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七十七章 圖個啥?(2 / 2)

逃荒路上的主線基本圍繞著老東家展開,老東家經曆了十分戲劇化的一段逃荒經曆,從痛苦掙紮到憤恨無奈,從最初的人丁興旺到最後全家人死的死、散的散,隻撇下他獨自一人,真正告訴觀眾什麼叫兵荒馬亂、饑荒逃難的年代。

而花枝、星星等女性角色麵對災難不得不做出一些痛苦、無奈,卻又充滿存活希望的選擇,也算是為了家庭的存活獻出綿薄之力。

栓柱對於孩子的情感執念與老馬掛在嘴邊的“保命”信念作比較,雖然略嫌做作,但還是十分現實地將一個忠實馬夫作為中國奴仆,與一個圓滑廚師作為日本奴隸的差異化結局殘酷地表現出來,讓人絕望與苦痛不堪。

政府方麵李培基體恤民情的執著與蔣鼎文蔑視難民的冷酷相對,到最後李培基也表達出對官場的無奈,以及注重形式的口號排練與慘造欺淩的完敗戰役,都表現出國.民.黨政府實質性的腐敗無能,最可悲的是,事實的真相竟然要靠一個外國記者,突破層層阻礙,反映到老蔣處才能得到還原與引起重視。

電影中的配樂不多,沒有去故意煽動人的情感,說實話,兩個多小時流水賬一般的電影像極了紀錄片,但在這基調理性的故事裡,馮曉剛像是拿著一條細膩的感性長鞭,一下又一下慢慢抽打著觀眾的內心深處。

你疼一下,再讓你緩一下,反複交錯。

宋錚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冷靜的敘事方式,這樣更加能讓人感覺到故事本身的痛苦與無奈、掙紮與冷漠。

至於那些嫌棄馮曉剛不夠犀利,尺度不夠大的觀眾,借用片中李培基的一句話:“政府不救災你們就長籲短歎,政府現在救災了,你們又在這裡吵起來打起來。”

在宋錚看來,馮曉剛已經儘力還原了,故事正是因為在人們的意料之中,才會顯得真實,至於那些想看人吃人,或是更殘酷血淋淋場麵的觀眾,要麼看就夠了,要麼就先自己拍出一部這種尺度片子在國內公映,給中國電影開創條先河。

其實,所有看過《一九四二》的觀眾,都應該感激和鼓勵充滿誠意的馮曉剛和張國利等演員們創作出這麼一部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真的稱得起是誠意十足了。

但是,宋錚現在要麵對的是,該怎麼看待馮曉剛要拍這部戲的想法,支持?還是反對!?

宋錚很清楚,馮曉剛要是拍了這部電影,等待他的會是什麼,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喜歡,但肯定也會有更多人的詆毀。

就像馮曉剛之前拍《夜宴》一樣,先不論《夜宴》是好是壞,馮曉剛這種風格上的巨大轉換,本身就是為觀眾所不容的,人們還是更願意看到他拍出類似《甲方乙方》那樣的小市民喜劇。

拍《夜宴》玩兒了一把深沉都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了,馮曉剛現在“得寸進尺”的開拍悲劇了,宋錚估計這次馮曉剛連人品都能敗光了。

這麼拚,到底圖個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