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事任何一個職業,當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之後,總會耐不住寂寞,想要在其他的行當繼續證明自己。
演藝圈尤其如此,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大多數藝人都像是兩棲生物一樣,多行當,多工種,綜合發展。
甚至於,演藝圈在很多時候,還會成為外行人非常熱衷的兼職,在一些影視劇裡,經常會出現與娛樂圈並無交集的社會名人臨場客串。
而導演這個職業,更是許多人串行的首選。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導演這份工作的門檻突然變得非常低,好像無論以前是乾什麼的,隻要願意,就能在一轉身的時間裡,完成到導演的蛻變。
比如郭小四,一個作家,突發奇想準備將自己的作品搬上大銀幕,然後就要立誌做導演了。
可這不是開玩笑嗎?
如果執導一部作品真的那麼容易的話,還用那些專業類大學有什麼用呢?
最近這些年,演員跨行做導演的也比比皆是。
對此,宋錚倒是也能理解,說起來,他也是從演員跨行成為導演的。
每一個演員都有一個導演夢,親手執導出一部自己的電影人生,是喜是悲都有自己的影子,每一份感動都有著自己的情懷。
習慣了做演員的他們自然也希望服從自己的心願,滿足自己的電影夢。
對此,觀眾們也往往抱著樂見其成的心態,會滿懷期待的去電影院觀看他們的處女作,然而並不是所有期待都不被辜負。
同為明星的他們在導演處女作這件事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值得表揚,而有些人則讓人無奈。
宋錚所知道的,演員轉行做導演比較成功的,應該算是陳老師,前世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處.女作《燕京愛情故事》。當真是能用“驚豔”來形容,他憑借該劇獲得msn新銳導演獎,以及樂.視年度最期待導演等獎項。
在該劇大紅之際,陳老師趁熱打鐵,又自編自導自演的同名電影《燕京愛情故事》,這部影片選在情人節當日首映。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陳老師完整的講述了不同年齡段的愛情故事,最終讓愛情戰勝現實。
還有更加成功的當屬吳靜,從動作明星到導演,前世吳靜的轉型有多成功,相信每一個看過他電影的人都深有體會。
幾十億的票房足以證明一切,這種成功是開創式的,並且最終成為了票房神話。
當然,今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陳老師現如今還在華誼兄弟,被黃小鳴死死的壓製著,不得出頭,而吳靜的《戰狼》也已經掛上了宋錚的標簽,想要在導演這條路上有所突破,他隻能去寫另外一個故事了。
不過天賦的天生的,誰又能知道他們今生不能繼續在導演這條路上發光發熱呢?
有成功,自然也就有失敗的,比如前世的李辰,初次嘗試導演,還得到女友範某人的大力支持,然而結果呢?
至少宋錚前世在看完了《空天獵》之後覺得,這樣一部作品,非常有必要去吐槽一下。
當然不能說是爛片,總體來說,《空天獵》這部電影看得人小有波瀾,不是精彩,而是安排有問題,說“爛尾”也不為過。
其實,這部電影的選材很好,是個新方向,電影一開場就感動了宋錚,一個飛行員在生命與使命麵前的堅持,不把戰機殘骸留在國外,那種使命感令人感動。
可是,當宋錚都滿懷期待的時候,高.潮仿佛已經過去了,或者說電影的高.潮部分沒有凸起,感覺草草結束。
那種感覺就像是剛吃了前菜佛跳牆,緊跟著端上來一盤子野菜團子,還缺鹽少油的,讓人味同嚼蠟。
總體來說,演員跨行做導演,有成功也有失敗,對於演員的導演夢可以支持一下,畢竟這是對一份職業的尊敬和挑戰,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演員都能成為一個好導演的。
趙微的心裡也有一個大大的導演夢,而且這個夢已經做了好幾年,細心的人都能發現,趙微最近兩年的工作量明顯減少了。
可以說,演員這份工作對她的吸引力已經沒有那麼大了,一出道就是高峰,雖然之後的演藝之路並不算平坦,可是說句心裡話,趙微實在是沒有必要繼續在演藝事業上證明自己了。
畢竟,趙微的格局沒有宋錚那麼大,想要進軍國際,她缺少足夠的能力支撐,而這種差距,並不是努力就可以彌補的。
所以,趙微便開始渴望其他方麵的挑戰,而導演無疑是最佳選擇。
趙微的轉型,在宋錚看來是成功的,儘管免不了下次,可是作為一部處.女作,《致青春》實在是沒有太多可以苛責的地方。
愛情真實,宛如青春盛宴,到底是青春負了我們,還是我們輸給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