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1 / 2)

這麼多人不可能坐汽車出行。

秦蓁強行拉著桑曉曉出門坐公共汽車。陽城發展算不錯,有無軌電車,也有燒油的公交車。不過數量少,出行線路少,需求卻大。大家上車得排好一會兒隊,沒自行車方便。

但秦蓁的這些師兄一個都沒自行車,非常坦然跟在後頭一起去搭車。

桑曉曉幾次視線落在秦蓁的師兄身上,去車站的路上問秦蓁:“你怎麼有那麼多的師兄?”

那些漢子注意到桑曉曉的視線,會回一個憨厚的笑容。他們之間偶爾在路上打鬨玩笑,互相推搡一下,但絕不上前打擾桑曉曉,和桑曉曉保持著一定距離。

秦蓁和桑曉曉結伴走,有時會回頭看一眼。

她聽見桑曉曉的問話,和桑曉曉笑著說自己的情況:“我家開武館的。以前武館比較多,沒田又有力氣的都會送武館,學好了出門乾活,很多人收。”

不是誰家都有錢讀書的,沒錢沒田總得找出路,學個一技之長。學武就是出路之一。

“尤其是這些年武打明星多了,學武的人又多起來。”秦蓁和桑曉曉這麼說著,“看著好似就打打拳,其實也講師門。我這批師兄自小入的門,比我正式拜師都早。我爸很早學武,很早開始收徒。我雖然跟著學,但當初是想讀書的,結果讀書沒天賦。我真正拜師很晚。”

“其實學武的人有一陣少了,中間斷了層。這些年再拜師的人就往我師兄門下拜了。我也沒了師弟。”秦蓁隻能說一切都很是巧合。

學武現在都算是一門生意了。

秦蓁說起自家武館,總是很感慨:“這日子就真起起伏伏。我們家武館最落魄的時候,我爸都開玩笑說要不改成寺廟,大家出門一起討飯。”

當然,這話要是被虔誠的人聽了,指不定一群武僧過來教育秦爸,讓他明白什麼叫不能造口業。

桑曉曉有點感興趣。

她的生活經曆中從來沒接觸過老武館,也沒接觸過會傳統武術的人。電視上看到的武打明星,她看不懂也不知道該從那兒理解。

有了興趣,她自然有一堆的問題:“學武苦麼?”

秦蓁點頭:“當然苦。從小就得練,春夏秋冬沒一天空。是童子功。練到一定程度,你不管是碰上什麼樣的人,手邊有什麼樣的東西,全能借著來打。我們家武館是祖傳的,這些東西總得有人傳承下去。”

“我最初一點不想學,一學就哭,一哭就喘不上氣。”秦蓁說起自己小時候,半點沒覺得羞愧,想著喜滋滋笑起來,“為了偷懶,我可聰明著。”

老武館的日常很有意思。秦蓁又喜歡說話。桑曉曉還沒細問什麼,秦蓁快把自己祖上十八代都告訴桑曉曉了。她以自家人為豪,半點不覺得這些是聽不得的。

到了坐公交的地,一行人等到車,秦蓁麵對著售票員,把所有人的車錢全出了。

秦蓁拉著桑曉曉找位置坐,其餘人見了空位也不坐,結伴在那兒站著。所有人穿一樣的衣服,看著駭人。原本聲音就不大的公交車上更加安靜。有大人更是把小孩往自己懷裡扯了扯。小孩好奇想張望,愣是被他家長把頭給轉回來。

桑曉曉很少坐公共交通。

她現在坐的這輛公交車是白色的頂,藍色的身子。車身八角圓潤,從外麵看像玩具車,從裡麵看也有些複古。她坐下了才意識到,剛聽秦蓁說話,她愣是一路從傅家走到了停車點,半點不覺得累。

她低頭看向自己的腳,晃動了兩下。

秦蓁和桑曉曉繼續說著:“學武很容易受傷。受傷多了,我們各個都會點醫。要是像脫臼這種事,我們‘哢’一下,立馬能掰正。再嚴重些就要看醫生。”

她說著呢,低聲嘻笑著:“每個月來給小奶奶診平安脈的盛栢盛醫生,他長得可好了。他學中醫的。說起來是和傅先生早年就認識。”

話題猝不及防到了奇怪的地方。

幾十年後,大部分人注意起身體健康問題。基本都一年一體檢。小奶奶這個年紀身體每個月讓中醫過來查看一下,檢查個脈,屬於很正常的現象。

桑曉曉問了聲:“很年輕?”

秦蓁終於有個可以和自己討論盛栢醫生的人,比之前出門還高興:“對對。很年輕。桑小姐寫的求醫裡是個年輕很有天賦的女醫生,盛醫生就是個年輕但超有天賦的男醫生。”

她比劃了一下:“我有一次身體不舒服,他在我後背上按了兩下,我直接吐了。吐完我就舒服了。”

桑曉曉震驚側目。

這好像是有點厲害。

“他還會針灸。”秦蓁在自己膝蓋上點了點,“我有次肚子疼。他說是什麼胃的問題。給我兩個膝蓋各紮了一針,沒過一會兒就不疼了。”

聽上去神乎其神,如同民間掃地僧。

旁邊聽到一耳朵的一位師兄,終於忍不住皺眉插進話題:“我在你背上隨便按幾下,你說不定也吐了。你就是想吐了。肚子疼熬一熬就過去了。怎麼就他針灸治好的了?”

師兄很是看不慣年輕男人把師妹的心思都勾走:“你可彆是被唬著了。他們這些醫生就是要會說話,說起來一套接著一套的。才能讓人去買藥。”

秦蓁在家裡是活潑俏皮,麵對自家師兄是霸王上手。她一拳打向這師兄的腹部:“不要偷聽我們說話。怎麼能聽女生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