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第183章 要去華國嗎(1 / 2)

國家製造 千萌 7369 字 7個月前

一開始,所有人都是茫然的。

在電視機前呆坐一天, 看著新聞上重複的播報, 才漸漸相信這個事實。

這一整天,整所研究院沒有人說話。

再之後, 就是現實問題了。

率屬於“蘇聯”的這所研究院,由於級彆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此時負責他們的高官也不知是在政鬥中下野了,還是回到哪個“國家”去了, 沒有人來接收他們。

茫茫然等了三天後, 漸漸變得惶恐不安。

沒有任何接收他們的消息,原本對外的聯絡電話也被中斷了, 找不到負責人。

這所研究院竟然成了一座被遺棄的孤島。

再之後, 食物逐漸匱乏,饑餓降臨, 殘餘的士兵們決定帶著尚有汽油的軍車離開。再不離開的話, 他們怕到最後走不了了。

離開之前, 士兵們也曾通知過科學家們,可以帶部份人一起走。

但那麼多人車載不了,而且也隻能到附近的城鎮, 因為他們打算離開之後把武器和軍車都賣了,拿錢回老家。

這裡的研究資料在季椽的預算下,如願都隻完成了一半,沒有成品也沒有武器, 士兵們不感興趣,否則他們可能也會帶走賣掉。此時所有人心裡都被饑餓和焦慮感充滿,國家已經沒有了,至少要保住自己的小家。

除了少部份研究員,大部份人都選擇留下。

一是這時候跟同類在一起比較有安全感,二是大部份人都屬於“蘇聯”的高級科學家,離開“蘇聯”後回到各自的小國,唯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畢竟都不是擅長鑽營的人,他們連隔壁鄰居都未必認識,也沒有關係可托,至少以前的“蘇聯”關係已經行不通了。

商議過後,大家都決定在此等待,相信等混亂過後,會有人來接收這所研究院,到時誰負責給經費,他們就聽誰的。

這裡的研究進行到一半,耗費的不僅是國家資產,也有他們的心血,可以的話,大家都想繼續下去。

按照曆史進程,之後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俄國繼承了70%的國土麵積和經濟基礎,等到一切拆分出來,俄國將接手這所研究院。

但是季椽怎麼可能將這所研究院裡的科學家們拱手讓人。

他之所以不惜透露未來技術將高級科學家召集到一起,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這所研究院因為研究內容有某部份含輻射項目,處在偏遠又隱秘的位置,要不是他們向華國通報了位置,華國的情報部絕對找不到。目前來說,除了“蘇聯”的相關部門外,其他國家都還不知道這裡的存在。

而“蘇聯”已經解體,正處於分割利益的混亂中,華國的情報部卻已經滲透入整個研究所。

本來研究所裡的工程師就已經被說動了半數,此時在士兵們離開後,食物勉強維持,大家惶恐不安的情況下,情報部的滲透就更深了。他們先是通過被策反的工程師送來了少量食物和酒水,一開始大家還有些警戒心,但食物吃光之後,慢慢的也就接受了來自華國的饋贈。

畢竟都是同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接受來自兄弟國的食物大家心理上覺得不算接受敵資。

到後來,送食物的就不再是研究院工程師,而是低調的華國人了,他們開車送來了足夠研究院一整天的食物和酒水。當然,仍舊沒有越矩,非常規矩的等在研究所外,送完食物就走。

如此幾次,當他們再來時,提出想確認季椽和宋冀寧的安全,不好意思拒絕的科學家們便打開門放他們進來了。

終於見到了,這兩個折騰了他們一年的人。

見到季椽和宋冀寧的情報部人員心情複雜,但更多的是欣慰,期望。

眼前這兩名年輕人,一個才剛剛年滿18,一個23歲,他們是那麼的年輕,有朝氣,還很好看,乍一看像電視裡的明星似的。

然而他們的所做所為,隻怕誰也比不過。

兩個那麼年輕的人,在蘇聯留學期間,學會了核/武研究的知識,甚至,他們居然還參與了蘇聯研究院的核/武研究。

明明不管蘇聯還是歐美都一直在防著華國的留學生學習到高尖科技,也不知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能參與進這場核/武研究中。

儘管尋找他們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但此刻見到兩人,情報部人員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兩名年輕人是優秀的科學家。

這兩名科學家是華國人。

“我們最初接受的命令是,將你們兩人平安帶回國。”一名負責人對兩人說。

其實內容還包括將他們的研究資料帶回國,但鑒於克格勃的厲害,主要任務是保全兩人。

沒想到轉瞬間,蘇聯竟真的解體了,克格勃的陰影煙消雲散。

他深吸口氣:“真被你們說對了……而且還給我這麼一個大禮……”

一整所被拋棄的研究院,並且還有包含了核/武,通信、機械等等各大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工程師。

季椽和宋冀寧相視一眼,對他們道:“科學家都很固執,能不能說動他們要靠你們自己了,但是……”季椽默默的推出一張紙,紙上寫著三十多人的名單:“這些人,其中20人是核/武研究主要人員,15人是通信、機械等項目的主負責人,他們必須帶走。其他人你們看情況自己辦。”

他透露的那些未來技術的研究,可不打算白送人的,至於國家怎麼把人和技術弄走,怎麼說服他們,就不歸季椽管了,這方麵相信國家多的是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