個小山村,跑回即將被淹沒的山村去懷舊。
在這裡,作者似乎已經完全不顧故事的真實性了,居然讓一個十多年前還全是文盲的村子有了在水潭中放紙燈的傳統,還有什麼把思念寫在紙燈上雲雲的鬼話。
其實,作者的意思很明顯,象征現代化的水壩淹沒了代表傳統的小村,所以以後的人們再也看不到那些水燈了。
隻是那些水燈完全是作者的臆想,他一脫離讓他受苦的山村就忘記了那裡的愚昧和苦難,那些水燈隻能證明文化相對主義者的自私與愚蠢。
雖然存在著這些可以被稱為硬傷的瑕疵,但不得不說,這依然是個好故事,特彆是在故事的前半段,對於兩個知青和小裁縫之間的愛情,描寫的格外細膩,深刻,讓宋錚也情不自禁的被故事當中的任務吸引了。
故事中也並非隻有甜膩中帶著苦澀的愛情,同樣還有不少陌生人闖入陌生環境之後,帶著苦中作樂的心態,演繹出來的善意笑料,比如知青們為了討好村長,將莫紮特的奏鳴曲改名為《莫紮特想念毛.主.席》,比如知青們給村裡人講電影,帶領村民一起高呼巴爾紮克中主人公的名字,讓宋錚看著,也是忍俊不禁。
宋錚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劇本,又把王菁花帶來的原版看了一遍,還是意猶未儘,他總覺得,作者所要講述的還不僅於此。
“還不睡啊!”林欣如走過來,坐在了宋錚的身邊,靠在他的懷裡,看著他手上的劇本,“巴爾紮克和小裁縫,好奇怪的名字!”
宋錚笑了,事實上,他第一眼看到的時候,也覺得奇怪,一個法國大文豪和小裁縫能扯出什麼故事來,可是看完之後,他隻覺得很深刻,甚至有種將巴爾紮克所有作品都找來,看一遍的衝動,看看那些書裡到底都講了些什麼,才能讓一個原本天真到愚昧的山中小裁縫,勇敢的走出大山,去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你很喜歡這個故事?”
宋錚點頭。
“很想要演?”
宋錚還是點頭。
“如果你能演的話,女主角是不是~~~~~~~~~周訊?”
宋錚聞言一愣,看著林欣如,而林欣如的眼神卻在躲避,像是在掩飾著什麼特彆的情緒。
宋錚看著看著,突然笑了:“原來你還記得啊!”
林欣如坐直了身子,那種被彆人看穿了內心的感覺,讓她有些慌亂,站起身想要走,卻被宋錚一把拉了回來,直接倒在了他的懷裡。
宋錚就這麼俯身看著她,一句話都不說,隻是在笑,那種笑,讓林欣如覺得非常可惡,帶著點兒戲虐。
“我~~~~~~~~~~~吃醋了!”林欣如說完,臉就紅了,紅得格外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