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2 / 2)

“這個真不行!”

林欣如不乾了:“為什麼啊!竇漪房和甄嬛這兩個角色,我看著挺像的,我能演竇漪房,為什麼不能演甄嬛。”

真要說起來,竇漪房和甄嬛確實挺像,可問題是,這兩部戲的逼格是一樣的嗎?

《美人心計》說好聽算是漢宮傳奇,說白了,其實就是部瑪麗蘇,從頭到尾狗血連天,《甄嬛傳》可就不一樣了,前世,原版的《甄嬛傳》,鄭小龍可是照著正劇來拍的。

再說了,《美人心計》裡的竇漪房雖然也是從草根最終登上權力巔峰,可是因為題材的原因,那所謂的宮鬥簡直弱爆了,什麼是宮鬥,那是真的能把一個女人,從純情少女硬生生的給逼到腹黑女神。

甄嬛擁有絕世的容貌與過人的才情,她本無意入宮,卻在殿選時被皇上一眼相中,從那一刻起,她的人生便不由自己,耗儘了一生的青春與美好。

初入宮時,為了躲避後宮的明爭暗鬥,甄嬛選擇了掩蓋光芒,避諱聖眷。無奈天不遂人願,那一夜的倚梅園祈福,那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皇上注意到了這個不一樣的女子,雖然被倚梅園宮女頂名,但是皇上心中已有了她,從此開啟了甄嬛涼涼的宮鬥之路。

如果說酷似舊愛純元皇後的容貌是甄嬛叩開雍正心門的敲門磚,那麼她的聰明伶俐、真知灼見,則奠定了她在皇上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甄嬛除了給予雍正男女之愛外,還為他出謀劃策,解決前朝瑣事。

當敦親王與文臣鬨翻,雍正左右為難時,甄嬛出謀劃策,毛遂自薦,通過夫人外交幫雍正平息矛盾。在鏟除年氏一黨時,甄嬛與皇上合演了一場失寵戲,令年氏一族放鬆警惕,最終被順利鏟除。甄嬛也由一個寵妃,榮升為雍正不可替代的賢內助。

後宮新人輩出,得寵失寵是必由之路,甄嬛也不例外。如果說第一次失寵甄嬛並未心死,那麼第二次失寵則是令甄嬛心若死灰。

冊封大典上,甄嬛陷入皇後圈套,誤穿了純元皇後的冊封吉服,皇帝勃然大怒,甄嬛再次失寵。

讓她徹底絕望的是,原以為自己一番情意得意眷顧,沒想到一切皆源於她是純元皇後的替身。

皇帝夢中那深情的呢喃“莞莞”,代表尊貴封號的“莞”,終究不過是一場謊言,就像苦藥表麵的糖衣,不過是用來掩蓋真相的表象。

甄嬛在甘露寺受儘淩辱,幸得果郡王垂愛,讓甄嬛在對“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人生願望徹底不報希望的時候,瀕死的內心再度活了起來。但是終究是錯愛,終不得善果。

甄嬛在得知十七爺的死訊後,為了給十七爺的孩子一個名分,為了家族和情仇委曲求全再次設計回到雍正身邊,隻是此次複寵初衷已變。

為求自保,為求複仇,從此踏上了腹黑之路。此時宮中格局有點類似當年華妃在時,祺嬪的飛揚跋扈仿,似當年的麗嬪,安陵容的陰險狡詐,恰如當年的曹貴人。不同往昔的是皇後的城府深沉,更勝當年的華妃,甄嬛決定先去其爪牙。

第一步:用計除去祺嬪和安陵容。通過祺嬪責打宮女辱罵熹妃一事,引皇上注意,皇上大怒,貶其為貴人;將安陵容用情香爭寵一事公布於眾,皇上盛怒之下禁足安小鳥,任其自生自滅。

第二步:主動與敬妃冰釋前嫌,利用滴血驗親事件扭轉不利情形,讓皇後失去六宮管理之權。

第三步:第三次懷孕的甄嬛早已得知此胎不保,故意喝下打胎藥,栽贓給皇後,皇帝大怒,對皇後失望至極。

第四步:將皇後毒害純元之事告知皇上,皇帝對皇後忍無可忍,將其禁足景仁宮,死生不複相見。

第五步:在雍正麵前假裝柔順,暗地裡與寧貴人合謀弑君,雍正嗝屁,家仇情仇一並解決。

第六步:將四阿哥弘曆送上皇位,最終坐上了皇太後的寶座,登上了權利的巔峰。

隻是當其站在權利的巔峰時,卻發現世事到頭一場空。好姐妹沈眉莊因安陵容陷害難產而死,十七爺為保她周全自飲毒酒而死,華妃、安陵容、皇後這些曾經的死敵也都香消玉損,她愛過也恨過的雍正皇帝也在她眼前憤恨而亡。

身邊的人一個個都離去了,多少爭鬥殺戮都隨著時間流逝了,偌大的後宮隻剩下她孤寂的身影。

這樣一個角色,林欣如的氣場絕對撐不起來,如果真的讓她來演甄嬛的話,那才是真的毀原著,而且,林欣如最著名的一個角色就是紫薇格格,現在要讓她演後宮小主,就算她完成的再好,宋錚也擔心觀眾會分分鐘出戲。

當然了,這些話宋錚可不能對著林欣如說出來,要是被林欣如知道,他在質疑自己的演技,非鬨得雞飛狗跳不可。

“這個角色我打算讓孫麗來演,怎麼著,你還打算和你妹妹搶角色啊!”

果然,林欣如一聽這話立刻就偃旗息鼓了,孫麗是她的乾妹妹,她就是再怎麼不甘心,也不能和孫麗搶啊!

更何況,孫麗在大銀幕上一直打不開局麵,現在已經專心去攻略電視劇市場,隻是一直缺少一個夠分量的代表作,始終都沒辦法真的躋身國內一線,《甄嬛傳》這部戲正好適合。

可是這麼好的一個故事,要是不參與一把的話,林欣如實在是不甘心:“甄嬛給麗麗,我演慕容世蘭總可以吧!”

華妃涼涼!

宋錚上下打量了林欣如一番:你快拉倒吧!

這老娘們兒自打和宋錚在一起,的確受影響,變得挺唬的,可是一個人的氣質怎麼變,都不會脫離本性,讓林欣如演華妃那麼一個彪悍的女子,宋錚怎麼想都覺得挺扯淡的。

整部《甄嬛傳》,要說給宋錚印象最深刻的,還真不是女主角甄嬛,而是華妃涼涼,第一遍看《甄嬛傳》的時候,很討厭華妃的飛揚跋扈,欺淩他人。

那種蔑視一切的眼神,讓宋錚都有一種想抽她的衝動。但是越到後麵,對她的反感越淡。她讓甄嬛罰跪時,開始的孤傲自大讓宋錚反感,但是當甄嬛暈倒時,她那種手足無措,讓宋錚看到,這種結局對於她也屬意料之外,她失去了以往的淡定。

當發現地上有血時,她的追悔莫及,讓宋錚看到她凶悍背後,並不是一顆出於本意的黑暗到底的心。

正如她所說,她隻是恨甄嬛奪了皇上本該專屬於她的愛,她隻是想教訓甄嬛,真沒想過要害她的孩子。

她對其他妃嬪的刁難和迫害,均源自羨慕嫉妒恨!

因為她明白一個冷酷的事實,無論皇帝多麼喜歡她,多在意她哥哥,都是有人要與她分享這個郎君。

既然如此,那就消滅一個少一個,欺負一個是一個,於是一丈紅也好,罰跪甄嬛也罷,都是她這點嫉妒心在作怪。

華妃注定是悲劇的一生,因為她是年羹堯的妹妹。成也在此,敗也在此。她自己的孩子被皇帝和太後害死,一生賜用專屬於她的合歡香,致使她終生無孕,所有太醫都知情不報。

臨了,知道了自己原是中了自己枕邊人的算計,絕望透頂,撞牆而亡,這樣悲劇的一生,不論是多少一丈紅都難以匹敵。

華妃的烈,林欣如也演不出來,倒不是宋錚看不起自家媳婦兒,關鍵是,這麼多年,林欣如也演了那麼多戲,套路始終都是那麼一個。

況且,形象上也不搭,原著中描述華妃貌美,“一雙丹鳳眼微微向上飛起,說不出的嫵媚與淩厲。體態纖穠合度,肌膚細膩,麵似桃花帶露,指若春蔥凝唇,萬縷青絲梳成華麗繁複的縷鹿髻。”

而且,她深諳女為悅己者容的道理。在後宮中,她永遠是披金戴銀,顧盼生輝,明豔動人。

這種形象套在林欣如的身上,恐怕角色詮釋不出來,怕是連她這麼多年保持的一貫形象也給毀了。

“慕容世蘭在這個戲裡的分量雖然不輕,可是,也就是個配角,你好歹也是百花獎的影後,你就不怕彆人笑話你!?”

林欣如聞言,哪裡還不知道宋錚是在拒絕她了:“哼!說來說去,就是不想讓我演唄,誰稀罕呢!”

林欣如說著起身,也不搭理宋錚,繼續翻看那些演員的資料去了,宋錚見狀,也不說什麼,不過心裡卻盤算起來,是不是真的應該在適當的時候,也該捧捧自家的媳婦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