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1 / 2)

孔雯社長能拿到《文學藝術》特刊,當然是因為雜誌會優先給所有文章刊登在內的作者樣刊。桑曉曉今天出門正巧還沒拿到雜誌,編輯部也沒有告訴她這一點。

一般來說,樣刊和最終的出版有細微的差彆。如果桑曉曉強硬的希望編輯部去掉這一條備注,編輯部自然會考慮到他的需求。

然而當下的桑曉曉根本沒有想到這一方麵。

她快步小跑到孔雯身邊,攤手問孔社長要:“給我看。”

孔雯還以為這種事情是桑曉曉默認的,沒想到桑曉曉現在看起來像是全然不知道這件事。她輕微挑了挑眉,把書遞給桑曉曉。

《文學藝術》特刊準備了很久。裡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編輯部精挑細選的好文章。平時的雜誌裡麵的文章,為了確保主旨相同,文章水平常常會參差不齊。哪怕編輯部儘量都挑選好文章,在這種情況下也隻能保證七十到八十分左右。特刊裡則文章都可以在他們心目中達到八十五分朝上。

如此好的一本特刊,不管放到誰手裡都要選一個良辰吉日吉時,特意泡上一壺茶,好好細品這種優秀文章。到了桑曉曉手裡,她隻在意編輯部到底備注了點什麼。

不看不知道,一看發現編輯部恨不得專門寫一篇文章用來給她這一篇文章來注釋。在標題先生先生後麵,編輯就在尾部做了標誌,在雜誌的最下方寫了她這篇文靈感來源,

後續的正文中,編輯在她文章的很多意象上,把較為隱晦的幾個重要意象解釋了一下。並沒有詳細的將某個意象指代在某個人身上,而是也較為廣泛的去描述意象的指代。

比如蒲公英的意象解釋的是人生當中的一些希望,對於傅元寶來講,蒲公英指代的就是小奶奶。他漫長的人生路上,小奶奶的存在無人可取代,也引領了他走向正軌。

小男孩在旅行中途的時候撿到的花,編輯部就將其指代為生命中遇到的比較美好,像是花蕊一般的情感和人。

但大家都是玩弄文字的人,桑曉曉在寫花的時候,其實覺得指代的就是自己。傅元寶見到自己,可不就像是碰上了一朵能點亮他人生的花。

她清楚,編輯部的人也清楚,但凡知道原型是傅元寶的人更加清楚。這簡直就是自賣自誇,讓她在大眾麵前直說著自己是傅元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彆人看怎麼想不重要,傅元寶要是看到了可不得得意好一陣。

桑曉曉看完了編輯部的注釋,把雜誌往社長懷裡一塞,放下書法作品頭也不回就走。她得趕緊去給編輯部打電話。

文學社眾人看著桑曉曉氣勢洶洶的樣子,忍不住議論起來:“怎麼了這是?”

“她那篇文章寫的不對嗎?難道不是給傅元寶的?”

“有錢人的愛情這麼複雜嗎?”

大家夥的八卦之心完全壓抑不住,紛紛強烈要求社長把雜誌打開,讓他們欣賞欣賞品鑒品鑒。

話題中心的桑曉曉,快速跑去學校的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編輯部剛剛把特刊發到各家各戶。《文學藝術》雜誌本質上選用的各個大家,基本都住在大城市,家裡條件也較好,都有電話機。這個點正是大家紛紛和編輯部商量溝通文章的時候。

再加上編輯部還有日常的工作要處理,也得打電話跟彆人溝通。桑曉曉連打三個電話,竟然一個都沒能接通,全是忙音。

她也沒空把時間耗費在和編輯部打電話上,連打三個沒打通後氣的直接把電話話筒摔掛回去,憋著氣跑去上課。

這一整天的課,每一個上課的老師看見桑曉曉,都發現她撇著嘴皺著眉,一副極為生氣的樣子。由於氣出了小酒窩,每個老師還都忍不住多看幾眼,看多了就讓她站起來回答問題。

桑曉曉站起來語氣相當差勁,那種又嬌又衝的語氣,讓所有人每次聽到來回答問題,都能從黑板和筆記當中側頭。

和桑曉曉上一節課的室友悄悄在嘀咕。杜天悅疑惑:“這是怎麼了今天一天感覺都像是炸藥包,”

方苗因為和文學社的人關係極為近,知道一大早發生的事情:“是這樣。上的時候文學藝術雜誌的特刊出來了,裡麵有她的文章。”方苗把文章注釋的事情說了清楚。

聽到方苗解釋的桑曉曉,就和一般聽到安撫反而更悲傷的人一樣,更加生氣:“怎麼能隨隨便便把我說的話就注釋到雜誌上。我說情書它就情書了嗎?氣死我了。編輯部還一直忙音。他們就不能多裝幾台電話嗎?”

這個聲音,嚴露當場笑出聲,非常配合:“就是怎麼能你說情書它就情書了呢。”

桑曉曉在學校生氣,傅元寶則是最近帶著人在門口守株待兔。

因為起的比往常更早,所以傅元寶和廠內的員工都要在中午休息休息,以防下午工作上困頓有失誤。

員工基本上都是在廠內直接睡。傅元寶想著回家拿點東西,中午便直接返回了家。見門口有快遞,便幫桑曉曉拿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