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死沒良心的!”林欣如抱怨了一句,就朝著客廳走去,“老公,你自由活動吧,阿聰,你起來,我替你!”
宋錚追了出去,見林欣如已經加入了戰團,頓時覺得了無生趣,這一家子癮頭怎麼這麼大,難到一家人還真的論輸贏?
待在家裡也沒什麼意思,宋錚乾脆換了身衣服出門,可他也沒地方去啊,郭保昌夫婦兩個昨天就飛去海南了,斯勤高娃今年跟著老公去瑞士過年,其他小夥伴也和林欣如那邊差不多,就是何永他們那幫人也都各自回家,當了一年的搖滾老炮兒,怎麼著也得當幾天好兒子。
開著車,四處遊蕩,也不知道怎麼的就到了天橋這邊,看著不遠處就是德芸社的劇場了,門口竟然還立著水牌子。
大過年的還演啊!?
宋錚不禁好奇,開車過去,下了車買張門票進去。
(ノ⊙ω⊙)ノ謔!
人還真不少,台上郭班主的兩個徒弟正在表演節目,台下做了有一百多觀眾。
大過年的都這麼招人,看起來德芸社是真的紅了。
宋錚實在太忙,根本就沒工夫去關注這麼一個相聲班子,也隻是偶爾回燕京去張老爺子家裡串門兒,聽老爺子說上幾句德芸社的事,聽老爺子的意思,德芸社如今在京城所有的演出班子裡算是拔了頭份了。
前世的德芸社在25年也就剛有了點兒小名聲,可是如今,因為宋錚一次意外的摻和,德芸社紅的時間,早了很多。
台上的這一段結束了,緊跟著郭班主和於大媽出場,倆人往台上一站,頓時現場一陣:“噫~~~~~~~~~~~”
這也算是一種特殊的叫好的方式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來了這麼多朋友,我很欣慰啊!”
宋錚在台下有滋有味兒的看著,郭班主現在的台風已經趨於成熟了,彆看貌不驚人,往那兒一站,竟然還透著股子大將之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班主也算得上是一個行業的偉人了,就在相聲被小品擠得幾乎淡出觀眾視線的時候,正是這個叫郭德鋼的胖男人用突然掀起的“郭德鋼文化現象”給了相聲一棵救命稻草。
並不知名的相聲演員郭德鋼和他的傳統相聲不僅火爆京城,而且在媒體追捧推波助瀾下,大有蔓延全國之勢。
通過騰訊的傳播,郭德鋼和他的德芸社如今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擁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有人也許不會相信,如今德芸社的演出已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之前在一次演出的時候,郭德鋼還曾創下返場二十二次的相聲演出新紀錄。
也正是在這一年,郭德鋼突然受到眾多媒體追捧,在京城異常火爆,無數媒體都盛讚郭德鋼是突如其來的相聲新偶像。
就在兩個月之前,郭德鋼還率領德芸社的成員舉辦了十幾年以來的第一個相聲專場,結果一票難求,場場爆滿,正是其中一場演出創下返場二十二次,二十多萬人在騰訊網視頻直播同步觀看的單場紀錄。
如今德芸社是火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郭班主當年剛到燕京的時候,曾有過一段怎樣艱辛的經曆。
之前宋錚就曾和郭班主聊過一次,當時郭班主回憶起最初在燕京闖蕩的歲月,也是無限感慨,宋錚還記得他曾說過的一段話。
“那段日子,我甚至碰到過隻給一個人說相聲的情況,場子裡二三百個座位就一個觀眾。”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郭班主在後台定了一條規矩,隻要有人看,他們就得演。
“能多留下一個觀眾,就儘量留下一個,結果那天演出真就來了一個人,開場是一個老先生說單口相聲,台上一個人,台下一個人,說了一半,台下這位的手機還響了,台上就停下來看著他,他也不好意思,連說對不起,等到我上場,我就說你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你太有錢了,今天包場。但是,不是我嚇唬你,你要好好聽,你要上廁所,必須跟我打招呼,而且今天動手打起來你跑不了,後台好幾十人,現在說到這件事,聽的人或許覺得挺有趣的,但是當時真是一件很尷尬的事。”
就是從一個聽眾說起,郭班主和他的德芸社的相聲走到了今天,作為重生者,宋錚很清楚,未來的德芸社會火到什麼樣的程度。
也正是在郭班主火了以後,很多人都在分析郭德鋼現象,對他的相聲火爆原因歸納出三大特點。
一是幽默中敢自嘲,郭班主說的段子特彆幽默,而且敢於自嘲自諷,在他的《我要上春晚》的段子裡。
“我衝進公廁,對著鏡子說,‘郭德鋼,你會成功的,祝你幸福。’一出門結果看見打對麵走出一個男的。”
“敢情你進的女廁啊!”
這段話令觀眾樂得前仰後合。
二是傳統中有創新,相聲最根本的就是出新,郭德鋼光傳統老段子就精通6多段,但是郭德鋼的成功,並不完全照搬這些傳統老段子。
三是生活中找共鳴,在郭德鋼的相聲裡,表現的多是很生活化的內容,也正因為他的生活化,所以特彆吸引觀眾。
當然,郭德鋼相聲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他相聲本身的原因,與媒體的推波助瀾有直接關係。
前世,郭德鋼是在25年的秋天,突然間火起來的,有點像超女,這和媒體宣傳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很多媒體人都是“鋼絲”。
另外,郭德鋼之所以成功,也有他講究信用的原因,他能夠和他的搭檔們同甘共苦,而不是在有了發展的時候,先考慮自己,他是那種一個饅頭可以大家分著吃的人。
也有人認為,郭德鋼相聲火爆始於回歸劇場,劇場文化打破了一元的電視帝國文化,相聲在劇場較容易形成標準文化。
在電視裡,觀眾看到相聲演員忘詞等現象感覺會很彆扭,但是一樣的東西,在劇場裡就會讓人笑場。
觀眾跟台上的表演者在劇場裡可以產生共鳴,但是在電視裡不存在,所以劇場裡特彆容易形成這種文化。
或許方方麵麵的原因都有,其實真的要歸納起來,無外乎就是運氣加上努力。
沒有前麵的坎坷,中間的堅持,哪有現在的火爆。
郭班主和於大媽的相聲還在繼續著,台下早已經笑得前仰後合,宋錚也跟著一起笑,等到這段相聲結束,郭德鋼退場的時候,宋錚感覺到,老郭似乎朝著他這邊看了一眼。
然後沒過兩分鐘,郭德鋼一徒弟就到了宋錚的跟前,臉上帶著明顯的激動:“師叔!我師父請您來後台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