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1 / 2)

屋裡麵一陣乒乓慌亂,剛才的暴躁聲很快變了調:“三木?是春居那個三木?”

桑曉曉應了一聲,走到裡麵掃了眼整個編輯部,最後視線落到起身搓手不安的人身上。

星海編輯部是真的窮,沒有彆的編輯部的汽水櫃,沒有彆的編輯部堆滿的各種文具,連主編都沒有專門的小房間。五張桌子上堆滿了東西,淩亂不堪,竟還能讓桑曉曉注意到桌角下墊了紙。

工作用的桌子四個角都是不齊的。

王主編的襯衫一看就是剛匆忙扣上,紐扣都沒對齊,扣了三個就扣對一個,衣領角上還沾了鋼筆墨水。一條劃痕印記很明顯。

他一看是沒什麼倒騰自己的想法,頭發不僅長還淩亂。臉上架著一副眼鏡,眼鏡上留著兩個手指印。估計是剛一把抓了戴上,剛都沒戴。

連人帶編輯部隻有“窮酸”二字,讓人無法想象多年前曾經輝煌過的一家雜誌社。

王主編沒想到來了個小姑娘,而這小姑娘會是三木。曹主編幫人一把完全沒和王主編提過,他隻是把一個選擇權遞到三木手上,看三木要不要選。

完全摸不著頭腦的王主編,趕緊拿了自己的椅子搬到前頭:“三木老師,趕緊坐趕緊坐。要喝什麼?有茶葉和白水。”

他四周搜尋了一下,發現沒待客的杯子,尷尬一笑,腆著臉:“你要喝飲料我讓人現在就去買。要不買瓶?”

桑曉曉將自己手裡的飲料放在桌上:“我自帶了。”

跟著進門來的大漢埋汰王主編:“沒見人家拿著元寶檸檬茶?一看就知道你躲在家裡頭憋悶。現在外麵鋪天蓋地就說這茶好喝營養。”當然價格也老貴。

王主編訕訕,強行轉移話題:“不知道三木老師來我們星海編輯部是……”

他也不敢問桑曉曉是不是來投稿的,生怕自作多情。三木現在在業內算是很紅的年輕作家。如果她今後繼續在這條路上走,恐怕會考慮自己辦一個雜誌或者繼續寫出更多作品。

沒必要到他們編輯部來投稿。他們編輯部已經淪落到找人寫文章都得上門去請人寫。這不,好好一個工作日總共就兩個人在崗,一個主編,一個混的。

桑曉曉點了邊上一疊《星海》:“我想看。你們雜誌比較難得,除了我們學校圖書館有外,其它地方很少有見到。學校隻保留幾期。”

王主編忙過去把自家搬到桑曉曉麵前:“在這裡。要看哪期的?我可以再幫你找找。”

大漢就見自家主編在小姑娘麵前殷勤得不像樣。上一回這麼積極,還是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大家時。他看不下眼,無聲“嘶”著,往邊上自己位置上一坐。

桑曉曉拿過一期星海看起來。

紅有各種紅法,糊有各種糊的理由。以前《星海》紅,桑曉曉或許可以理解。那是正在動蕩需要崛起的年代,所以文章關乎那些,又由於雜誌報紙有限,所以能起很強大的精神支撐作用,也有它的市場受眾。

現在《星海》不紅,是因為人們的觀點漸漸變了。這些年大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平和,那種不斷向上的精神勁少了起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種話,說出來反而會引人發笑了。

人似乎逐漸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逐漸變得碌碌無為,總覺得過好自己這一生就很足夠。

人生短暫,這種想法確實沒有錯。小家好了,大國才會不斷發展。

然而星海編輯部傳承下來的理念就和大眾思想有了一點輕微的偏差,這點偏差導致重新恢複的雜誌賣不好。估計也有編輯提起過,可很難更改。一個改不好就偏離初心。

編輯部沒有錢,給的稿費價格就低。價格一低之後就會導致惡性循環,投稿人越來越少,精品文章更少。

桑曉曉一目十行讀了其中一篇文章。空洞像是千篇一律的口號,呼籲著人們關注夢想前進的方向,而越是呼籲的東西越是小眾,桑曉曉看完也沒對這個夢想職業產生任何一點興趣。“”

她歎了口氣:“你這個雜誌,現在是給誰看呢?給學生看,像是考試可以套用的勵誌作文。給居家的主婦看,沒有愛情的趣味。給在工作的青年中年看,他們在現實掙紮已經夠辛苦了,還得看你這再來感同身受一下艱辛。總不至於是給老人看?”

王主編臉上頓時火辣辣:“這……我們受眾很廣,從十歲到六七十歲都有。”

“從十歲到六七十歲都想看的內容,一是童話,二是笑話,三是情感,四是生活科普。”桑曉曉問王主編,“你覺得星海算哪種?”

星海哪種都不算。

王主編為他們雜誌找著理由:“我們雜誌是現在不太符合主流。大家都喜歡看打打殺殺的武俠,恩怨情仇我也愛看。但我們雜誌不是這樣的風格,也改不成這樣的風格。”

桑曉曉把書合上,拿起飲料再喝了一口潤潤嗓子。她不覺得星海的主旨有錯,也不覺得王主編的固執有錯。她隻是再次放下飲料的時候,說了一句:“有人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趣味。你把趣味變成乏味,自然看得人就少。”

大漢在後頭替王主編問了一聲:“這什麼意思?”

桑曉曉撇嘴:“意思就是你們的文章太無聊了。我看不下去,你換個人來也差不多。我是看雜誌來的,還是學習來的?學習的話,你文章也沒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好看。”

彆說,語文課本上的文章有古有今,甚至還有隱喻十足諷刺十足的文章。一個個細究下去,關聯上相關的作家,關聯到當時的時代,全都很有意思。

反而她手上的這本雜誌,無趣。

桑曉曉把雜誌打開:“你這故事寫得和人物介紹似的。還不如叫茶館的人拍個驚堂木,他一口一個掛的都比你這裡精彩。陽城那些寫我八卦故事的人都比你這雜誌請的人會寫。”

王主編啞然。

怎麼還有人連帶自己都說的?

桑曉曉其實不算會講故事。她把自己的稿子取出來放在桌上,和王主編說著如何選稿的事:“你們要是真選不到好的稿,不如找人給人命題去寫。同樣是寫秦始皇,有的人隻能寫出他早年當質子,後來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有的人能寫出他十三歲登上皇位,二十二歲獨攬大權,三十九歲一統天下。”

她看向王主編:“你看,隻是加了個年齡。感覺完全不一樣。同樣是勵誌,爽感不同。”

大漢拍桌:“我二十二歲還在地裡打滾!我媳婦都沒娶到!”

編輯部裡一陣沉默。

桑曉曉扭頭看向這大漢:“不要登月碰瓷。”

大漢知道什麼叫碰瓷,有人專門拿著瓷器過來碰一下非要誆人錢財。他也聽懂了什麼叫登月碰瓷。就說他配不上和秦始皇相提並論。這確實是配不上了。他叨叨著:“人劉備三十多還不知道乾嘛呢。”

桑曉曉雖說覺得劉備發家晚了點,但還是說了聲:“他三十多歲的時候,至少已經是縣令了。”怎麼也是一個地方官,不算差勁,“再往前推一點,他十幾歲就在道上混,二十出頭就上戰場去打拚。再往後推一點,他皇帝。”

混得再怎麼一般,也比大多數人強很多。更不要說最後混成了一國之君。

這麼一想,就也很厲害。

桑曉曉轉回頭,把自己的稿子往王主編麵前推:“寫成長且最後功成名就的人,一要凸出他的不容易,所遇到的困難之難到底是有多難;二要凸出他最後的成就,成就之高,換成普通人的概念,能到多高的地位。”

她比劃著,做了一個階梯一步步上升的手勢:“人一步步到達自己的最高成就,眾人看上去便會心潮澎湃,與有榮焉。”

王主編道理都懂,問題是不是誰都能寫得出這樣的文章。他這邊投稿的就沒見過幾篇寫得格外好的。他接過桑曉曉遞過來的稿子,站在那兒翻看起來。

的名字叫《夏商》。這是一篇專門寫一名做化妝品的女商人的,純屬虛構。

開篇便是單親媽媽撫養女兒,讓女兒不要去倚靠男人過活,要倚靠自己的本事過活。小姑娘似懂非懂,一點點成長起來。她喜歡漂亮,可不管是誰都覺得她喜歡打扮,一看就不是好好讀書的人,一看也不是好人家的姑娘,各種流言蜚語極多。

她喜歡的男孩子很認真的拒絕她,理由是希望花更多的經曆在學習上,希望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再聊情感。學校的紈絝小子倒是覺得她喜歡漂亮沒什麼大礙,可他總欺負她,跟著人起哄說:“反正都學不出,混混日子算了。”

遭遇情感挫折的她根本不理睬這些廢話,奮發考上大學,並用實力告訴彆人:“打扮漂亮和學習完全不衝突。”

到了大學,她就開始研究各種化妝品,並用自製的化妝品,在校園裡卷起狂風。

通俗的好處就是看起來順暢,看起來快。王主編等回過神,發現女主已經是全校風雲人物。她漂亮且熱衷在各個公開的地方展示自己的美麗,並將這份美麗化作金錢,養自己也養媽媽。

先抑後揚,暢快淋漓。

和《星海》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