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1 / 2)

桑曉曉的聲音一向來帶著嬌氣。她越說越生氣的同時,說話自然是越說越快,且越貼近她的本性。

館長教書那會兒都沒見過說話聲音這樣的,相當罕見,非常稀奇。話是有道理,內容細聽不算好聽,可帶上了她那嗓音就是好笑。

本來聽一個嬌氣姑娘發脾氣就想發笑了,誰知道邊上還有個性格活潑但本質太過純良的姑娘。兩個人一對比配合,“殺傷力”十足。

館長當場笑樂嗬:“哎,這個事情我思考一下。是說登記借書證一定要寫單位這事,是不是?”

桑曉曉點了頭。

館長是很講道理的。他和桑曉曉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圖書館書其實不算多。借書證一旦多了之後,要是一人借兩本,轉頭圖書館就空了。書都流在外頭。沒書了,那我們就得再額外買書。現在沒那麼多錢。”

彆看借書證辦一次十塊錢,價格相當昂貴,農村人一般都付不起這個價。可一張借書證是永久的,辦完了卻隻夠給圖書館買三本書。這還是不考慮什麼精裝書之類的。

圖書館公費裡頭,每年的雜誌和報紙是必須要訂的。這也是一大筆的錢。員工工資要支出,圖書館維護費要支出。雖說錢全是上麵撥款撥下來的,那也得省著點花,循序漸進去籌劃。

館長這麼平和說著,繼續講寫單位這事:“要借書證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總不能讓人說出‘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叫偷呢’。這不偷不搶,在辦借書證的過程中打著規矩邊做事,我們思考圓滑些,也不是不可以。”

他也知道桑曉曉說的話是對的:“現在確實□□的人多起來。往後沒有做小生意的,甚至在田間種地的那一批,有需要看書的會更多。我們過兩年會考慮放鬆限製。”

秦蓁完全被說服了。

她聽著館長有理有據娓娓道來依據的話,都想伸手替館長鼓掌。

可桑曉曉聽著館長的圓滑,卻有認著自己的死理。她問館長:“館長覺得這樣思考更圓滑些。對於大眾來說,你這樣就是在鼓動他們往耍小聰明這裡頭琢磨。我知道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中間有灰色。明明能走向白的,為什麼非把人趕去灰色地帶?”

館長一時竟被問住了。

確實就和桑曉曉說的。世上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他對大多數事情是決定不了的。可現在圖書館借書證這麼一條小小的規定,對於他來說是很好解決的。他可以定一個新的辦借書證的規定,讓這個事情黑白分明,減少灰色段。

為什麼他要再預留兩年灰色段,從而讓大家覺得“耍小聰明合理”?

桑曉曉發現了館長的停頓。

她知道做不做決定是館長的事,這規定也不可能朝令夕改。可這一刻她覺得自己說對了點,哼哼起來:“是不是覺得很有道理?是不是覺得確實可以改?這圖書館裡書不夠,那就鼓動一下大眾捐書嘛。誰要是捐贈了五本或者十本以上的,圖書館免費給辦個借書證。”

圖書館不能接受捐款,但完全可以接受捐書。

桑曉曉想起自己家裡好幾本《春居》,微仰下巴:“我可以捐幾本《春居》。這個書你們應該收吧?”

館長對自己挑書的眼光是很自信的。他跟著桑曉曉一樣微仰下巴,像老小孩一樣:“這個我們有。沒想到吧?”

桑曉曉當即一句:“你有眼光。”

這寫在序上的話,頓時讓兩個文化人距離迅速拉近。館長笑開後“哎”了一聲:“行了行了。今年我就把辦借書證的條件更新了。就讓人填單位或者家裡住址。就說一定要真實的,萬一丟了能還回去。不然補辦繼續要十塊錢。”

至於缺少書的事:“臨近過年都在忙,收到捐的書也沒什麼空整理。得另外找個好日子。”

桑曉曉知道圖書館有自己的書,又見館長真聽了建議,心情順起來,頓時點子一個接一個:“熱鬨一點,過年辦點活動。請點知名的人過來湊個熱鬨。書來了再說,可以回頭慢慢整理啊。”

館長尋思也是這個理:“也是。請點最近有名的作家,過來簽個名。再請點人過來捐書。聽說三木先生是個學生,應該是放了寒假,不知道有沒有空。”

這下桑曉曉一頓。

秦蓁看看桑小姐,再看看館長,再回過頭看向桑小姐:“有空嗎?”

桑曉曉本來這個寒假就會經常來圖書館。能怎麼辦?她都提議了這麼多,人都見過館長了。往後筆名一露,再見麵戳穿是遲早的事。

寒假的事情又多了。怎麼會有這麼多事?

她深深歎氣:“有空。我有空。我們約個時間。我回去練練簽名。”

館長此刻臉上竟是空白了一瞬,不知道該做什麼表情更合適。

……

傅元寶不知道醫院的事,也不知道圖書館插曲。

他在工廠裡試養生茶。

做藥的人千千萬,現在做養生茶的還沒幾家。所謂的養生茶更接近於食補,口感比中藥好很多,藥材需要不多,平時隨意喝也成,對身體也有益。

現在其實就算是糖水,賣出去也賣得好。逢年過節大家都喜歡喝些甜的。可有些人家裡頭年紀長的,未必喜歡甜口,反而喜歡喝茶。

這餐桌上喝茶加上油水,轉頭就能鬨肚子。

養生茶就得避免這種情況。

能去油膩,又不會過甜。平日可以喝,逢年過節吃飯更能喝。

桌上的幾種養生茶,主要是菊花決明子金銀花這一類專門降火的。他找了中醫特意調了量,確保喝下去的比例差不多。接下去就屬口感問題。

得加多少糖,再加上多少水?

麵前的茶杯,每一杯的顏色都不一樣深。從左往右分彆是不一樣的甜度。最左邊是沒加糖的,最右邊是加了最多糖的。

傅元寶拿起最左一杯,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