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婚禮舞會》上映後不久,某天在影院門口,有一個同樣年輕、同樣帥氣的英俊小夥走到德尼羅麵前對他說:“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
當時並沒有人在意他的話,包括德尼羅自己。
然而這卻是電影史上最準確的一次預言,這位小夥正是阿爾?帕西諾,可謂是英雄惜英雄,這大概是美國版的一次煮酒論英雄。
1973年,德尼羅三十而立,多年勤奮厚積薄發,一開始,他憑借在影片《戰鼓輕擂》中對垂死的棒球手布魯斯?帕爾森的精彩演繹,斬獲當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獎,受到美國影迷的熱烈關注。
隨後,他遇到了他一生的知己,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並第一次攜手合作了電影《窮街陋巷》,德尼羅正是憑借這部電影一炮而紅。
他的方法派演技在片中大放光芒,扮演的那個神經質、暴躁易怒的街頭小流氓驚人的真實,正如傳記作者大衛?湯姆森的描述:“就像街道上那些迎麵走來的小混混一般無二。”
自此之後,德尼羅的演繹生涯一帆風順。先是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名作《教父2》中出演了青年教父,成為了“馬龍?白蘭度的接班人”,而且還榮獲當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
然後在《出租車司機》中出演了因為孤獨,甚至不惜去刺殺總統的特拉維斯?比克爾,這一角色經典的莫西乾頭和“手槍”指頭的鏡頭標誌性如此之強,甚至成為整個時代的標誌。
隨後七十年代與貝托魯奇合作的《19》、與伊利亞?卡讚合作的《最後的大亨》、與斯科塞斯再次合作的《紐約、紐約》,以及與邁克爾?西米諾合作的《獵鹿人》。
八十年代的《鐵麵無私》、《午夜狂奔》、《美國往事》,九十年代的《好家夥》、《恐怖角》、《盜火線》、《賭城風雲》,每一部出演的電影都可謂是劃時代的經典之作。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美國七八十年代,甚至包括九十年代的所有經典電影都讓德尼羅給包辦了。
說是運氣也好,說是實力也罷,但總之曆史就是選擇了德尼羅,這讓他理所當然地成為還活在世上的最偉大的演員。
說的更為直觀一些,一般的演員是能完成導演規定動作的人,牛.逼的演員是能完成導演要求性格的人,神級的演員則是能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再賦予角色獨特靈魂的人。
羅伯特.德尼羅就是哪個能夠賦予角色獨特靈魂的人。
原版的《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中扮演男主角派特父親的就是德尼羅老爺子,如今導演和主角都換了人,最開始,宋錚要求獅門影業去聯係羅伯特.德尼羅的時候,還在擔心人家不會接受。
事實上,最開始羅伯特.德尼羅的確沒打算接演這部電影,倒不是看不起宋錚這個中國導演,而是因為,他剛剛結束了一部電影的拍攝,沒打算讓自己這麼快就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
可是在宋錚的反複要求之下,獅門影業又三番兩次的找上門,最終,羅伯特.德尼羅還是被這個劇本給打動了。
一個演員一生當中很難遇到一個喜歡的,可儘情塑造的角色,既然遇到了,就必須要把握住。
德尼羅也是如此,儘管以他現在的經曆,早就功成名就的,卻還是被劇本當中那個父親的角色給吸引了,最終加盟了這部影片。
聽到宋錚喊“CUT”,羅伯特.德尼羅調整了一下,才從戲裡走出來,到了宋錚的跟前,笑著問道:“導演,覺得剛才怎麼樣?”
宋錚豎起了大拇指道:“非常棒!”
德尼羅笑得更加開心了:“不!不是我演的好,而是劇本,是劇本給了我塑造人物的領導!應該是你很棒才對,宋!相信我,如果留在好萊塢,你絕對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甚至說偉大的前途!”
宋錚一愣,笑道:“我現在不是已經在好萊塢了嗎?”
德尼羅聳了下肩膀,笑得有些神秘:“可是我覺得,你對好萊塢好像缺乏足夠的熱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