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冀寧,今後的四年,緣緣又要麻煩你了。”季建國轉向宋冀寧,再次把兒子托付給他。
宋冀寧拍拍胸口:“放心吧季叔,有我在,不會讓人欺負緣緣的。”
暗地裡,宋冀寧也鬆了口氣。他還是想得簡單了,以為季椽跟他約好了一起上理工大學就沒問題。結果季家一心想要季椽讀a大,好不容易把a大招生辦老師氣走,沒想到他又回來了,還給季椽承諾各種獎學金,師資力量,出國留學的優勢等等,條件好得宋冀寧心驚膽顫,就怕季椽一個忍不住答應下來。
好在季椽對實驗室的向往之心堅定,沒有被區區獎學金誘惑。
蔣教授在高考成績公布當天就打電話給季椽,他已經先一步得知季椽的成績,打電話來,是為了確認他的誌願意向。在得到季椽肯定的答覆後,蔣教授欣慰的說:“等著錄取通知書吧,季椽,相信我,a市理工大學不會讓你失望的!”
自成績公布後,當地媒體也蜂湧而至,把外公李潤家堵得水泄不通,圍著詢問季椽的學習經驗,拿到高考理科狀元的心情,又采訪季椽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等等。
季椽應付得頗為吃力,季家人卻很開心,對著話筒興奮的述說著教育孩子的心得。第二天,本地電視台就播出了對本屆文理科高考狀元的采訪,報紙上也刊登關於文理科狀元的采訪和照片,並附標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文科狀元是另一個學校的一名女生,高考成績同樣很優秀,她在家中受到的教育方式和季椽差不多,家庭基本屬於放養式,孩子喜歡什麼就讓她學什麼,家長要做的隻有全力支持,讓孩子因興趣而喜歡上學習。
這些新奇的言論讓采訪的記者大有感觸,寫出了一篇與往屆“勤奮”“努力”核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論,讓很多家長後大為驚奇,再度引發關於素質教育的討論。
這些都和季椽無關了,他並不在意“高考理科狀元”的頭銜,也不覺得有什麼好驕傲的,應付過一次媒體的采訪後,他就匿了,全讓家人接待,自己和小宋哥跑去參加聚會。
這聚會不是同學聚會,而是他與宋冀寧所有小夥伴的聚會。包括周洋,曾誌傑,季勇等鄉下朋友,以及秦湛宇,鐘嶸樺,劉招娣等高中朋友。
目前大家都拿到了自己的分數,填報了誌願,能不能考上大學還是未知數,但基本每人都自己心裡有底。比如秦湛宇和王淮等富二代早就知道自己考不上,倒是全力用民經營自選商場。而周衝等小夥伴們,有一半的人都有把握能上大學,讓宋冀寧和季椽感到欣慰。
這些小夥伴不像秦湛宇等人是富二代,不上大學也沒關係,他們不上大學也隻有回鄉下種田或者給人打工,讓宋冀寧兩人放不下心。
這也是宋冀寧此次召集所有夥伴的原因。
本來他和季椽是打算填完誌願後就回鎮上,與小夥伴們聚一聚,但有幾個小夥伴先找到他們。
這幾名小夥伴是當年選擇讀中專的朋友,在宋冀寧等人複習高考的時候,他們已經被學校安排到工廠實習了。
在目前大部份技校都無法給學生分配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中專學校還能得到工作分配,說起來待遇絕對算不錯了。
但他們幾人當年會和宋冀寧一起混,又豈是能受得了工廠流水線的人。而且做為剛開始補習的新工人,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擰螺絲,擰螺絲,一天時啥也不乾,就站在流水線上低頭擰螺絲,晚上回去累得脖子都抬不起來。
他們並非怕苦怕累,但他們無法忍受這樣枯燥沒有未來的生活。
“也不是沒有未來,廠裡人對我們挺好的,甚至還保證過一兩年給我們介紹個結婚對象,然後再給工廠乾個十年八年,等工廠搞集資建房時能給我們分配一套。”小夥伴之一的肖振不滿的攤手:“我們才多大啊,怎麼人生就給定好了?就必須一輩子釘在這間工廠了?”
這時候沒有跳槽之說,確實基本上被分配到什麼廠,就一輩子定在那個廠了。當然,有門路調動的另算。
但肖振這些人怎麼甘心就這麼定下一輩子,於是寫了帶薪停職申請跑出來向宋冀寧拿主意。
“冀寧,你一向是我們中最有看法和主意的人,我爸媽覺得在工廠挺好,但我們想去南方闖一闖,你的看法呢?”
宋冀寧考慮了一段時間,覺得估計其他落榜的小夥伴也會找上來,乾脆就搞了一次大聚會。
這也是宋冀寧和季椽的兩幫朋友們初次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