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1 / 2)

庶族無名 王不過霸 5680 字 10個月前

酸棗,諸侯聯軍大營。

曹操兵敗而回,卻見諸侯整日置酒高會,不思進取,有些看不過眼,這日找到袁紹道:“本初,如今我軍氣勢正盛,正該攻占要隘,分兵襲擾關中,令董卓難以自顧,如今蜷縮於此,整日飲酒作樂,何日才能攻入洛陽?”

“孟德不知,諸侯雖以我為尊,但眼下你看看這諸侯,有哪個是真心來戰?當先服其心,爾後才能共謀大事。”袁紹歎了口氣,對著曹操道:“我如今雖有名望,卻不過一渤海太守,糧草都是那韓馥籌措,如何支使他們?”

曹操聞言,有些心煩意亂,他哪裡不知道,袁紹分明是不想出自己的兵,希望其他人出兵而已,但酸棗彙聚這麼多諸侯,哪個不是這個心思?都想保存實力,讓他人去與敵廝殺,這般下去,何日才是個頭?

按道理,袁紹作為實際上的盟主,由他來打頭陣本就應該,奈何關東聯軍名義上的盟主卻是臧洪,而臧洪雖有名望,但卻不過是廣陵功曹,真正領兵的卻是張超,你讓臧洪拿什麼去攻?

“操部眾經此一戰,已然折損殆儘,我擬先回鄉再募集一些兵馬再來。”曹操滿心鬱悶道。

“我讓韓馥支你一些糧草用以募兵。”袁紹也覺得有些愧疚,點頭道。

曹操本想拒絕,但轉念一想,與其將糧草浪費在這些人整日飲酒作樂上,乾嘛不用在正事上?當下點頭道:“也好,多謝盟主!”

他將盟主二字咬的極重,袁紹卻隻當沒有聽懂,隻是點頭讓曹操快去。

曹操滿心無奈的回營召集部眾。

“主公何故愁眉不展?”一名文士見曹操一臉陰沉的進來,微笑道。

“先生這不是明知故問麼?”曹操笑道:“我拚死出戰,本是想讓諸侯放棄心中那些算計,共同出力,早日攻入洛陽,還天下以太平,如今看來,卻是我想多了,我那小賢弟說的對,這些人,成不了事!當初就應該聽他的,這不也混到了九卿之列?”

曹操說的小賢弟,自然便是陳默了,當初陳默跟他說過諸侯難以成事,尤其是跟著袁氏兄弟,如今看來,當初陳默所言,都應驗了。

“那位光祿勳所言固然有理,不過他的路,主公不能走。”文士笑道。

“那倒是,他自己可募不到這麼多兵。”曹操笑道。

“不止如此,陳默雖得陳家認可,也算步入了士族,然根基終究太淺,若真如主公一般離了朝廷,恐怕也難有今日之局,不過既然想要依靠朝廷,那董卓的惡名,他就得背。”文士笑道。

“朝中公卿那麼多,為何隻有他背?”曹操歎了口氣問道。

“一來他是第一個投靠董卓的,袁本初和袁公路都有意將董卓得勢的緣由歸罪於他。”文士歎了口氣道:“這二來嗎,主公不覺得此子這兩年升遷太快?他確實有才學,今日之地位,皆是他憑本事得來的,但正因如此,會顯得旁人過於無能,再加上此子太過聰慧,不好算計,被孤立也是難免。”

“誌才說的不錯,彆說其他人,我有時候也想揍他,又怕打不過,哈哈~”想到當初陳默說自己看兩三遍書便能將一篇萬言書背誦時,那一臉理所當然,本該如此的樣子,哪怕兩人親近,曹操都會有那麼一刻覺得這小兄弟麵目可憎、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口不應心,恨不得砍他一刀。

“不過此人才高,務實,觀此人最近兩年行徑,主公若欲將其招致麾下,怕是不能。”文士微笑道。

“這是為何?雖說話是如此,但我與他算是誌趣相投吧。”曹操不解道。

“若是兩年前,主公有如今地位,想要將其招入麾下不難,此子初入仕途時,確有一顆赤誠之心,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其雖已卸任河東太守,但河東恐怕依舊在此子掌控之中,那高順、武義等人,應該是其心腹,此子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道,尤其是經過袁本初之後,恐怕不會再親信任何人。”文士歎道。

曹操聞言有些遺憾,不過卻也理解,當初何進掌權到董卓進京那段時間,陳默可是不止一次向袁紹出謀獻策,卻都未被袁紹采納,估計也是那會兒,自己這個小兄弟開始有了自己獨自掌權的想法吧。

“無妨,人生能得一知己已是難得,便是他日為敵,能得如此對手也不錯。”沉默片刻後,曹操突然朗聲笑道。

文士微微點頭,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一位明主該有的魄力,雖然如今曹操勢力名聲遠不及袁紹,但他相信,隻要給曹操時間,定能趕上袁紹。

“現在怎麼辦?”曹操坐下來問道,袁紹不肯出兵,說什麼都是假的。

“主公隻管去招兵,在下屆時自有辦法迫那袁紹出兵。”文士微笑道。

“誌才從未讓我失望,也好,我帶元讓去征募兵馬,誌才便在此處,待我歸來之日,便看誌才本事。”曹操笑道。

文士微笑著輕咳一聲,點頭道:“預祝主公早日歸來。”

……

另一邊,潁川,陽翟。

冬季的寒冷尚未完全散去,多數人都瑟縮在家中不願早起,幾名士兵打著哈欠打開城門,迎接新的一天。

“快看,那是何物!?”城門剛剛打開一半,一名縣衛突然看到護城河對麵有什麼東西,隔著晨曦,看不清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