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寧浩後來一直堅稱,對電影的很多改動,都是因為自己想要讓片子講述得更加明白:“我覺得說是沒必要的誤會,那我就修理修理,對吧,而且我也覺得確實是麵對廣大觀眾,還有小孩什麼的,你得讓人家把這個事情,把這個價值觀的事說明白了。”
關於審查的種種細節,寧皓則說他已經決定再也不對外界談起了,包括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曾經的製片,大家都三緘其口,害怕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甚至關於《無人區》第一次送審的時間,所有人給出的答案都是模糊的。
比較官方的說話就是在29年下半年,這部電影曾第一次送去審查,可沒多久就被打回來了,被打回的原因,也是這部片子“被禁”傳言中流傳最廣,同時也是最敏感的一條:29年,某地曾發生過區域性暴力事件,恰好跟影片拍攝地鄰近。
儘管電影本身沒有跟那裡有明顯掛鉤的內容,但是拍攝地區~~~~~~~這些東西,誰也不敢保證上邊會怎麼想的。
據參與過後期製作的工作人員說,在得知修改意見後,片子去掉了明顯的地域特色,地理位置也淡化了,就說是西部。
另外一個關於《無人區》被斃掉的主要原因,就是趙保華博文中提到的那個問題:作為國家公民安全的維護者警察,在《無人區》裡愚蠢而又無能。
趙保華在他的博文中特彆提到了警察的形象,因為在他看來,寧皓營造的無人區裡可以殺人越貨,可以敲詐勒索,可以逍遙法外,可以為所欲為,活動在《無人區》裡的人物,絕大多數是負麵人物。
另外,他還將這部片子所表現出的灰暗上升到了社會責任感的高度:最主要的失誤是丟失了藝術家的一份社會責任,這樣的藝術設定和藝術表現與國家形象不利,與國民形象不利,與公眾安全心裡不利。
於是,很多人都猜測《無人區》無法上映的原因就是因為因為片中警察的形象太壞,觸怒了有關部門。
寧皓前世在采訪時也談到了趙保華的這篇博文,他首先澄清,初審之所以未通過,並不是因為片中對警察形象不利而造成的。
爾後進行的種種修改,也都是他自己的主意:“我後來就想那是不是因為這個東西寫得太不清晰了,所以會讓這個老師看不懂,所以我就想應該把它再做得更清楚一點,要是很多人都看不懂,真覺得這是一個太壞人壞事的電影的話,我想了想,還是得把它調得明白一點。”
前世《無人區》最終還是選擇了修改,並且補拍一些戲份,很多人包括宋錚當時都非常好奇,為何選擇在一年之後,並且還是在原定檔期即將到來的節骨眼,宣布補拍戲份,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節,重要到能夠推遲上映。
於是第二波“傳言”開始發酵,大家普遍認為,這一定是審查沒通過,關鍵情節需要修改,隨後,寧皓表示補拍戲份將用於結尾,所以之後又有傳言稱這是總局下的命令。
最終上映的版本當中,補拍的那段長約五分鐘的結尾戲,發生在離無人區非常遙遠的城市,一個略有些陳舊的舞蹈教室裡,餘南飾演的角色坐在她的中學同學麵前,她們和孩子們一同跪在地上將榻榻米拚在一起,與之前的冷酷,甚至有些殘暴的場麵相比,這樣的結局顯得過於溫馨,還伴有煽情的音樂。
曾有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過,在一審之後,二審總局給出的修改意見是“成段內容需要整改”,所以之後的寧皓就按要求加了點戲,讓餘南重拍了幾場戲,跟著領導的意思修正,把結局更貼近主旋律。
當然,寧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則否認了結局的修改是迫於審查的壓力,並且表示,加入結尾純粹是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想再把故事弄得更清楚一點,結局更明朗一些。
事實上,“成段內容需要整改”是一句非常“虛”的意見。
據有關人士透露,寧皓在得到了來自上麵的意見之後,就開始重新找素材,選擇表演不過激的鏡頭,不過劇情沒做太大調整。
說白了,刪掉的內容就是暴力戲,《無人區》這片子最大的亮點,它挑戰了國產電影的暴力級彆,描寫人世黑暗的片子不少,但是用寫實風格玩暴力的很少見。
很可惜,這些足以載入中國電影史冊的鏡頭,都被刪減掉了,普通的觀眾永遠都看不到。
而寧浩為《無人區》做的最後一個大改動,就是在開頭加了一段關於猴子的旁白,講述人類的祖先猴子是如何通過互相協作,而與其他動物區彆開來的,這大概也是為了強調主題,避免讓人對接下來的故事有“不好的聯想”。
總之,一切毒是猜測,一切都是解不開的謎團。
不過至少在前世看來,《無人區》被斃掉,也催生出了很多事件。
比如《無人區》的男主角徐爭就曾說過,《無人區》如果在如期上映,或許就不再會有票房12億的《泰囧》,自己也或許不會被大眾定義為喜劇演員。
黃博則表示,以前和以後,都再也找不到《無人區》裡的表演方式了。
影評人們則認為,《無人區》是寧皓從影以來最具分量的代表作。
四年的時間,圈內圈外對於《無人區》的討論、假設從未停止。
不明真相的圍觀者對此片如何觸犯到審查者們敏感的神經、上映為何屢屢被叫停充滿好奇,許多或真或假的段子在網上、坊間傳了個遍。
整整四年,《無人區》更多時候,都是停留在拷貝車間裡,但出了車間外,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速度難以想象。
按照市場經濟學的角度,麵對213版的電影市場,29版的《無人區》這隻“期貨”到底“增值”了,還是“貶值”了?
寧皓就曾半開玩笑地說:“把它放那兒之後,我也不提它,中影也懶得提,最後我終於說,我修得也差不多了,我說咱也給上了唄,我說徐爭現在也貴了,黃博也貴了,對吧!捂了這麼長時間了,市場也好了,屏幕也從四千塊漲到一萬七了。”
事實上,寧皓的這個說法,也是業界普遍認為的意見。
首先,這四年間與審查間的“鬥爭”,就已經吸引到足夠多的觀眾好奇心,無數人都對這部電影翹首期待。
此外,《無人區》拍攝成本是兩千萬,這對於29年來說,或許還算是一筆不小的成本,但對於213年來說,或許僅夠支付“25億帝”的黃博,以及“12億”的徐爭片酬,如果再算上宣傳費的花,這部電影,基本隻要拿到萬就能回本。
也曾有國內的票房分析專家給出過一個較為曖昧的看法,認為與在213年相比,這部片子29年上映或許會更火爆。
在他看來,那時候的青年新銳導演鳳毛菱角,寧皓繼“瘋狂”係列之後的新作,也是當時大家都非常期待的作品,稀缺性與話題性都比現在要“熱”。
而市場到了213年,新銳導演早都已經扛起過億票房,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的薛小璐,《寒戰》的梁樂敏和陸見青。
再加上寧皓的《黃金大劫案》並沒有前幾部作品反響熱烈,或多或少會讓觀眾反應有些寡淡,而且去電影院觀影的觀眾,也和29年的不一樣了,每年都新增那麼多觀眾,他們的喜好,也都在改變。
前世出現的這些說法,或許很有道理,但是卻也始終隻能停留在猜測,假如的層麵上。
如今,《無人區》和前世的遭遇一樣,送審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結果,好不容易得到了結果,還和前世一樣,沒有原因,就是不能過審。
而宋錚想要死得明白,竟然都成了奢望。
沒有原因,什麼都沒有,就是不能過,天底下還有比這個更不獎勵的嗎?
這就等於一個嫌疑犯上庭受審,對方連證據都懶得出示,直接就宣判了一個無期徒刑,甚至連上訴的途徑都沒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