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名出來, 衛杳先是問了沈陌的意見, 得知不錯,非常符合這首歌要表達的內容, 就很興奮地給趙銳打電話,說她想出來了。
“叫《龍之語》!”衛杳說的時候,眼睛都仿佛在發著光,“怎麼樣, 是不是很好聽!”
趙銳細細品了品,說:“可以, 就叫這個吧。”
衛杳說:“專輯名也叫這個!”
趙銳說:“沒問題。”
最後一首主打歌的歌名和專輯名就這麼定下,衛杳整理好全部的曲譜,雄心壯誌道:“趙哥, 前期已經搞定完畢, 我們可以開始著手正式做唱片了。”
唱片,即通常所說的音樂專輯。
一張完整的唱片,製作流程一般為收歌、demo確認、發編、過帶、搭樂器、配唱、和聲、混音、mastering等。
首先是收歌。
像衛杳屬於唱作型歌手,以前The Sun時期她就自己寫歌, 即使故意雞蛋裡挑骨頭如董丞, 也往往會從她的歌裡挑出至少一半。
現在沒有董丞,整張唱片的風格和定義等,全部按照衛杳自己的心意來, 所以收歌這項完全可以減免掉。並且由於每首歌的版權都是她自己, 無需另外花錢從彆人手裡買, 就很替公司省錢。
隨後是demo確認。
即唱片製作人在收到歌曲demo後, 與其他層級的人開會聽歌進行投票篩選,來確定哪些歌適合歌手,能被收錄進專輯裡。如果篩選出來的歌曲數量不夠,還要再繼續收歌。
這點在衛杳閉關期間,她就已經先給她的頂頭上司褚大總裁發過《龍之語》的最初版本。當時褚盛聽完,連召集開會都不用,直接請動華語樂壇裡最頂尖的音樂製作人及其禦用團隊,來給衛杳做這張新專。
能被稱為頂尖,這位製作人有多厲害不用說,中間廢了衛杳多少靈感不提,總之現如今定下來的十二首歌,可以說每首都是精品,單獨拿出去,都是能勝任主打歌的存在。
接著是發編這個術語,其實就是找人進行編曲。
這張唱片總共十二首歌,包括《夢》在內的六首的編曲是之前就已經做好的,衛杳這次閉關兩個月,前一個月在不停地給另外六首譜曲作詞,後一個月則都在編曲。
這其中,有幾首為了確保歌曲本身的質量與聽眾感受,她特意做了不同風格的編曲,就等製作人決定最終版本,就能開始過帶了。
過帶是指將每個樂器或音源單獨地錄到一軌,再一軌一軌地錄到工作帶,以便日後混音工程的處理。
至於最後的mastering,是為了讓整張唱片的音量和質感等更加平衡而進行的工程。
製作流程前三項,如今已經基本完成,衛杳算算時間,後麵的流程應該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搞定,速度快的話,說不定暑假就能做完開售。
至於《帝姬》宣傳,她隻是女二號,而非女一號,她跑幾個主要的就行,不需要全跑,留給她做唱片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她把這安排和趙銳一說,趙銳嗯了聲:“我給你算過了,你跑宣傳也就跑這月底最後一個星期,下個月基本沒什麼通告,回來你想怎麼折騰都行。”
兩人再商量了會兒,看時間差不多,衛杳掛掉電話,洗手去給沈陌做長壽麵。
麵條是她自己手工擀的,沒用軋麵條機。她覺得那樣沒法把她對伴侶的愛意包含進去。
做好長壽麵,衛杳又去拿蛋糕。
插蠟燭的時候,她停了停,認真問:“老公,你今年多少歲了?”
沈陌說:“二十七。”
衛杳說:“不是這個歲數,是另外一個。”
雖然衛杳到現在都沒猜出他原型是什麼,但這並不妨礙她覺得他真實年齡肯定比對外公布的大。
果然,沈陌默了默,才答:“男人的年齡不要問,是秘密。”
衛杳說:“所以你其實是老牛吃嫩草嗎?”
沈陌搖頭:“不是嫩草,是嬌花。”
嬌花聽了很開心,就認認真真地往蛋糕上插了27根蠟燭,再挨個點了火,還關了燈,然後拍著手給沈陌唱生日快樂歌。用龍語唱的。
龍的祝福不可多得,沈陌閉眼許願,希望他的少女龍一天比一天更健康,也一天比一天更喜歡他。
——他不奢求愛。
他愛她就已經足夠了。
吹完蠟燭,沈陌照例把切的第一塊蛋糕端給他的少女龍,後者剛要張嘴,卻忽然想起他是壽星,就急急忙忙叉起來喂他,說壽星一定要吃第一口。
“不吃第一口呢?”
“那就不叫壽星啦。”少女龍的表情非常認真,“今晚我做的所有東西,第一口都必須你先吃。”
沈陌微微挑眉。
飯後下樓,繞著小區裡的花園走了走,算是小小地約下會,之後也沒再往彆的地方去,他倆明早都要趕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