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剛離開華誼兄弟已成定局,多年的交情,王忠軍對馮曉剛的性格實在是太了解了,脾氣倔得和驢一樣,說完的事,九頭牛都拽不回來。
王忠軍現在考慮的隻是,一旦馮曉剛出走這件事傳揚出去,該怎麼應對,眼下唯一能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簽下幾個大牌藝人,用這些大牌的名人效應來抵消馮曉剛出走帶來的影響。
可是該簽誰好呢!?
國內一線真正的大牌就那麼幾位,現在一個個都名花有主,更彆說在影響力方麵,能夠和馮曉剛相比的了。
馮曉剛彆說隻有兩部電影賠了錢,就算是從今往後一直擺爛,就憑他前十來年的成就,他國內一線大導的地位就不會被動搖。
更彆說,馮曉剛這兩部電影都不能被歸結為爛片,《一九四二》如今的口碑基本上都是比較正麵的,隻不過不討觀眾的喜歡,因此票房不佳,實屬無奈。
至於《夜宴》,彆看口碑和票房都很差,可是參與拍攝這麼一部大製作,王忠軍從來都沒覺得後悔。
《夜宴》也是如此,王忠軍之所以投入大筆資金參與拍攝《夜宴》,是由於公司整體布局考慮的結果。
首先這是一部製作成本很高的商業影片,其次是王忠軍相信馮曉剛能掌控得了這樣的大製作,第三則是因為馮曉剛本身就具有商業性,有利於回收成本,創造商業利潤。
說白了,王忠軍需要這麼一個標簽,提升華誼兄弟自身的商業價值,所以他需要和馮曉剛綁定。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電影製作往往是導演為中心,即導演看到自己認為很好的題材,覺得自己可以駕馭,然後去找製片公司,製片公司進行論證,覺得還不錯的話就融資,然後開拍。
雖然有製片公司論證的這一過程,但是由導演選擇題材,與市場脫鉤的風險性就會更大一些。
商業電影製作,往往是以銷定產的逆向過程,也就是說,對市場更為敏銳的製片公司發現題材,尋找合適導演拍攝,這是西方商業電影製作的基本常識,也就是以製片人為中心。
但對於特殊國情的中國電影來說,卻往往是最不易的事。
目前的中國電影製作,民營公司在這一點上,要遠勝於國營公司,也意味著他們的電影製作已經走向成熟。
因此,馮曉剛的《夜宴》其實是一個公司的市場選擇,它更應該是華誼兄弟公司的《夜宴》,因為,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導演標簽要讓位於公司標簽。
作為商業電影的《夜宴》,一方麵遵循著商業電影的創作原則,走古裝片這一類型電影的創作道路,另一方麵,也在創作中注入了作為導演的馮曉剛的個人創作格調。
《夜宴》的最大突破在於,影片將意象大麵積地移入古裝電影的創作當中,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人物心性,而去強調其心性中的某一方麵,使人物成為某一符號的代言人。
在這樣一個沒有朝代背景的敘述中,每一個人都成為某一個象征,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境界當中。
人物處理如此,場麵和情節處理也是如此。開場的殺戮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羽林衛和白衣藝人的格鬥是一邊倒的,白衣人撲向刀光劍影,那是因為他們將此當作其藝術劇情的一個部分,所以他們沒有半點的反抗。
又比如最後厲帝的自殺,不能以綜合人的視角來看待他,他對於他哥哥的問話,更是他自己的喃喃自語。此時他的心中隻有他自己,彆無外人,他自己已經被自己所擊敗,再沒有活下去的意義。
在這樣的人物單一指向中,意象成為解釋人物心性的關鍵詞,同時,它又與宮廷場景形成了很明顯的反差。
人物欲望衝天,但都是單一的,平麵的,而宮廷布景卻充滿著縱深性,色調更是一片內斂,著意刻畫著宮廷的幽深。
這種反差,才是影片的悲劇性所在,到最後人們才發現,其實生活的世界跟自己的心性毫無乾係,這是最大的悲劇。
如果單純站在藝術的角度來看的話,《夜宴》不失為馮曉剛的一部力作,高手都力求自我突破與超越。一切源於欲望,一切毀於欲望,對於一個鬥士來說,欲望是前進的原動力。
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馮曉剛在追求藝術的同時,不得不兼顧電影本身的商業性,因此,《夜宴》也就成了商業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體,不僅要滿足受眾的藝術需求,還要符合市場運作規則,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落俗套的地方,其實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電影的藝術性還是有保障的,服裝精良,在符合時代特點基礎上,皇後禮服,浴袍等都精美之極,無鸞學習的越舞的服飾非常配合音樂的需要,給人以清新和眼前一亮的感覺,為歌舞詮釋了新的定義。
場景方麵,宏大的宮殿,城堡,詩情畫意般的林海,淒涼的草原、荒漠等,也延續了自從 《臥虎藏龍》、《英雄》、《無極》等古裝武俠大戲在場景方麵的基本組成元素,雖有似曾相似的感覺,但製作還算精良,特彆是無鸞的習舞場,不失為在這部大戲場景方麵的最大亮點。
至於最終的票房,隻能說王忠軍也始料未及,明明和國產大片相愛相殺的觀眾,怎麼會突然之間就對這種大製作失去了興趣。
隻是,現在馮曉剛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