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反重力宇宙飛行器對於秦毅而言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核心的反重力發動機技術方麵,秦毅是這個技術的開發者,同時劉培強、盧慶偉、楊洪岩、張建、王鬆陵五個人也是當初秦毅從反重力項目組帶出來的,本身也精通反重力動力技術。
製造反重力發動機對於現在的星河航天來說不存在什麼問題。
核心的反重力發動機解決了,再加上原子矩陣電池技術也已經解決了,剩下的一些東西就更沒有什麼難度了。
製造出反重力飛行器對於星河科技而言,問題不大。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將反重力飛行器進行大規模的工業製造,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目前困擾著劉培強、盧慶偉等人的問題,便是如何將反重力飛行器進行量產的問題,製造1架、2架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更無法滿足將來龐大的市場需求,必須要大規模工業化製造才具有意義。
工業化的製造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
流水線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的設計、合格測試方法和標準、風險管控等等,這些一係列的問題都需要一個個去解決,甚至於未來連售後問題也需要考慮進去。
實驗室研究是一碼事,工業生產又是一碼事,兩者之間相差深遠。
絕對不是說簡單的將實驗室當中的生產給搬到生產線上就可以的。
實驗室當中的研究都是單件、單個的定製化生產,各個方麵的事情都可以仔細的去檢測、檢查,摸索。
可是工業化生產就完全不一樣了,它需要對每一個零部件都進行高標準、高規格的統一,對流程進行不斷優化和設計。
對產品的合格率、成品率進行控製,沒有達到一定標準的合格率和成品率,工業化生產就是一個笑話。
甚至於連售後也是一個極其龐大且複雜的問題。
想要實現工業的製造,將產品從實驗室搬到工廠,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星河科技研究院,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建設,研究院這邊也是開始陸陸續續的交付使用,星河科技研究院的科學家、工程師、研究人員也終於不用再擁擠到總部大樓這裡,開始搬遷到研究院。
航空航天研究院一間巨大的房間內。
秦毅身穿一身白衣褂,旁邊的劉培強、盧慶偉等人上百個研究人員也都聚在一起,在眾人的中間,一艘小型的反重力飛行器靜靜的停泊著。
這艘小型的反重力飛行器高僅僅隻有2米,長有5米,寬有3米,整體呈現長橢圓形,極具流線感和科幻色彩。
“這是我們製造出來的第一艘小型反重力飛行器,采用a1級反重力發動機,有效荷載5噸,反重力飛行器自重3.5噸。”
劉培強指著這艘反重力飛行器,開始介紹起它的一些數據來。
“理論平均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最高速度達到5馬赫~”
“裝配10顆2代原子矩陣電池,每顆電池可以攜帶1萬度電,總共攜帶10萬度電,理論上可以供它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1000分鐘,也就是將近17個小時。”
“3馬赫?”
“17個小時?”
秦毅仔細的聽著,腦海中不斷的將數據和自己理想中的私人反重力飛行器進行對比。
3馬赫的速度相比起反重力飛行器來說真的是很慢,很慢。
在科技塔之中,秦毅可是知道,即便是2級文明,他們製造出來的反重力飛行器,速度隨隨便便的也是十幾馬赫,甚至幾十馬赫。
但即便是3馬赫的速度,對於現在地球上的各種飛機來說依然是非常恐怖的速度。
要知道即便是地球上現在世界各國最強大的戰機,這些戰機的最大速度一般也就是2馬赫左右,最大平飛速度在1.1馬赫左右。
這3馬赫的速度,比起現在地球上最強大戰機的速度還要更快,而這僅僅隻是它的平均飛行速度,它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得到5馬赫。
這就是反重力技術,劃時代的技術。
即便是它剛剛誕生,它對於傳統的噴氣式飛機也具有碾壓性的優勢,垂直起飛,平均3馬赫的速度,最高5馬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