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2 / 2)

這兩個新人的表演出人意料的乾淨和單純,完全沒有想象中新人在表演上的生硬和矯揉造作。

老謀子找到高中生周冬羽,這麼一個毫無表演經驗的小丫頭來扮演靜秋,看中的估計也就是她身上那股純真和青澀。

當然了,前世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很多看過原著的人都對靜秋的扮相失望過。這個叫周冬羽的小丫頭實在是和人們心目中的靜秋形象相去甚遠,書中描寫的靜秋可是胸大翹臀,被同伴們嘲笑為“三裡彎”,而她顯得太嬌小、太單薄了。

可當人們看到靜秋出場時,小丫頭的本色表演出乎意料的讓許多人都開始有了認同感。應該說,從氣質上周冬羽已經很接近靜秋了。

而老三的扮演者竇曉則幾乎跟人們心目中原著的形象是一模一樣的,一張棱角分明並英俊的臉、潔白的牙齒、燦爛的笑容,看過原著的人都有這種感覺。

演員選對了,故事本身也屬於難得的佳作,故事中描寫的愛情很唯美,那種情感是很多人想有,但不曾有的,當然片中所謂的純情稍微有些矯枉過正,而且無論是放在現在這個色.欲橫行的世界,還是置於彼時那個思想相對單純的年代,這樣的純情都顯得有些過分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它符合愛情最根本最原始的特質,而且張儀謀通過對這一愛情有意的純潔化,達到了動情,但不煽情的效果,因此很多人都願意相信那種純美。

老三和靜秋的愛情雖然被張儀謀故意純潔化,但這種純潔化僅僅是在意境上的純潔化,兩人不敢拉手,不敢約會等等情境都是真實的,都可以從上一代人的切身經曆中得到驗證,兩人之間的那種若即若離,欲說還休的情感,正是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征。

當現實中的愛情都被房子、車子、麵子、票子和精.子所困擾,很難不帶絲毫物質目的單純地去愛和被愛的時候,人們的確需要這種純情來淨化心靈。

人們喜歡這電影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儘管肉體上十分迷戀這個時代,但精神上卻向往沒經曆過的那個時代,那個看來貧窮而堅強愚蠢但可愛的時代,因此,人們願意相信那種純那種美。

這部電影說不上有多好,畢竟和老謀子之前那些經典之作比起來,這部《山楂樹之戀》明顯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和他近年來折騰出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電影相比,這次拿出來的,已經可以說是少有的佳作了。

至於陳愷歌的《趙氏孤兒》雖然鬨得挺厲害,行業裡幾家夠拔份的大影視製作公司聯合出品,大投資名導名演員,這樣的配置,讓《趙氏孤兒》從一開機就備受關注。

可宋錚還真沒把這個戲當對手,當然了,陳愷歌的確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好導演之一,儘管此前有過失利,但人們仍有理由對他保持高位期待。

可結果呢?

正所謂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大,《無極》陳愷歌好歹還編造了一個玄之又玄的故事,而這次的《趙氏孤兒》,陳導卻苦心孤詣的炒了一大鍋餿飯。

正因此,當《趙氏孤兒》以漏洞百出、滿目瘡痍的麵貌出現時,人們也就格外不能容忍。

作為電影迷,前世的宋錚雖然罵遍了那些大導演鼓搗出來的大片,可《趙氏孤兒》上映的時候,還是沒忍住跑到了電影院裡,結果再度受虐。

一部電影最基本的結構問題,陳大導演居然都沒能處理好,這Tm是逗著人們玩兒呢?

最應該被把握好的結構都嚴重失調,前半部分屠氏害趙、程嬰救孤也還算場麵宏偉、跌宕起伏,可惜陳愷歌隻拍了半部好戲,一個小時以後,無論是劇情,還是場麵,影片的藝術水準都陡轉直下,二老逗一兒這種鬆弛又無聊的家庭室內劇情節硬生生撐了影片大半個小時,如此虎頭蛇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與導演聲名和觀眾期待大大不符的另一點是影片竟然沒有營造出罪起碼的環境真實。例如除了三個主人公以外,偌大的屠岸氏相國府裡既無家丁、也無侍女、更無家人,甚至即便是在程嬰父子來尋仇的時候,也恍若進入真空,隻有他們三個人拿著刀劍遊戲一般地比比劃劃。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趙府的莊姬居所,無論是程嬰號脈之時,還是兵臨門外之際,偌大的趙府一樣空空蕩蕩,不見侍女,不見家人。

城內如此,野外同樣這樣,程勃帶兵打仗的場麵,靠著幾十號人馬在樹林裡左衝右突便想敷衍,屠岸賈隔了幾十米就能相安無事地坐山觀虎鬥,這些有違戰場真實的處理實在是兒戲的可以。

如果說,環境真實的不達標可以推脫給資金不足,那麼影片在邏輯上的漏洞就難以原諒了。

例如趙朔作為一個剛剛帶兵打了勝仗回來的統帥,在突遭襲擊的情況下,竟然無兵相助。

至於屠岸賈究竟為什麼要處心積慮地除掉趙家,劇情雖有鋪墊,但是力度顯然不夠,何況還要拉上晉王一起陪葬。

劇情的邏輯之外,人物性格邏輯的不統一更嚴重。屠岸賈在前半場是個心狠手辣的奸佞之輩,不僅慘無人道地殺了趙家三百餘口,為了搜羅趙氏孤兒,竟然還要把全城的一百多個嬰兒全部殺死。

可到了影片的後半部分,卻突然變得心慈手軟了,即便在知道趙孤真實身份,甚至對方揮劍相向時,也一再猶豫,這於常人或可信,於屠岸賈則有悖常情。

更不能理解的是程勃的舉止,當程嬰和韓厥告訴他真相時,這個十五歲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弱智。

他可以不信韓厥,如何會不信父親?

自說自話地把如此重大的信息當成父親編製的謊言,這與六七歲時,他聽聞屠岸賈的兵殺死了母親後的成熟形成鮮明對比,邏輯嚴重不統一。

總之,這片子雷的,都犯不著從正常分析一個電影的角度去說它了,因為它根本自己就不正常。

《趙氏孤兒》故事本身的出類拔萃不用說,這麼多年,經久不衰的流傳不是沒原因的,話劇戲曲都弄過了,且樣樣成功。

等於陳愷歌本身就是站在巨人肩上拍電影,可拍出來的電影裡那些可笑的,估計陳導自己都說不通的邏輯混亂、細節問題,如果一個電影連最起碼的這些都說不通了,還他娘的談什麼彆的玩意啊!

《趙氏孤兒》叫電影嗎?

看看那些鏡頭用的,劇情寫的,那叫電影嗎?

隨便走街上拽一個會寫字的來,看看能不能超過這種水準?

實在是想不明白,陳愷歌作為一個拍出《霸王彆姬》的人,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出來?

什麼戲劇張力,矛盾衝突,人物性格,視聽語言都統統滾蛋彆提,就說說這電影裡是個正常思維的人都能看出來的,那些嚴重說不通的邏輯硬傷,做這電影的人的腦子都是怎麼了,看完這片子,除了深深覺得陳愷歌又一次惡劣的騙了觀眾口袋裡的錢後,越發相信坊間一直流傳的一一《霸王彆姬》的優秀根本與他無關。

基本的道德和廉恥都沒有了,當然這與陳愷歌一以貫之的“弑父情結”有關,即對傳統文化近乎偏執地否定。

在第五代眼裡,傳統文化是“變態”的,是“吃人”的,所以陳愷歌影片裡的王和臣幾乎沒有正常人,大都捏著鼻子說話,不男不女,當然陳愷歌似乎特彆鐘愛“變態人”,除了當代題材的少數幾部外,他幾乎所有的作品裡都有變態人角色。

在《趙氏孤兒》的裡,陳愷歌不過是再次借著屠岸賈之口,重彈“禮義廉智信”等傳統道德虛偽性的老調。

可《趙氏孤兒》這個故事原型中體現的就是“忠義”二字,陳愷歌偏偏要弱化這一傳統思想,因為在以他為代表的一類人看來,“忠義”在中國的曆史上,往往是愚忠謬義,有時甚至是泯滅人性的行為方式。

陳愷歌就是想在這一點上有所革新,想讓《趙氏孤兒》回歸人性本質,讓他變得更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

好吧,這勉強也算是一位有想法的導演應該去做,也必須去做的事情,但是他卻在這個關鍵部分又一次走向了極端。

如果說陳愷歌在《無極》中走向了虛無縹緲,內容空泛的極端,那麼在《趙氏孤兒》這部分,又走向了為深沉而深沉,為深刻而深刻,為深情而深情的極端,這樣的結果隻能有一個一一矯情。

所依,宋錚根本就沒把陳愷哥當成對手,這也是有原因的,他自己都放任自留了,還憑什麼讓宋錚高看他一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