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英雄美人,本就是千古佳話,誰不願意有情人終成眷屬?
所以本以為這場戰亂能成就一段浪漫的“傾城之戀”,但誰料革離費了那麼多的周章才最終明白自己心中的真愛,結果卻眼睜睜地看著愛人死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此情此景,叫觀眾情何以堪?!
不錯,這樣的處理的方式確實避免了愛情在影片中的公式化路線,增強了影片的煽情度,同時亦令革離這一角色顯得更為真實。
他可以憑借自身的謀略和智慧領導梁城軍民保衛家園,對抗外敵,但卻救不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因此他縱是英雄,可說到底亦不過是個凡人而不是神。
不過話說回來,既是這樣的結局,愛情這條支線看點亦就大打折扣,那在此之前何必浪費那麼多篇幅來交代二人的情感發展過程?
並非是看不得愛情以悲劇收場,隻是早知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淡化這味如雞肋的愛情,把重點放在更能突顯影片主題的橋段上,令其結構更為緊湊。
最讓宋錚鬱悶的就是,看完這部電影,在被忽悠了大半天後,居然通過革離和奴隸的對話,突然發現,墨家原來並不同意派人救梁,革離是私自前往的。
那麼,墨家為何不願救梁?
趙軍的根本目的是攻燕,梁城擋道,因此趙國必定先克梁城,若為蒼生念,投降為上計,可將流血減少至最低。
至於革離挑撥梁民眾時,將趙軍妖魔化,諸如拉壯丁充公,將婦女淩辱,這樣的情況到底會否發生則不得而之。
事實上,如果沒有革離摻和,梁城求降,趙軍過境,相信這才是墨家期望的最好結果:不救反救。
可惜天下就有這麼一種人,以己為中心,執著去做誤國誤民的蠢事,片中重點打造的大英雄革離就是典型。
他毫無疑問是個新丁,未守過一座城,未領過一次兵,更慘的是不知人心恐怖。
憑著“看起來很好”的理論和科學技術,包括梁王、所有將士,以及平民百姓,被革離成功煽動,走上一條不歸路,革離喜歡說教,卻不知最應被教的是他自己。
所以,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個錯,本能逃過一劫的梁城,卻被墨家一個固執自負的新丁玩死了,弱小不一定挨打,無知又逞強就肯定被狠揍。
其實,梁城就算要守,也應該是聯燕抗趙,這是最起碼的戰略思想,或許編劇考慮到了,卻隻字不提,那是為突出革離之貢獻,但卻侮辱了墨者之能。
若沒考慮到,那就隻能體諒一下“小地方電影”的狹窄見識,香江電影總喜歡說大道理,但卻永遠是結結巴巴,說不出個理所當然,教者未悟,何以授之,純粹火候問題。
在宋錚看來,這部電影真正應該宣揚的不是“非攻”,而是“勿用”,潛龍勿用,正視己身,正視形勢,無驕妄,無諉直,無癡愛。
陷於編劇愚蠢的設計,革離似正實誤的身份讓人很難評價劉德樺的表演,隻能說那是一個“很華仔的革離”。
相信這是劉天王演過的最古老的角色,但他卻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很時髦的古人形象,突兀的短發造型,大搖大擺的步資,一開口就“必須,隻能”,分明就是“賭俠”陳小刀化身。
他出場時,宋錚甚至在猜測,革離是不是像《尋秦記》裡項少龍那樣穿越時空的人。
導演的最大野心是想通過描述戰爭的殘酷去宣揚“非戰”,但影片中充滿各種雜七雜八喧賓奪主的筆墨:革離之智,梁將之勇,梁民之怕,趙軍之怒,逸悅之愛等等,本可發亮的主線情節如畫蛇添足,搔得場麵不痛不癢。
如革離聚眾默哀以試出趙軍細作,但鏡頭突然將重點放到了奸細和民眾身上,然後完全沒有過渡,革離回到住所,微笑著翻逸悅給他做的包子,變化之突兀,見所未見。
有些情節甚至能用搞笑來形容,當那個才“二打六”白胡子老將被城內奸細乾掉後,逸悅大喊一聲“東伯!”,然後抓住他的手邊哭邊“你怎麼了?你還好吧?”
特寫,襯以悲壯的背景音樂,實在受不了,明明死得翹翹了還串著兩句廢話來賺特寫,飆戲啊?
直接讓人想起《唐伯虎點秋香》“小強,你彆死小強”。
當逸悅被鎖在地牢裡,快被淹死的時候,革離跑來跑去地找,回頭了再回頭,錯過了又錯過,晃得人都快睡著了,他終於毫無科學根據地找到了已經掛掉的逸悅。
搞這麼多,還不如早被五馬分屍了好。
惡俗對白也一如既往地存在,諸如“甕城已攻破,兩個方塊已進入梁城”,甕城後麵是主城吧?方塊?打遊戲啊?
最絕的是,那個挖地道的趙國奴隸,竟然找個黑人來演,導演彆不是有種族歧視吧,誰告訴你黑人就是奴隸?
據說此片導演張誌亮花十年籌拍《墨攻》,又據說香港影壇是“文張武徐”,若張導非浪得虛名,那就是他憋了十年,有太多太多話想說,但又一下子不習慣大場麵,以致於弄個慘不忍睹。
當然,張誌亮準備了近十年,沒有人會去懷疑他的誠意和努力,而這部影片如果說它讓人看到了國產古裝大片羽化成蝶的希望,那麼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個希望也未免太渺茫了一點。
最為現實的問題就是,張誌亮準備了1年,可是一把錘子1年能磨成一把劍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最多也就能磨出一把漏勺。
最大的漏勺,恰好就是範兵兵沒看上的那個女主角怡悅,說是女主角,可怡悅這個角色完全遊離於劇情之外,對於整部片子沒有一點兒意義,在片中完全處於獨立狀態。
不知道編劇為什麼要硬生生的插入這樣一個角色,全劇就一個女主角,不用看都知道這個角色肯定會跟劉天王飾演的墨者發生點什麼。
愛情對於大多數電影來說似乎是個永恒的主題,缺少了愛情,電影就好象少了什麼,顯的蒼白沒有人性,更重要的是少了賣點,於是革離跟怡悅毫不猶豫的相愛了!
愛的一把鼻涕一把淚,愛的忘了正在打仗,愛到革離最後跑回來隻知道救怡悅,而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愛到觀眾莫名其妙還得愛,直到陰陽相隔,無能為力,前麵宣揚已久的墨家兼愛變成了獨愛怡悅一個。
想賺錢,愛怎麼拍都可以,隻要能吸引眼球,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又想賺錢,又想拍好那就得花點兒心思,沒用的角色就儘量不要,硬生生的插進去既牽強又累贅,起不到什麼作用,還適得其反,破壞整體效果。
怡悅的存在隻是為了告訴觀眾,《墨攻》這部片子裡有個漂亮的大美妞兒。
範兵兵或許看不到宋錚那麼多,她看到的隻是,整個劇本,怡悅這個角色所占的篇幅也就三分之一,這算是個毛的女主角啊!?
另外,王菁華說宋錚的公司也曾經爭取過和張誌亮合作,範兵兵根本就沒信,她的想法很簡單,她都瞧不上的劇本,宋錚還能瞧得上?
“姐!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我得到的那些機會,都是花姐你給我爭取來的,可是,花姐!我不想一直演這樣的角色!”
王菁華一愣,道:“你說的是什麼角色!?”
範兵兵的手指在劇本上點了兩下,道:“就是這種花瓶!”
花瓶!?
王菁華聽到這個詞,看向範兵兵的眼神,就好像不認識範兵兵一樣。
“可是,兵兵!”
“花姐!沒有可是,這個角色,我不接,我不能讓人以後一提起我範兵兵,就隻能想起我曾經演過一個叫金鎖的丫鬟!”
範兵兵說到最後,幾乎就是喊出來的,儘管她自己都不想承認,可是,事實就是事實,今天在飛機上偶遇宋錚,她就是被刺激到了。
哪怕宋錚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跟著她說,範兵兵還是被刺激到了。
沒遇上的話,還不覺得怎麼樣,遇上了之後,那種差距感,讓她的自尊心被折磨的異常難受。
當初發下的誓言,範兵兵可還記著呢!
有一天要超過宋錚,讓宋錚在她的麵前低頭,可是結果呢!?
宋錚已經衝進好萊塢了,拍攝的幾部電影,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
可是她自己呢!?
到現在為止,拍過的戲不少,可是能夠被人們記住的,竟然還是隻有一個金鎖。
她這次去湘南是去出席一個時尚活動,結果她上台的時候,台下居然還有人對著她大喊“金鎖”。
我去!那都是什麼時候的陳年舊事了,居然還有人會提起?
再加上,在飛機上遇見了宋錚,這一路上,範兵兵想了很多,自從《還珠格格》之後,這些年,她好像做了很多事,可是仔細一想,又好像什麼都沒做,特彆是演戲方麵,她自己都不記得《還珠格格》之後,還演過什麼了。
她好像一直隻是在不停的刷存在感,讓人們知道娛樂圈還有她這麼一號人物存在。
她的確做到了,彆看沒什麼代表作,可是名氣真的不小,手上有十幾個代言,每年都能接到不少片約。
可那些角色無一例外都是衝著她長得好看才找來的。
真的要說,這些年演過什麼喜歡的角色,也就隻有《手機》裡的伍月,可就是這麼一個角色,都還是王忠軍推薦得來的,要不然,人家馮曉剛根本就瞧不上她。
而她一直以來得到的評價都是,長得好,沒演技!
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可謂是最殘酷的評價了。
範兵兵真的沒有演技嗎?
她自己都在不停的問自己,最後悲哀的發現,自己的演技還真的不怎麼樣,至少和所謂的四大花旦比起來,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所謂演技,其核心是使表達符合戲劇的情節、人物,一般評價老戲骨,說其“舉手投足都是戲”,就是說他所有的表情和身體語言,都恰如其分的表達了人物的身份、情緒、狀態、心情、社會層次、戲劇背景,演出的最終結果是人戲合一,使人忘記這位演員,記住這個角色,使角色有一種說服力。
那麼,範兵兵缺乏這種說服力嗎?
是的,缺乏。
因為她實在是太美了,美的超出一般人的五官層次範疇,不像個真實存在的人,而且美的極具侵略性。
這個顏值給了她巨大的商業價值,使她成功的成為一個時尚i,但是同時也給了她一個巨大的軟肋。
看到這張臉,尤其是盛妝時,很難相信這個人是生活中的某某,覺得她就是範兵兵。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很多人總說她“演什麼都是範兵兵”,也解釋了她最大兩個影後,《觀音山》素顏,《我不是潘金蓮》扮醜加遠景。
不克服這張太讓人熟悉的臉,她很難融入角色去說服觀眾,無論她演的多細致到位,層次火候戲劇張力把握多到位,人們看到那張突出的臉,想到的還是一一嘿,範兵兵。
或許她可以嘗試另一條路?
把“範兵兵”塑造成另一種角色,比如程龍、周星池,人們看到會說“哦,成龍”,但是仍然不會出戲,因為無論角色叫什麼名字,他在戲裡也還是成龍,這樣的路行不行,誰也不知道,但顯然不是目前範兵兵想走的。
現在的範兵兵想要的就是一個可以一戰成名的機會,這樣或許有點兒急功近利,但是,她是真的等不了了。
因為,範兵兵不知道,再過幾年,等到她有資格不再被人質疑演技,為了一個喜歡的角色,不用再求爺爺,告奶奶的時候,宋錚已經衝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或許那會是一個讓她高不可攀的位置,一個人如果一直仰視另外一個人的話,脖子都會斷掉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